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者低碳經濟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低碳經濟對旅游者行為影響機制分析
低碳經濟對旅游者行為的影響機制,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通過將低碳經濟理念內化成旅游者自身意識,影響旅游決策,并通過旅游過程中行動表現出來。具體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意識影響階段。隨著低碳經濟向生活、生產領域的不斷滲透,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宣傳,低碳旅游意識會在潛在游客心中逐漸形成并不斷加強,自覺不自覺成為其意識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內化成一種新的生活理念。這種新的意識與理念在社會宣傳、輿論導向以及倫理壓力三重影響下,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第二階段,旅游目的地決策影響階段。潛在游客會從低碳旅游意識出發,對備選目的地旅游形象、旅游景區形象、政府形象進行重新的審視,得出新的結論,這種低碳導向的旅游地評對旅游目的地的決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第三階段,旅游過程中行為影響階段。影響旅游過程中的六大要素,即吃、住、行、游、購、娛。以上三個階段相互銜接,緊密聯系,形成一個動態的有機作用機制。
二、低碳經濟對旅游者意識的影響
低碳經濟不僅倡導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潔能源的開發、新能源技術的研發、企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更加注重人們生活方式、意識的轉變。低碳生活意識開始被人們接受,它指在生活中人們有意識把減少碳排放融入到整個生活過程中去,提倡一種環境友好型生活,明確作為一個社會人對共同環境的應付的責任。旅游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在低碳時代下必然受到影響,而這種影響首先會波及到旅游者的思想意識,讓潛在游客樹立低碳旅游意識。因此,低碳旅游意識是低碳生活意識的一部分,是人們把低碳意識應用到自身作為旅游者角色的產物。擁有低碳意識的旅游者會認為自己的行為和環境密不可分,在旅游的過程中做到碳足跡的最小化才是正確的旅游方式,他們堅信低碳旅游既有利于保護環境,而且也不會影響旅游的體驗,相反它是一種高層次、高品位的旅游方式,反映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低碳旅游意識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當真正被人們接受時,會成為一種潛意識,自覺地在整個旅游的過程中反映出來。不僅體現在旅游的具體決策上,對游客整個旅游過程中的吃、住、行、游、購、娛都產生影響。低碳旅游意識成為一種內在的約束力,制約著游客在低碳的框架內有所作為。這種約束是一種接受并適應的限制,不會導致游客旅游體驗的滿意度。
三、低碳經濟對旅游目的地決策的影響
旅游目的地的選擇是旅游決策的核心問題。低碳旅游經濟對旅游決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潛在游客會以低碳理念為標準,對備選目的地旅游形象、旅游景區形象、地方政府形象三者進行重新評價。根據新的認識與評價,從眾多備選目的地中,做出一個合符自身低碳標準的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線路的選擇。
(一)基于低碳標準的目的地旅游形象評價能夠滿足潛在游客某類需求與動機的目的地往往有若干個,這時需要進行比較與選擇。在對目的地進行分析比較時,低碳旅游者會把碳排放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要素,目的地是否具有優質的自然環境,是否屬于低碳城市,是否落實低碳發展模式,對旅游者的選擇起到重要影響,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目的地的總體碳形象。碳形象成為目的地旅游形象的一個重要構成指標,在低碳理念得到更多人理解與支持的形勢下,將成為未來旅游目的地在競爭中勝出的法寶。
(二)基于低碳標準的目的地政府形象評價“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是我國政府與企業在旅游發展中職能分工的重要體現。政府在旅游發展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已被我國的旅游實踐所證明,“焦作現象”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低碳社會的大勢下,政府要順應形勢,盡早融入低碳經濟大潮中,推動企業的轉型,新能源的開發,節能減耗技術的發展,產業政策的調整,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對在低碳經濟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與集體要給予大力支持與獎勵,促成地區形成低碳經濟的發展氛圍。政府大力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有利于傳播地區形象,彰顯地區魅力,形成良好美譽度,有利于從心理上贏得潛在游客的認同,影響旅游決策。
(三)基于低碳標準的旅游景區形象評價旅游景區是旅游活動的標的物,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活動的主要空間之一,因此景區是否踐行低碳理念,成為游客進行目的地與旅游線路選擇的重要指標。低碳景區在運營的過程中要最大化利用能源,最小化的減少污染與排放,對現有能源利用系統與排放系統進行改造,選擇清潔能源,增加傳統能源的利用效率,做好景區燃料垃圾與生活垃圾的循環利用。臺灣坪林低碳旅游景區成功經營的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鑒,坪林提出踐行低碳旅游的四個原則是“走路騎車共乘好,自備餐具不可少,當季當地飲食好,只留回憶垃圾少[1]。
四、低碳經濟對旅游過程中行為的影響
旅游目的地確定下來后,接下來就是旅游活動的具體實施。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經濟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旅游。它不僅對旅游資源的規劃開發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對旅游者和旅游全過程提出了明確要求。它要求通過食、住、行、游、購、娛的每一個環節來體現節約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動來詮釋和諧社會節約社會和文明社會的建設[2]。研究發現,旅游業能源消耗量與旅游者行為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旅游者選擇不同的出游方式、不同的住宿設施甚至是飲食方式等都影響著旅游過程的能源消耗[3]。
(一)吃。人們的膳食也會影響碳排放,一般來說,牲畜內、高能量的食品都會產生的排放要遠遠大于谷物蔬菜內食品,而動物肉類食品的過量食用會導致肥胖,由此帶來一系列的疾病,因此,要改變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倡導低碳飲食,它指的是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在旅游的過程中,要培養少吃油膩食物的習慣,不僅能減少旅行過程中人們腸胃功能的弱化導致的不舒服,也可以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在吃飯的過程中,盡可能的少用一次性筷子與餐巾紙,帶自己專用的餐具和手帕;避免飯菜的浪費,根據自己的胃口與食量適量的點菜,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剩余的飯菜打包帶走。
(二)住在旅游住宿的選擇上,要改變傳統旅游過程中住星級飯店的消費習慣,以舒適為訴求點,選擇一些能夠提供舒適住宿條件的經濟型酒店、青年旅舍或小規模的酒店。豪華酒店奢侈裝修和硬件設施的材料生產要產生很多的碳排放,日常的經營的碳排放也要多于經濟型酒店。因此,選擇經濟型酒店不僅是一種低碳行為,也是一種節儉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種時尚;另外,未來的酒店評價指標體系會包括低碳指標這一項,在選擇酒店時游客會結合該項指標選擇那些節能環保,使用新能源的酒店。在入住酒店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做到節約。做到節約用電,出門要關燈,睡覺后要及時關閉的電視電源,將空調的溫度調到適宜的溫度,少用吹風機和烘干機;節約用水,在洗澡時不要一直將水龍頭打開。帶上自己旅途過程中的所需生活用品,少用酒店免費提供的一次性毛巾、牙刷、牙膏、香皂、拖鞋、沐浴露、洗發水等。在自己入住的期間內,可以要求酒店不需每天換被套。
(三)行在選擇去旅游目的地交通時,如果是短距離旅行,避免乘坐飛機。Tzu-PingLin(2010)在對臺灣地區的五家國家公園數據分析的結果中發現,私家轎車的碳排放危害程度大于其他交通工具。旅游交通的碳減排措施有兩種,第一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加大運輸率;第二,鼓勵短程旅游,減少能源消耗量[4]。在旅游地旅行時,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公交系統,通過公交、混合動力車、地鐵、水上巴士、可供租賃的自行車、步行等方式,前往要去景點,少乘出租車,達到節省費用、減少交通擁堵、降低碳排放的三重作用。
(四)游低碳旅游意識會促使一些旅游者選擇去一些經濟落后但是自然條件好的景區游覽,旅游發展對其他產業產生良性替代,從而達到既節能減排,又促進發展的雙重目標。比如,有很多地方原來砍樹炸山,因為老百姓沒有其它的收入渠道,但是隨著旅游發展,大家種樹的積極性也起來了,保護的積極性也起來了。游客在游的過程中,要做到將垃圾分類投放到垃圾桶,盡可能地維護景區的清潔;去名勝風景區旅游時,要避免乘坐纜車上山,可以親自登山,享受登山的樂趣,沿途可以欣賞道邊的風景,而且最重要的是登山會培養人的成就感;在一些娛樂性景區少參與一些大型機械娛樂類項目;在游的過程中,少拍照留戀。
(五)購低碳經濟會帶來旅游購物的全新變化,形成一種節儉環保的購物習慣。在選擇商品時,旅游者會偏重于選擇反映旅游目的地文化特征的商品,而少購其它可以在日常居住地可以買到的商品,這樣有利于減少返程中的重量;形成節儉生活,適當購買生活中所需物品,避免奢侈與不必要的購物;在購物時,選擇生產產品碳排放較小的種類,例如買衣服時要選擇全棉的布料。
(六)娛國內旅游過程中的娛樂項目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景區內的娛樂活動,二是游覽之余的娛樂活動。如果說景區內的一些參與型的娛樂活動不可避免,那么游覽之余的娛樂活動可以有選擇的參與。這類活動主要是指旅游過程中的夜生活,主要場所有酒吧、KTV、SPA中心、桑拿中心、夜總會等,這些活動都具有“高碳”特征。低碳經濟時代,倡導的靜旅游,旅游者的娛樂項目將變的越來越靜,逐漸走向溫和、富有文化氣息的道路。這種新的娛樂方式可以是在室內讀書,去茶館品茶,去健身中心運動,去當地的文化中心去了解當地文化,甚至可能去社區了解旅游地居民的生活。這種徹底的改變不僅是低碳時代的要求,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對人生活提出的要求,代表社會前進的方向。
五、結束語
低碳經濟的到來不僅是產業的一次大的轉型與升級,對企業行為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對人們的行為產生影響,當人們作為旅游者角色時,他在旅游的過程中一系列行為會受到低碳意識的制約。低碳經濟帶來的是一種經濟革命,更是一種生活革命,給旅游者帶來旅游生活的革命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