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置工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經濟快速發展,地鐵需求持續增長,地鐵建設有序加速。為此,必須高度重視行車調度應急處置工作,明確處置原則和科學應對措施。文章就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置工作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置工作;調度人員
1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置工作存在的問題
1.1調度人員與管理人員缺乏整體觀念
地鐵交通的運營是一種整體性活動,離不開各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影響地鐵運營的因素多種多樣,任何一個環節、部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安全隱患,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因此,地鐵管理者和調度員應形成整體意識,既重視緊急情況下的故障處理,又要重視非緊急情況下的故障調整,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緊急情況的影響,保證地鐵行車調度的整體穩定可靠。但目前許多調度人員和管理人員對行車調度還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形成整體性的認知,在應急處置工作中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的問題,影響了應急處置工作的有效性[1]。
1.2行車調度信息溝通存在問題
地鐵交通運營中的應急調度是在緊急情況下進行的,此時必須有效地進行調度工作,以保證應急事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處理,因此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和信息交流方式對于應急調度來說非常重要。在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理中,只有良好的溝通渠道和溝通方式,才能提高應急處理的效率和質量。但在現實處理中,信息溝通不暢、溝通渠道不暢等問題仍然突出,影響了溝通效率和溝通質量,各部門間無法及時通報信息;缺乏專門部門或人員負責,造成信息傳遞十分混亂,調度信息溝通中存在問題,有效的信息不能在最短時間內準確地傳遞給指定部門,從而影響了車輛調度指令的有效性。
1.3行車調度應急處置協同工作有待加強
地鐵交通運營突發事件的處置,離不開調度員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各部門的配合和協調,各方面都必須承擔起各自應盡的職責,以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將風險降至最低。在地鐵正式開通前,要制訂應急處置預案,明確各部門及相關崗位人員的具體職責,科學明確分工,確保事故發生后能及時、準確地得到處置。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許多地鐵管理單位和運營單位沒有建立系統的考核激勵機制,行車調度演練目標不明確,非調度人員對應急處置不夠重視,進而影響了協同工作的有效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應急處置的最終效果[2]。
1.4行車調度人員應急處置能力不足
地鐵交通運營中的緊急調度是對調度人員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的考驗,部分調度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勝任本崗位的調度工作,但在緊急事件處理環節卻會出現處置不當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相關人員應急處置的能力不足。由于行車調度應急處理的時間十分有限,因此調度人員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整個事件的發展方向作出判斷,然后作出正確的決策,采取最有效的應急處理方法,而地鐵行車調度人員的心理、經驗等主觀因素影響著應急處理決策。同時,由于調度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很少遇到緊急事故,如果缺乏應急處理能力的訓練,也會影響應急處理的最終效果。
2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置工作的原則
2.1導向安全原則
在地鐵運行過程中,由非地鐵自身因素引起的突發事件,對車輛和人員的安全都會產生影響,如果調度人員不能及時介入,就可能導致事件進一步惡化,甚至引發事故。所以調度人員要堅持以安全為導向的原則,首先要保證所有乘客的人身安全,避免突發事件危及乘客生命安全,應在最短時間內采取有效的調度方案,將乘客轉移到安全地帶。當旅客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應堅持先救人的基本原則,保證救人與處理事故同步進行。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循上述原則,無論列車處于何種狀態,都應充分考慮現場實際情況,科學調用現有資源,科學地處理情況,避免安全隱患轉化為安全事故,在保證旅客安全的前提下,最短時間內恢復地鐵的運輸能力[3]。
2.2先通后復原則
在地鐵運營過程中某次列車發生故障,不僅會造成該列車的停運,還會造成整個線路被占用,進而造成地鐵線路乃至地鐵網絡的癱瘓。所以在車輛發生緊急故障時,行車調度應急處理工作應堅持“先處理后恢復”的原則,即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整條線路的暢通,保證其他列車的正常運行,維持基本的客運運營。在確保列車安全運行的前提下,迅速組織相關人員對車輛或設備進行搶修,使整個線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在事故處理過程中,調度員應注意與搶修員保持密切聯系,如需調整行車時,應提前提出,以保證搶修工作順利進行,如需限制行駛速度或降低行駛頻率,應盡量安排在行車時間結束后處理,或在行車間隔內進行搶修。調度員獲得現場反饋信息需及時作出反應,快速反應、快速報告,保證信息準確、高效傳遞,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影響,確保旅客安全,整體行車穩定。
2.3全面性原則
地鐵交通運營過程中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置必須從全局出發,注重處理和調度的內容,調度人員必須有全局觀念,有全局意識,不能只考慮故障或突發事件發生的具體環節,還應注重整個行車及管理過程。未發生故障的環節同樣可能存在隱患,只有從全局出發,對相關事故進行預防和處理,才能進一步降低風險,避免因其他環節的問題使事故進一步惡化。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地鐵行車調度人員缺乏整體觀念,在工作中還存在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許多細節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從而引發更嚴重的問題。所以在緊急情況下,調度人員必須堅持全面性的原則,從全局的角度分析問題,并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理。
2.4服務性原則
地鐵交通的運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乘客出行和城市發展的需要,因此軌道交通作為公共交通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出現的突發事件可能會引發社會不穩定不和諧問題。列車調度應急處置也是地鐵服務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列車運行過程中必須考慮乘客的安全和乘客的出行需求,在處理事故的同時,幫助乘客迅速尋找其他出行方案,及時告知乘客最新的線路調整情況和出行選擇,避免因調度應急處置對乘客造成過多的負擔,確保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最小化。
3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理工作的要點
第一,及時了解現場情況,對設備故障作出及時、科學的判斷。必要時,行車調度員與控制室負責人、環調人員、現場操縱員共同進行判斷,以保證判斷準確。第二,發現故障問題后,行車調度員第一時間與控制主任進行協調,并發出緊急通知,及時通知現場調度員,做好對故障的及時、一次性處理。控制室人員與控制主任及時溝通,做好工作間的協調,在共同努力下,迅速找到故障原因。第三,做好人員疏散工作。由于地鐵交通人流較大,發生事故時,必須及時進行人員疏散、撤離,避免人員傷亡。在這一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員安全放在第一位,必要時,還要執行清客程序,員工、車站旅客等人員要及時疏導到安全地點。第四,突發事件的預防。應對過程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還需要動用社會資源,因此在地鐵交通運營中,應加強對突發事件的預防。政府各部門也應給予大力支持與協助,在政府各部門有效協調的前提下,使處理中心成為信息中心,及時、科學地對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同時將事件現場各種信息及時匯總到控制中心,實現多種信息的有效整合。第五,重視信息,及時通知部門負責人和主要工作人員,將現場情況如實報告給管理層,幫助及時提供科學管理決策;通知車站和司機向乘客晚點信息,使乘客能夠及時掌握地鐵車站運營情況;通報維修部門,及時派人對設備進行故障排除,此時維修人員應及時出動,搶修隊伍應迅速進行故障搶修,使故障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各職能部門要積極掌握現場的故障排查情況,明確故障處理進度,并及時對外相關信息。
參考文獻:
[1]陳露.地鐵調度指揮應急演練仿真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4.
[2]李華燦.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理原則探討[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1,14(7):28-30.
[3]李永.地鐵行車調度應急處理原則相關問題思考[J].中國住宅設施,2017(5):75.
作者:胡楊 單位:南京新城現代有軌電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