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多媒體教學誤區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課堂教學注入了一股活力。而在實際應用中多媒體教學往往存在一些誤區,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課堂;誤區
電腦進課堂,無疑是一場教學的革命,它打破了傳統教學中老師滿課灌、學生被動學的局面,它大大地擴大了課堂的容量,尤其是在知識的遷移,作業的補充,師生的互動等方面,它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課件上直觀的畫面,對于說明文的閱讀教學,也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優秀的課件,又給師生一種美的享受。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既能夠給課堂教學注入一股活力,又能夠使老師從繁重的教學當中得到某種程度上的解放,不失為一種受老師歡迎的新式武器。但是不要忘了多媒體教學的本質是一種點對多面的廣播模式,從這一點上注定了它的灌輸本質。多媒體教學本身無法體現新課程中互動、建構、生成的理念。所以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學環節中的一個武器,不可能重新創造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只能依據語文學習本身的規律來進行設計。你的教學設計不好,縱然多媒體再好,也是枉然。但有許多老師認為多媒體可以包打天下,因此在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誤區。下面我就在多媒體教學中常出現的一些誤區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多媒體素材無法完整詮釋作品
多媒體中的圖片和聲音無法詮釋作品,低級庸俗,以取樂為目的。多媒體教學對教師的素養提出了更高更多方面的要求。語文課的多媒體,特別是一些經典文學作品的教學,要求你選用的媒體也應該是經典的。如在許多欣賞美文的課堂上出現一些通俗歌曲,或者是一大堆構圖平庸的插圖,這是對名作的褻瀆。語文課的多媒體,界面應該簡單,甚至是一面白色。但是出現的配畫應該盡量是名家的繪畫作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詮釋文章的意境。在配樂朗誦的時候,是選用名曲改編后的電子版本還是真實原作,這本身在欣賞的品味上就有差異。如果是古詩教學,就應該盡量使用與詩歌貼近的古曲。對于美術和古典音樂的欣賞素養,這是多媒體教學中對語文老師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做好了這一點,才能真正地使多媒體成為語文課堂的好助手,才能在文本教學中給予學生全方面的人文熏陶。
二、無原則的展示媒體,遏制想象力和創造力
即使有了優秀的多媒體素材,如果是無原則的展示媒體,那結果也只能是適得其反。選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為了更有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但許多教師純粹是為“多媒體教學”而利用多媒體。如果把課件制作得精美考慮得多,如何合理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料為語文教學服務考慮得少。教師在課堂上只顧忙著播放預先制作的課件或剪輯的資料,既不深入講解,也沒有重點、難點的板書。把語文課上成了近似美術、音樂的欣賞課。應該記住,文本是第一位的,圖像聲音永遠是第二位的。多媒體或許在激發學生興趣的時候出現,或者在拓展延伸,加深理解的時候出現,可就不可以在學生閱讀文本的時候去奪取眼球。品味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不品味語言的課不是一節好課,而利用多媒體將文字轉化成圖像時,就影響了對語言文字的品味、玩味,就使文字的豐富想象簡單化了,文字欣賞的過程沒有了或者說是變異了,只剩下了欣賞的現成結果。這是很不利于語感的形成的。
三、無法因材施教,師生難以情感交流
多媒體教學在電腦帶來的優勢的同時,也無法避免具有電腦冷冰冰的特性,缺乏變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就是要優化語文課堂結構,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教學效率。目前來看,語文多媒體教學在課件制作和課堂結構設計上,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無非是展示音像資料、介紹知識———展示思考、討論問題———學生討論作答(或畫圖或填表)———展示參考答案。在課堂上“以機代人”“以機代教”,忽視了語文教學的個性,教師上課就像已設置好程序的機器,按部就班。如果碰上不熟悉操作的教師,或中途機器有故障,或學生的提問、作答與原設計程序不同,就會造成中途冷場等情況。在這種狀況下,師生交流渠道不暢。要么是教師滔滔不絕,要么是熒屏演示不斷,學生卻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過分強調“人機對話”,忽視教學中師生心靈的溝通。少了教師的激情與風采,少了學生的朝氣與活躍,師生面對面教學相長熱烈與融洽的交流氣氛大大減弱,甚至造成隔膜,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正如上文所述,多媒體并不是語文教學的全部,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語文教學的方法與手段。它應該是我們語文教學中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而借助的一座橋梁,一個中介,是為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服務的,起的是輔助作用。因此,我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多媒體使用的問題上,首先必須把握好一個運用的度,必須貫徹“需要就用”“自然和諧”的原則,不能讓人感到教師這節課就是為了應用多媒體。多媒體語文課堂上仍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要求教師在課件制作、課堂結構設計、方法的選擇等方面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多注重實效,少一些花架子,踏踏實實地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鍛煉與提高。還是應該返回語文本身,注重聽、說、讀、寫,品味語言等語文學科的基本特征。絕不能以視聽代替朗讀,以視聽代替訓練,以視聽代替講解。
[參考文獻]
[1]李秀坤.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5).
[2]李青梅.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優劣[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01).
作者:陳青菁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一中洋中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