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理論的多媒體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現階段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盲目追求多媒體教學,忽視了與傳統教學方法的結合
雖然將數字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是當今流行的教學改革趨勢,但是,并不是任何一門課程、任何一節教學內容都適合用多媒體教學來講解,如果多媒體教學應用不當,反而會影響教學效果。例如,數學教學中,有一些定理、公式的推算需要具體的過程和步驟,教師要通過板書的形式,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整個推算步驟,而如果用多媒體展示,對推算步驟卻不能直觀的展示給學生,造成學生理解的困難。
2、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不合理
當前,多媒體教學雖然不斷發展,但是仍然發展很不成熟,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促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有些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沒有正確的進行選題,盲目的將所有的內容都用多媒體設備來展示,節省板書,但是,“有些教學內容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可以講解,硬要做成多媒體課件,反而導致本來簡單明了的問題,卻使學生不能正確的掌握,不但造成學習效果的下降,而且也浪費了數字化教學資源”①。由于多媒體課件制作相對比較復雜,因此,大多數老師多媒體課件都會重復使用,在授課過程中,機械的展示多媒體課件,對于教材中更改的地方,不能及時的調整,教師不能發揮課堂的主導性,給學生的學習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一些教師并沒有從教學思想上重視多媒體教學,僅僅認為只是一種傳統教學手段的替換,不能真正的將數字化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他們利用多媒體教學的主要目的僅僅是為了減輕板書負擔,沒有了聲音、圖像的多媒體課件,對教學效果沒有質的改變。還有,部分教師對課件制作軟件、課件制作要求不是非常熟悉、素材收集不夠,直接將多媒體課件做成了文字教材的簡單“翻版”;并且,還有的出現模擬實驗、動畫不符合科學原理,畫面不真,畫面構圖、文字、色彩、配音等方面處理不夠恰當的現象,這些都直接導致部分課件制作不夠科學準確。多媒體計算機課件的制作應遵循一定的規律,畫面設計要科學、直觀、生動、鮮明,這樣才有助于教學內容的體現。
3、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導致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變少
多媒體教學的實現,“首先需要教師制作科學有效的多媒體課件,但是很多教師的課件制作水平一般,對教學目標的認識模糊,不能正常完成教學任務”②。由于過分的依賴多媒體教學,很多教師將課堂變成了簡單的課件演示,教師只是在讀PPT,缺少了具體的講解,不能和學生有效的溝通,沒有提出幫助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高。此外,學生在進行多媒體學習時,往往被課件中的聲音和動畫所吸引,沒有認真的對照課本去掌握重點知識,這就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不能聽從教師的講解。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減少,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生也不能抓住重點,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
二、基于數字理論的多媒體教學探討
1、提高教師的多媒體技術相關理論水平
多媒體作為現代教學媒體,必須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的指導下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和其他媒體一樣,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是有規律、有條件的,僅僅在某些方面比其他方式強,所以,并不是所有方面它的作用都很強。要想在多媒體教學中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須使之真正融于整體教學之中,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注重教育學、心理學、傳播學等理論的學習研究,這些也是指導教師有效地進行多媒體教學的理論基礎。
2、注重數字化技術和傳統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
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是數字化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但是,不能過分的依賴多媒體教學,而放棄了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要根據授課內容和性質,正確的選擇教學方法,實現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
3、精心制作課件,促進多媒體教學效果提高
在多媒體課程設計中,一個好的音頻設計往往可以把畫面和聲音連接在一起,增加畫面的信息,烘托畫面的氣氛。所以可從如下幾點入手:(1)增加動感。聲音是時間的流程,它始終在動,而視覺畫面可以是完全靜止的,如出現一座房子的畫面,一切都是不動的,當傳來房子里有人彈琴唱歌的聲音時,畫面便立即具有了生活的動感。(2)增加真實感。在多媒體課程中,可適當加人一些生活中真實的聲音效果,如翻頁的“唰唰”聲,走路的腳步聲,敲門聲等,都會給人帶來一種真實感和親切感,將電腦空間與人們習以為常的實際空間聯系了起來。(3)聯覺感應。聯覺出現在各種不同的感覺中,最常見的視聽聯覺就是在聲音的刺激作用下,會產生視覺形象。比如,在多媒體畫面上并沒有表明夏天這個特殊場景,只要配上煩躁的蟬鳴聲就會讓人聯想到夏天的畫面,產生熱的感覺。(4)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聲音往往具有“先聲奪人”的效果,當需要人們注意某一點時,可以通過聲音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比如在具有許多物體的畫面上,我們一方面可通過畫面處理突出主體,另一方面也可以配上相關的聲音突出主體。當然,除了上述幾點之外,為了完善多媒體教學,也應該加強教師教學課件的制作水平。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采用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方法進行,具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課件整體結構的把握上,教師應該對課件的整體布局進行合理構思,然后搜集有關資料,并借鑒國內外優秀的課件,初步完成整個課件的制作;第二個階段,教師個人制作一部優秀的課件.可采用循序漸進、逐漸完善的方法來完成。第一是基礎階段,設計課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課程的整體結構上,制作、搜集相關資料,借鑒優秀的課件,完成每堂課的重點、難點,達到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就行;第二個階段是課件的完善階段,教師將自己制作的課件進行放映,細心檢查,對重點內容進行修改和完善,把一些優秀的腳本運用到課件中,進一步整理,保證課件內容充實、精簡,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此外,教學課件的完成應該以教學小組為單位,由教學組長帶頭,組織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對課件的整體框架進行構思,確定每節課的內容量。一些年輕的教師則負責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負責課件的制作工作,當課件制作好之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對課件的科學性進行集體論證,集思廣益,保證教學課件的合理,將其應用到教學中,真正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
4、多媒體教學中注意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
實現多媒體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必須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如果教師不能有效的和學生進行溝通,僅僅是機械的對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讀,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反而造成學生困惑增多,無法針對教師的講解提出相應的問題,不能加深知識的理解,造成學習效果的下降。因此,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學生的掌握程度,應該以學生為主導,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借助多媒體手段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講解,通過圖像、視頻等方式,生動的再現學生困惑,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問題,真正的掌握問題的關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三、結語
總之,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數字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是現代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然而,目前多媒體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必須加強教師課件制作,促進學生與教師溝通,實現現代數字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相互補充,才能促進數字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作者:張鳳鳴 單位:潮州市饒平縣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