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媒體技術在應急管理培訓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目前,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轉折期,也正處在公共突發事件的高發頻發期。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授朱瑞博在《突發事件處置與危機領導力提升研究》一書中就提到“:準確認識和把握公共危機管理特征,提升領導者公共危機管理能力,科學有效地進行危機管理,是擺在我國各級政府面前亟待解決的一項重大課題。對各級政府而言,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執政能力大小的直接體現。”[1]因此,作為培養培訓黨員干部的黨校、行政學院,如何開展應急管理課程教學助推干部學員能力素質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共成都市委黨校通過細致深入的調研分析,在系統總結公共突發事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助推應急管理課程教學。
一、多媒體技術對應急管理課程教學的意義
多媒體技術是網絡化、智能化、標準化、能夠多領域融合且虛擬現實的一種高新技術手段,是利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建立邏輯關系和人機交互作用的技術。這種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都展現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成都市委黨校“處理突發事件專題班”認為: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真正使得學員成為了應急管理教學課堂的主體。主要體現在:一是這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以學員提出問題作為教學的開始。學員處于行政生活終端,處置突發事件中存在的難點以及若干棘手問題,他們有切身的體認。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整合應急管理中的各類書籍、信息、文獻、錄像等資料,豐富教學內容,讓學員自己提出問題。這樣,不僅使學員引起了共鳴,而且還使大家的思路集中,進而把問題引向實際、引向具體。二是這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以學員的討論推進教學過程。討論過程中,播放一些典型案例的視頻資料,以增強現場感。同時,圍繞課程主題就各個案例的得失成敗,分組討論,交流分析,各抒己見,在不同觀點的比較乃至于彼此之間的爭鋒中,將思考引向深入。三是這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以學員之間的互動來盤活日常積累的工作經驗。由于有了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的支持,學員的觀點能夠即時地在教室屏幕中呈現出來,學員闡發不同觀點的畫面,也在教室的另一屏幕同步展示,學員的參與熱情、角色意識較快地煥發出來,平時積存心底深處的智慧與潛能,在不同意見的對峙、詰問中得以激活。學員代表作交流發言,不同屏幕同時以文字展示各小組討論的基本結論和視頻播放發言人的發言。最后,對照各小組的結論性主張,對危機應急管理中各種焦點問題進行梳理,以期達到對《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基本法理的認知和把握。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推動應急管理課程教學水平提升
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在《媒體通論:人體的延伸》一書中提出,媒體是人體的延伸,如電視是眼睛的延伸,話筒是嘴的延伸,音響是耳朵的延伸。因此多媒體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它超越了一般的機器媒體。[2]那么,如何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推動應急管理課程教學水平提升呢?
(一)優化應急管理課程教學硬件環境
利用多媒體技術助推教學的成功開展,完備的“硬件環境”是重點“。硬件環境”即利用多媒體技術所需基礎設施的布局和營造,包括基本的技術手段,如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計算機及網絡、投影、錄音錄像、跟蹤監控與回放等。認知規律告訴我們,認知總是以感知為前提,只有切身感知,才能被人們更好地認知。基于此,校院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模擬、創設情景,圖文聲并茂,充分調動學員的多種感官,使其身臨其境,寓教于樂,寓學于做,加快學員理解、吸收,切實提高其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優化應急管理課程教學軟件環境
人是應急管理課程教學的主體,應急管理課程教學的成功開展,人的素質是關鍵。“軟件環境”里的人主要包括主持教師、學員、教輔人員和一線專業人士。只有四者相互配合,才能在擁有較為完備的“硬件環境”下,真正發揮出應急管理課程教學的最大效益。主持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從很大程度上而言,他們的知識水平、駕馭案例討論的能力都極大地影響著課堂的最后效果。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中,教師對課堂和所講授的知識具有完全的控制權。教師會按自己事先備好的課程知識進行講授,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取知識,課堂上的突發情況較少,基本都在教師先前的課堂計劃之中。而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應急管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對課堂的控制性大大減弱。在案例討論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學生可能會圍繞案例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還可能會出現爭執,甚至偏離討論的中心話題等,這就需要教師具有駕馭案例討論的能力,保證討論能夠實現既有教學目的。
(三)利用非線性編輯等多媒體技術自主開發應急管理課程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助推應急管理課程教學,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那就是立足時代前沿,創新思維,以開放的視野全力打造生動形象的應急管理課程。當今世界是一個復合的視覺時代。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蘊含高科技含量的產物越來越爆炸性的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科技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作為培養干部學員的黨校、行政學院,要結合實際,真正提高應急管理培訓效益,就需要打造切合時代要求,符合干部學員需要的高質量多媒體應急管理課程。打造高質量多媒體應急管理課程是成都市委黨校自主開發應急管理課程的一個重要方面。學校充分利用PR、VEGAS、AE等非線性編輯軟件,在系統梳理應急管理信息、文獻、錄像等的基礎上,綜合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自主開發、打造視聽、聲畫同步的視覺藝術產物——應急管理視頻教程。這種方式利用多種感官交互或同時產生多重刺激來傳遞信息,一方面為學員創造了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模擬制造出了其他方式無法達到的真實性和親切感;另一方面又引發了學員的想象力,使得學員的感官與想象力相互配合,產生前所未有的思維空間與創造資源,更加利于教師開展啟發式教學和學員進行探索式的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員在應對突發狀況時的靈活應變和處理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與應急管理課程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而信息社會的突出特點就是信息爆炸、知識倍增,知識不再具有絕對的確定性、權威性和壟斷性,人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從學校學到終身受用的知識。因此,作為黨校、行政學院,在未來的應急管理課程教學方面,教學的焦點就必須由“教”轉向“學”,由“結果”轉向“課程”,由“知識”轉向“能力”,以學員獲取信息、創造知識為衡量尺度。在未來的多媒體技術與應急管理課程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所能包容、整合的信息量和可提供的教學資源是任何教材、教師都無法比擬的。因此,在未來,應急管理課程在教學中必將更多的應用多媒體技術整合文字、聲音、圖形等信息,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仿真應急處置訓練環境,在網絡技術的配合下,使學員置身于身臨其境的環境,充分刺激學生的眼、耳、手、鼻等器官,鍛煉學員獲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進其記憶、思考和探討,從而提高其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因此,應急管理課程教學能否高效有力地開展就與多媒體技術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息息相關。鑒于這一情形,作為培養培訓干部的黨校、行政學院就必然要在培養學生認知、選擇和理解信息能力以及運用信息創造新思想和新知識的能力的基礎上,更多運用先進技術,模擬、仿真現實環境,自主開發應急管理教學課程,在軟、硬件基礎設施完善的條件下,創新思維,開拓內容全面、思想深入,并且極具操作性和感染力的應急管理教學課程,真正做到創新學員思想,切實有效培養其在面臨突發狀況下的應急應變和靈活思辨能力。
作者: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