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動漫產業集群下高校人才培養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課題來源簡介
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規劃建設中,深圳致力成為世界創新創意之都,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建立健全適應“雙元”育人職業教育的體制機制,這為深圳發展動漫產業集群、加快高職動漫人才培養帶來新的契機。鑒于此,該課題從深圳高職動漫教育的既有優勢出發,針對暴露出的問題與不足,結合動漫產業集群的現實用人需求,嘗試從培養模式、師資隊伍、教學方法等方面,探索高職院校復合型動漫人才的培養路徑。
二、課題開展過程
該課題屬于交叉學科研究,涵蓋經濟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領域,從動漫產業集群培育與高職院校動漫教育兩條線出發,最終融合于高職院校復合型動漫人才培養路徑的探索。具體而言,課題研究從四方面展開。首先,通過文獻梳理明確動漫產業集群、高等職業教育對產業集群的作用,并借助高職院校動漫人才培養等相關研究資料,明確研究開展的既有基礎與短板。其次,通過歸納演繹法,從境內外動漫產業集群發展案例中,總結發展模式、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再次,通過市場調研,評析深圳動漫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組織課題組成員到取得“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和“深圳市動畫制作中心”資質的“深圳國家動漫畫產業基地”走訪,揭示動漫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現實困境,并邀請行企業專家交流座談,總結、發現動漫產業集群培育過程中行業發展、用人單位的人才技能要求。最后,通過調查問卷,對用人單位、專業教師、畢業生、在校生的需求、問題及改進建議進行收集,梳理高職動漫教育結構與動漫產業集群發展的關系,對深圳高職院校動漫教育的現狀進行全面分析。從高職動漫專業的學生特點入手,在分析生源質量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動漫專業課程開設現狀,通過與國內其他開設同類課程的高職院校、本科院校的動漫專業教學模式進行對比,分析深圳高職動漫教育的培養優勢與發展短板,進而對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進行適應性更新和完善。
三、課題調研成果
第一,加強自主創新是深圳動漫產業集群培育的重要突破點。我國作為動漫產業的后發國家,“集而不群”和“世界工廠”的問題一直較為突出。隨著《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動畫電影熱映,自主創新在“國漫崛起”中扮演更為關鍵的角色,推動動漫產業由低成本的勞動型集群向高附加值的創新型集群轉變。第二,深圳動漫產業集群培育中需要的動漫人才,也應當具有滿足自主與創新需求的特質。與動漫產業集群培育的需求相適應,動漫產業集群需要的人才應當具備專業性、創造性與協同性三方面特征。專業性即基礎功底扎實,熟練掌握動漫制作技術及與動漫設計相關的物體運動、表演等基本常識;創造性即創新意識與創造性思維,具有編劇、導演、形象設計、場景設計等原創能力;協同性即合作創作能力,包括團隊協作精神與對動漫制作全鏈條的熟悉。第三,高職動漫教育具有推動動漫產業集群發展的催化作用,是動漫人才培養與動漫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黏合劑。在縱向維度上,以“高職院校—企業”“高職動漫教育專業—產業演進效應”和“高職動漫教育人才培養—產業發展需求”三組協調關系作為貫穿整個課題的三條主線,發現高職動漫教育結構與動漫產業集群發展的契合與相互作用機制。高職動漫教育的主體結構、專業結構、辦學模式空間結構與動漫產業集群的主體、技術創新、知識溢出三方面一一對應,發揮聯動協同效應,兩者之間的契合與協調發展具備可行性。第四,深圳高職動漫教育要基于動漫產業集群變革自身結構,適時更新專業培養方案。通過建立大灣區高職動漫教育聯合機制、建設高職動漫教育專業集群等形式,形成多元主體結構與集群化專業結構。同時,打造基于校企共建平臺的“教師+企業動畫師+學生”高職動漫人才培養模式,多措并舉破壁“校熱企冷”,探索深圳動漫產業集群培育與高職動漫教育的先行示范策略。從動漫產業集群發展的人才訴求三個特征出發,高職動漫教育應秉持“雙元育人”、創客教育、團隊訓練的三個發展維度及具體措施,構建切實可行的先行示范策略,推動高職動漫教育與動漫產業集群協調發展。
四、結語
課題組以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關于動漫產業協同發展與雙元育人高職教育改革等政策導向為背景,以深圳動漫產業集群化發展為場域,以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現代教育體系的適時更新為中心,對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與改進機制進行了系統性研究,進而提出高職動漫教育適應產業集群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培養路徑,以實現“雙區”規劃中深圳創新創意之都的建設。
作者:朱河 單位: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