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高考改革下對中學地理教學的變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考改革作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關于高考全面改革的新政策。繼而上海、浙江分別出臺了關于高考改革的試點方案,地理學科將從高考科目改為選考科目,地理教師在教學上應如何變化成為廣泛討論的話題。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中學地理;教學變化
2014年國家通過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讓教育改革較為成熟的上海市和浙江省作為首先試點的城市。將改革考試規定科目: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自由選擇的三科成績組成。高考改革后將不再區分文理科,考生可以在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六個科目中任選三個科目進行學業水平考試,然后將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中。本次高考改革可以說革命性的,由一次高考變為多次,由規定科目變為自選科目,重點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學會出現怎樣的變化也成了學科領域研究的重要問題。
1.初高中地理的教學時間亟待解決
初高中地理的銜接問題一直存在,新高考背景下使問題更加突出。新高考政策將地理學科從高考必考科目改為選考科目,地理高考備考時間從高中三年的縮短到高二會考前。往年的高三文科考生在高二的地理水平考試后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學習鞏固地理知識,時間上的濃縮,讓選考地理學科的同學們更加緊迫,更要注重初中地理的學習。在義務教育階段,初一、二年級開設地理課程,初二年級下學期期末進行地理會考,初三年級終止地理課程的學習,這樣的初三一年地理學科的斷檔不利于初高中地理教育的銜接。初中地理學科的應試教育,讓學生們在高一學習地理時學習思想轉變不過來。為了保證地理教育的連續性,做好初高中地理教育教學銜接,可以在初中三年級開設地理學習探究課程,不關聯中考成績,開闊孩子們的視野,逐漸轉變思考問題的方式,與高中學習方式對接。在備戰中考的同時也能適當放松心態游覽世界千奇萬象和人文情懷。進入高中后不至于產生太大的知識斷層,更好地渡過高一地理銜接期,對高二學生的水平考試以及選擇地理科目作為高考成績的同學們在學習時間上都更寬裕。銜接初高中地理教學,從初中起注重綜合素質教育的培養,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2.教學形式與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對中學地理課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課要走班制教學。由來自不同班級、年級的同學匯集到一起組成的教學班,這些教學班中的同學只有在上課的時候一起學習,平時學生分散在各個班級中,由于同一個教學班中學生層次不同,教學班中分層教學將會成為必然的選擇,對于選擇地理成績進入高考總成績的同學地理教師還應進行個別輔導實行導師制的教學形式。教學形式由傳統的班級授課到分層教學,到導師制的個別輔導。面對教學形式的變化從行政班到教學班,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注重教學效率。中學地理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要求地理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上的探究式、討論式學習,還要學會運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正確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學生在每一堂課的教學中都能有所收獲。教學形式與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將成為新高考改革后地理教學的趨勢。
3.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學地理教學的融合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新的要求。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學地理教學的融合應運而生。中學地理課堂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地理學科知識的實際應用性又很強。例如在高中必修1自然地理的學習中有些內容就太過抽象、復雜。傳統教學模式對地理課堂教學的模擬情境存在較大的難度,如地球運動、大氣環流、水循環等現象的演示受到條件的制約,課堂上得不到充分展示。在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經常以平面圖代替三維、以靜態圖代替動畫的情況,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的效果。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學地理教學的融合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或模擬的過程,使課堂內容更加真實、具體、生動,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使學生能夠很快進入學習的情境。圖文并茂、動靜結合將三維空間呈現在學生面前,拉近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距離。還可以利用翻轉課堂讓學生在網絡平臺的教學資源中開展自主學習,將遇到的難點留到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學習,教師針對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并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將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
4.促進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
新高考改革下要求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提倡素質教育,同學們不僅要學習課本里的內容,更要注重知識的廣泛拓展。開發地理特色課程不僅有助于拓展學生們的視野,更有利于學校的特色建設。地理校本課程開發不僅是對地理課堂知識的補充,更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世界的千奇萬象,貼近生活,提高學生成績,加強綜合能力。地理校本課程的開設可以鞏固課堂上學習的難點,例如:地球運動的知識可以開設了解宇宙中的奧秘等地理校本課程加深學生的印象、講地質作用的時候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帶同學們身臨其境的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師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填鴨式的教學,若保持原有的教學模式,學習地理的學生有可能會逐漸減少,地理的學科地位將會下降。地理校本課程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將地理學科價值實現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學習地理的實際需要。可以使得學生將自己所在城市的地理環境與學生熟悉的地理現象與抽象的地理原理、規律、成因結合起來。學生也會因為熟悉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5.結論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各個學科都要在教學方面進行變革,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地理教師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不僅要在課堂上教好學生,課余時間也要多學習豐富自己的閱歷。在新高考背景下,順應時代的變革,做一名優秀的地理教師。
作者:柳霞 秦建新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