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現狀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通過闡述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發展歷程,指出隨著我國對測繪行業需求的不斷提升,以及信息化技術、先進的測繪儀器設備等的不斷應用,我國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測繪地理信息時代也從傳統模擬解析時代逐漸步入智能化、信息化測繪時代,伴隨國家政策導向,測繪地理信息行業迎來了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發展局面。
關鍵詞:測繪地理信息;智慧測繪;大數據;移動互聯網
測繪是對自然地理要素或人工設施空間位置、屬性等進行測定、數據采集并繪制成圖,供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應用的基礎行業。隨著國民經濟建設對測繪行業需求的不斷提升,以及信息化技術、先進的測繪儀器設備等的不斷應用,測繪行業經歷了從應用到測繪產業形成的發展歷程,測繪時代也從模擬測繪的測繪1.0時代逐漸步入了以智慧測繪為特征,融合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處理和云計算等先進智能技術的智慧測繪4.0時代[1]。測繪行業已經發展定義為以“3S”技術為核心,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的多元化技術架構,可為國家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低碳生活、生活信息服務、國家基礎建設、應急管理、數據通信等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2]?!度珖A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指出,基礎測繪的發展目標是以數字地理空間框架為基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基礎測繪服務[3]。因此要實現國家基礎測繪的發展目標,測繪行業就必須持續擴大產業規模,繼續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并與現代化科學技術、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需求進行深入融合,以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的驅動作用為基礎,不斷深化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拓展測繪智慧服務覆蓋。
1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發展歷程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我國的測繪行業發展以及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形成歷程整體上經歷了:測繪模擬解析時代,受到技術、設備等限制,其作用主要是為國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基礎應用,該階段測繪行業的發展速度較慢;地理信息系統(GIS)+互聯網的2D更新時代,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GPS,GIS+移動臺(MS)系統等測繪技術的不斷應用,測繪行業的應用在為國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等提供基礎應用外,還不斷向地理信息系統構建、商業物流、生活服務、電子商務等多個方面發展;遙感(RS)、GIS和GPS統稱“3S”技術,在“3S”技術+互聯網的3D數字行業升級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3S”技術、互聯網、空間地理信息數據庫(DataBase,DB)等與測繪行業的不斷深度融合,測繪地理信息系統不斷完善,測繪行業為電子地圖、數字地球、實時導航、數字城市建設與管理、其他業務管理等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測繪行業也步入了數字測繪地理信息時代;空間信息+“3S”+數字通信的智慧測繪演變時代,數字通信技術、移動物聯網時代、云計算平臺、智能化數據處理體系等先進信息化技術的不斷升級和完善,推動了測繪行業從數字測繪地理信息時代向信息化、智能化測繪地理信息時展,也推動了測繪行業向測繪產業的演變,測繪服務領域也不斷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地理信息服務、應急管理、物聯網生活等延伸和發展[2]。
2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發展現狀
根據《規劃》及國家“十三五”測繪事業發展目標要求,至2020年,我國測繪地理信息應當建立起高效協調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營造較為完善的政策和法制環境,形成以基礎地理信息獲取立體化實時化、處理自動化智能化、服務網絡化社會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測繪體系,全面建成結構完整、功能完備的數字地理空間框架,地理信息資源更加豐富、測繪保障服務更加完善。國家政策的扶持及現代化科技與測繪行業的深度融合,促進了測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3-5]。1)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截至2020年6月底,我國測繪地理信息從業單位達12.7萬家,較2019年同期增加近2.3萬家,具有資質單位共有2.16萬家。從業人數達310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近25萬人。2019年總產值6476億元,較2018年增長了8.7%,資質單位測繪服務總產值1359億元,較2018年增長了11.7%。2)產業結構和區域發展不斷優化。測繪地理信息企業區域分布中東部占比46.0%、中部22.5%、西部25.3%、東北6.2%,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以及凈利潤率、盈利面中西部均為最高。企業規模中大型企業占比僅為0.6%,微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占比分別為49.6%和47.1%。業務類型中地理信息服務類型營收和凈利潤均為最高。3)產業創新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更為標準化。首先,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對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現狀的一次最為重要的檢驗和行業發展體現:首次應用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應用航空重力測量技術。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當了高程測量任務,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狀況;利用最新測繪基準體系建設成果;利用5G通信技術進行數據傳輸和影像畫面傳輸等。其次,截止目前,測繪地理信息產業中現行國家標準165項、行業標準161項,并制定和實行了《空間三維模型數據格式》和《空間三維模型數據服務接口》等新規。同時,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形成了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同步發展、深度融合的新局面。4)地理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更加全面。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日均獨立訪問超40萬人次,地圖服務接口日均調用4.23億次,目錄服務系統相應用戶查詢95萬次,1∶100萬、1∶25萬等公眾版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免費下載超2.74TB。商業地圖開放平臺中日均提供服務超2200億次,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超90%,全球路網覆蓋超7000萬km。國家測繪地理信息人才保障建設更為專業化、全面化,其中本科中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遙感科學、地理國情監測等專業院校超200所,研究生中地理信息科學與測繪相關專業碩士和博士點超120余所。在政府政策督導和大力扶持下,測繪地理信息營商環境也在持續優化推進,國民經濟建設、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多項重點國家工作中,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都在持續行動??傮w來講,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市場活躍度保持高水平,產業結構中中小企業展現了較強活力,地信軟件、公眾服務等創新型企業效益表現突出,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發展,地理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新成果頻頻展現,新技術融合發展不斷深入,測繪地理信息教育和人才培養正在活躍開展,行業標準規范和政策扶持管控持續更新,測繪地理信息整體行業正在向能力建設、質量和效益提升、科技創新的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5]。
3行業未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未來的發展,是在現有發展基礎上以國家政策為導向,繼續高效協調管理體制和運營體制,在結構完整、功能完備的數字地理空間框架體系下全面推動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等提供多層次、多元化、全方位的基礎測繪服務[3]。國家給予了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未來發展充足的政策支持和戰略保障,為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服務需求,包括政策管理和決策、智慧城市建設和管理、自然資源勘查評價等。現有快速發展的科技信息技術為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支撐,包括“空天海地”一體化的高精度實時測繪技術、互聯網數據獲取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化信息處理技術及空間地理信息實時三維展現技術,互聯共享技術、增值知識服務技術等,都極大地推動了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快速、深度、信息化發展[1,5]。同時,測繪地理信息行業也面臨著國家政策導向與科技信息技術帶來的挑戰:一是傳統測繪行業與跨界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之間的激烈競爭;二是傳統測繪行業面臨市場機會和產業機遇,是否能夠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銳意進取,促進傳統測繪行業的高質量改革發展;三是“多測合一”“工程一體化”等政策驅動下,測繪行業是否能夠深度融合,推動行業技術革新和創新,提升行業競爭力;四是如何在國家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數字鄉村與智慧農村建設、自然資源領域、新技術融合等多重環境和機遇并存的大環境下,不斷提升自身搶占機遇、迎接挑戰的能力,加強與新技術、新政策的深度融合,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參考文獻:
[1]肖建華,羅名海,王厚之.城市測繪的發展歷程———從模擬測繪、數字測繪到信息測繪[M].北京:測繪出版社,2009.
[2]李德仁,王艷軍,邵振峰.新地理信息時代的信息化測繪[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2,37(1):1-6.
[3]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中心.《〈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輔導讀本》[M].北京:測繪出版社,2016.
[4]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全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十三五”規劃[EB/OL].[2016-9-8].
[5]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報告(2020)[R].北京: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2020.
作者:鄒宇 何清平 單位:貴州天木智繪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