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力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20年5月,環江縣正式從國家級貧困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序列中退出,毛南族人民也順利實現了全村整族脫貧,為加快推動新型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a href="http://www.baojiexiang.com/lunwen/dljslw/171656.html" target="_blank">電力”,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成為打贏仗的強大動力和有力支撐。筆者通過實地調研,分析了環江縣為了解決“用電難”問題,如何進一步加大電力建設的力度。實踐證明,蓬勃發展的電力事業助力環江的特色鄉村經濟振興,讓毛南人的生活從“用電難”變“用好電”,毛南族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1毛南山鄉沐黨恩
1.1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概況
2020年5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正式宣布退出了國家級精準貧困縣序列。環江縣是國家精準扶貧開發行動的重點縣,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毛南族是我國28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全縣累計共有毛南族6萬多人,占全國毛南族總人口的70%。短短幾年之間,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19.56%大幅下降到2019年底的1.48%。去年5月,毛南族成功地實現了整族脫貧。5月20日,作出重要指示,希望鄉親們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奮斗,讓日子越過越紅火[1]。
1.2電力助力毛南山鄉脫貧摘帽
毛南族群眾在黨的精準政策指引下,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其生產和環境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高聲唱起了《十謝共產黨》:“一謝共產黨,翻身把你想;二謝共產黨,吃飯把你想,以前忍饑又挨餓,現在溫飽奔小康?!盵2]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環江縣無論在衣食住行、基礎配套設施,還是在文化教育、醫療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場精準的脫貧攻堅戰中,“電”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毛南族一起奮力打贏攻堅仗的強勁精神動力和堅強的精神支撐,毛南族群眾從“用電難”發展到“用好電”。
2昔日農村用電難
2.1貧困戶的用電難
毛南族在《十謝共產黨》唱到“六謝共產黨,照明把你想,以前的桐油燈,現在電燈亮堂堂。”建檔立卡貧困戶85歲的盧月團老人記得,以前家里窮到無電可用。搬遷之前,她家住在洛陽鎮文雅村的安卜屯,晚上只能用蠟燭、煤油燈、桐油燈照明,煮飯、取暖就撿些柴火燒。那時候,小孫子晚上要是在煤油燈下寫會兒作業,由于光線微弱,都要靠得很近,寫完作業,臉蛋經常被熏得黑乎乎的。家中也沒有電飯鍋、洗衣機、電冰箱等日常家用電器,日子過得艱難,生活十分不便,貧困的毛南族鄉親們急盼能用上電。
2.2供電能力不足
環江縣地處偏遠,很多電力線路及設備老化、陳舊。有些村民因為住在大山深處,居住得比較分散,導致供電半徑太長,到戶的電壓較低。村子里的變壓器數量有限,只要村里有一戶人家在用大功率的電器,住得遠的人家家里電燈發出的光芒都會忽明忽暗。村里頻繁停電,電壓過低,村民家中經常斷電,供電局也要多次出動進行檢修。到了酷暑難熬的日子,只能用電風扇緩解暑熱。一到打雷下雨的天氣,停電是常有的現象。電力不僅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更和村子的產業緊密聯系,用電難的問題使得很多本該大力發展的產業都被捆住手腳。
3環江縣解決“用電難”的主要做法
3.1進一步深化環江縣推進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的基礎性工作
環江縣在進一步深入地做好義務教育體系建設的保障、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保障、住房安全體系建設的保障、飲水安全“四大戰役”基礎性戰斗的同時,狠抓電網、路網、通訊網的建設,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生產條件。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一直在不斷地加大投資完善電網網架、完善電網的基礎設施等措施來補齊電網的短板。實現農村貧困戶100%通生活用電、貧困村100%通動力電,全力保障脫貧用電的需求。其中,“十三五”以來,該公司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累計投資5.6億元人民幣,用于貧困村的電網系統改造和升級建設,涉及貧困村的項目577個,惠及76個貧困村。供電的安全和可靠率由2016年的98.93%提高到2019年的99.81%,綜合分配電壓的合格率由2016年的97.13%提高到2019年的99.50%,戶均分配電壓的容量由2016年的1.3kVA提高到2019年的2.15kVA,貧困村當中的重、過載和低電壓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貧困村、山區偏遠地帶等當地的動力發電電壓等級均已達到了國家標準[3]。自開展農網改造升級以來,河池環江供電局結合所轄農網實際,積極踐行“要致富,電先行”的產業發展思路,穩步有序推進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升級和優化改造。以往的供配電輸電系統重載線路超載、臺區交流供電線路半徑過長、戶均容量供電不足等各種問題已經逐步得到解決,致力打通農業和產業用電“最后一公里”,為環江鄉村經濟發展和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可靠的用電保障。
3.2讓貧困戶有電用
為了讓每一戶貧困戶都有電可用,電力工作人員不停地在喀斯特山區里奔波,為自治區掛牌督戰貧困村測量電壓,并實地與當地貧困戶詳細了解生產生活用電情況,核實三相四線到屯情況,逐戶測量貧困戶到戶電壓。經測量并走訪核實,每戶常住貧困戶的電壓平均可以高達220V以上,戶均分配的電壓變化容量、農村電網的供電可靠率、綜合使用電壓是否符合要求等“一戶兩率”的指標均達到了國家脫貧用電指標值。對有的村里出現供電不穩的電力問題,電力的工作人員在這些村里安裝100kV配電變壓器,組織建立配電桿,架設10kV的農村架空絕緣導線,新建0.4kV低壓線路路徑,改造低壓用戶34戶,將農村低壓供電線路全部延伸至每一戶家里,徹底解決村里用電不足問題,保障移民村“電力十足”。扎實推動環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以來,公司累計投資3210萬元為環江縣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配套電網,3.27萬名環江縣農村移民全部搬進了亮亮堂堂的新家,還為該縣6163戶農村低保戶、五保戶減免電費123.03萬元[3]。
3.3保障異地搬遷貧困戶“用好電”
3.3.1貧困村民搬出大山針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邊遠大山區,環江縣政府積極采取易地搬遷辦法,共建設12個易地扶搬遷小區,其中兩個較大的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區是城西安置區和毛南家園安置區,分別安置了8000多人。環江解放思想,創新構建“黨建聯抓、自治聯管、產業聯扶、就業聯創、文化聯辦、服務聯動,全力帶動搬遷群眾安居樂業”的“六聯一帶”后續政策扶持服務機制[4],近20000名村民搬出大山,住進交通便利、設施齊全的新家,其中主要包括長期以來生活在邊遠偏僻山區的2356名毛南族貧困群眾,努力提升搬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3.3.2搬遷移民“用好電”,過上好生活能用上電、用好電,是讓移民過好搬遷生活的重要保障。當地供電局充分結合政府的易地扶貧搬遷計劃,主動與居民溝通,協同推進,投資3210萬元實施27個易地扶貧搬遷配電的項目規劃建設,達到建成一處,通電一處。累計助力移民搬遷3270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對象30200人。盧月團老人家就是其中之一,全家在2018年就搬進了城西安置區。談起新房用電,老人感慨地說:“現在心里真踏實?。∫郧拔覀冏≡谏嚼铮秒姾茈y?,F在搬出來了,生活好了,家里也用上了好多電器。感謝政府和電力工作人員,隔三差五就過來檢查電路,教我們用上放心電。黨的關懷真是無處不在?!彪S著新的電網配套設施的建成使用,搬遷群眾用上了電壓穩定的放心電,炒菜、取暖再也不怕突然停電。小區內還建有扶貧車間,每天源源不斷生產出很多產品。目前,這兩個較大社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入住率均為100%。供電助力移民群眾過上好生活。
4“用好電”助力環江鄉村振興
4.1供電助力毛南族人民解決“飲水難”
1)千百年來“飲水難”。“飲水難”是困擾毛南族群眾千百年的問題,特別在毛南族的聚居地和發源地下南鄉,整個鄉內沒有一條地表河流,一到冬天,吃水難的問題就困擾著當地群眾。早日解決人民群眾“吃水難”的問題,這是黨深深牽掛的事情?!懊撠毠詰?,要從基礎設施開始!”環江縣委書記黃榮彪說。2017年初,環江縣開始了一項動工建設下南鄉集中應急供水系統的工程,從距下南鄉政府15km以外的打狗河里對下南鄉進行了抽水、引流和供水。2)供電保障飲用水工程。項目建設,電力先行。為有效保障供水工程,南方電網公司特別針對高壓抽水系統泵站特別設置了高壓供水線路和變壓器,還特別做好24h供電服務。投資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供水供電總站10kV線路工程38.52萬元,新建10kV線路1.597km,其中在山路邊建設了10基12m~18m電桿、2基輕型拉線塔。投資8.8萬元完成了500kVA變壓器、低壓配電線路的架設工作[5],確保了飲水工程關鍵項目建設用電。終于在2019年6月24日,下南鄉集中供水工程項目成功通水。
4.2光伏發電,助力鄉村振興
環江縣針對一些受限于地理環境因素、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缺乏發展資源的村子,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整合財政資金引入了光伏發電項目,實施“陽光扶貧”。環江縣已經實現了100多個光伏扶貧項目的并網發電,不僅能夠使環江縣可以長久穩定地增收,又能用更多的收入投資于完善基礎設施和其他公益事業。數據顯示,環江縣目前已投入了3026萬元在全縣60多個貧困村建設了一個裝機發電站總容量為3342.3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發展村集體經濟,所有光伏發電站都已全部并網發電,到2018年10月光伏發電總量為222.95萬千瓦時,實現收入175.96萬元[6]。
4.3降低用電成本,支持產業發展
1)降低成本,優惠供電。自2019年6月下南鄉的飲水工程通水后,工程的用電量有所上升,有時最高能達到1個月13278千瓦時。為減輕用電負擔,當地給飲水工程公司辦理了最低的農業生產電價,每千瓦時用電僅為0.3875元,極大地減少了用電成本。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影響了環江縣工業園區的產品銷售,很多家企業的產品銷不出去,使企業遭受了沉重打擊。而得益于國家出臺關于深度極度貧困縣用電優惠政策,園區內的多家企業在2020年不僅享受到戶電費九五折的優惠,還能疊加享受九七五的折上折,減輕了用電成本壓力,為產業振興助力。2)電力黨員志愿服務隊服務產業發展。環江縣供電局組建了黨員志愿服務隊,為產業基地免費裝表裝電。位于思恩鎮西南村的連泉鳳凰土雞示范基地主要養殖土雞、鴨。按規劃,該基地年養殖土雞、鴨11萬羽,年出欄10萬羽以上。由于原有供電電壓、線路的困難,基地無法達到預想中的生產規模,發展滯后?;刎撠熑嗽再M花了幾萬塊接電,但也并不夠滿足生產所需。為此,環江供電局的黨員志愿服務隊主動相助,組織人員現場勘查,制定方案,義務樹電桿,架設三相四線絕緣導線。滿足基地各項生產的電通了以后,基地負責人高興地表示,終于有電了,以后產業肯定能做大做強。
5電力照亮“幸福夢”,毛南族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5.1環江縣的新起點
在對毛南族全縣整族脫貧的重要指示中提出,把環江縣的脫貧工作建設成為毛南族人民開始奔向美好新生活的一個嶄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奮斗,讓日子越過越紅火[1]。脫貧摘帽后,環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明確脫貧攻堅政策不變,鞏固脫貧的成果。全力構建高速交通網,推進下南高鐵建設,融入南寧一小時經濟圈。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引導村民種植了現有16萬畝的核桃、15萬畝的特色林水果,將優勢產業增量提質[7]。依托世界自然遺產地和多彩的毛南文化,著力建設國際旅游度假目的地。以環江工業園區為中心,打造新興產業園建設,助力異地搬遷群眾就業。
5.2電力事業蓬勃發展
漫步環江縣,隨處可見嶄新的電力變壓器,筆直的電線桿和整齊劃一的供電線路。電力基礎設施的完善,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多彩毛南將會有更多的機會留給更多的年輕人。為了進一步滿足毛南族脫貧后的各項用電需求,電網公司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在2021年至2025年預計投資8.5億元,在環江地區的建設中先后開展1296個電網工程項目,并新建一座35kV變電站和縣內首座220kV變電站,滿足在鄉村振興路上的毛南族各種用電需求。讓毛南族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過上越來越紅火、越來越美好的電氣化生活[8]。
5.3電力照亮毛南族的“幸福夢”
源源不斷輸送的電能改變了貧困群眾的生活,也照亮了環江毛南族的希望。85歲的盧月團老人沒有想到在她的有生之年還能搬出大山過上電氣化的好生活。2015年,她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來,當地政府不僅幫助她家異地搬遷到安置小區生活,還幫助她的子女順利就業,摘掉了貧困帽。兒子蒙繼松在扶貧干部的介紹下到了廣東一家電力公司就業,再也不用四處打零工;兒媳莫柳意就在小區內的扶貧車間務工,每個月包吃還有3000多元的收入。當年在煤油燈下學習的小孫子蒙標如今已經是一名大學生,有感于電力給家鄉帶來的變化,他選擇學習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希望將來能從事電力行業。蒙標說:“現在家鄉的變化越來越大、越來越好。老家的大山里都通了電,現在我們家家戶戶都過上了電氣化、智能化的生活。希望以后自己能參與到電力建設的工作中,也盼望著有更多人來我的家鄉環江感受多彩毛南的魅力?!?/p>
6結語
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消除了絕對貧困。這是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正如所說,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毛南族雖然是一個人口不足10萬的少數民族,但在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毛南族和全國各民族一道實現了整族脫貧。毛南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毛南人的夢想因此而實現,毛南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毛南人的生活再也沒有“用電難”,而變成了“用好電”,電力助力脫貧攻堅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鄉村振興之路的起點。脫貧的樸素愿望已變成了現實,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黨的百年征程波瀾壯闊,黨的百年初心歷久彌堅。2021年中國共產黨將迎來百年華誕,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讓我們繼續團結一心,堅定不移跟黨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李小健,韋玉廈.黃炳峰:貧窮不復返毛南不再難[J].中國人大,2020(18):37-38.
[2]譚綠葉,蘭秀玉.毛南山鄉沐黨恩振興路上勁更足[J].當代廣西,2020(11):49-50
[3]毛雨賢,覃浩笛,方明媛.南方電網:投資5.6億元助力毛南族整族脫貧[J].廣西電業,2020(6):15-16.
[4]黃榮彪.環江易地扶貧搬遷“六聯一帶”新型社區創建工作實踐與啟示[J].當代廣西,2019(14):40.
[5]覃浩笛,韋登將.電網助力毛南族人民解決“吃水難”問題[EB/OL].
[6]韋鵬雁,蒙宏譙.環江60個貧困村受益光伏發電[EB/OL].
[7]韋鵬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EB/OL].
[8]佚名.5.6億:環江供電局電亮新生活[EB/OL].
作者:楊銘 易水發 陳麗華 覃曾嚴 蒙標 單位: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