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電力工程造價課程優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高職院校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目標。針對此目標,整合課程,優化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強化理論與實踐教學,積極探索新知識和新技能,不斷的持續改進才是高職院校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根本所在,才能為社會輸送電力建設行業需要的工程造價人才。
關鍵詞:電力工程造價;課程體系;優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牢固確立了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明確高校要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要培養出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增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首先必須要有完整的、適合時展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工程造價作為我院的特色專業,專業定位是服務于電力建設行業,從2009年開設至今,教研室為了制定具有電力特色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對連續幾年的課程結構和畢業生就業崗位做了大量調查分析,并且到電力建設企業進行調研,請專家診斷課程設置及課程教學內容,目前教研室已經對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設置。
1優化高職院校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的意義
電力工程屬于基礎設施工程,電力建設工程項目具有投資大、專業面廣、對工程質量要求高、工程進度的控制和工程的經濟效益評估十分重要,要求工程造價人員業務能力要強、綜合素質要高。工程造價是一個實踐性的專業崗位,很多從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通常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滿足工程造價崗位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建設不科學、不能滿足實際需要[1]。
1.1背景
我院2009年開設工程造價專業,方向是電力工程造價方向,當時全國只有一家電力專科學校設置電力工程造價課程,電力造價員很多是從電氣類專業畢業的,課程體系的設置沒有參考性,我院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是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設計的,當時構建課程體系的時候對這種理念理解還不深刻,很多地方存在不足,通過幾年的實踐,發現有很多地方需要進行改進。
1.2意義
立足于企業需求,優化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制定出適合我院工程造價專業的課程體系,將專業教學與行業崗位需求緊密結合,提高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業務活動的熟練程度,提高畢業生就業率,這樣才能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專業辦學質量,為社會輸送電力建設行業需要的工程造價人才。
2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構建與優化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
電力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電力建設對社會經濟有著明顯的拉動作用,目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而電力供應相對緊張。《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指出,要加強城鎮配電網建設,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為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正在加快電力建設步伐和力度。電力建設企業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機遇,迫切需要大量的電力建設行業人才,更需要高素質懂技術會管理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對工程造價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制定滿足電力行業及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計劃,構建與優化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是電力類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之一。
2.1構建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目標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學術研究不是高職教育的目的,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目標,是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職業文化培養同時,強調以知識為目標,以職業能力為核心,達到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構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才能培養具有鮮明電力特色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
2.2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優化
為了完善高職電力工程造價課程體系,我院工程造價專業教師通過企業調研、參加電力定額站的學習研討會議、回訪畢業生,分析多年的數據,不斷修改人才培養方案,重點對專業課程進行重新組合,構建模塊化項目課程體系,最終將電力工程造價專業課程設置確定為職業通用能力模塊、職業特定能力模塊、職業拓展能力模塊。根據對職業崗位及崗位能力的分析,確定各能力模塊需開設的相應課程。具體分析總結如下。1)職業崗位分析。我院原隸屬國家電力工業部,由省電力工業局直接管理,2004年經政府批準升格為高等職業學校,有很深的行業背景及歷史,因此我院的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主要在電力施工企業、電力設計單位、電力監理公司就業,還有部分學生在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工程項目管理機構、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單位和政府管理機構就業,職業崗位包括電力造價員、電力資料員、施工員、安全員、監理員。經過一定年限的工作實踐后,可以成長為造價工程師、建造師、項目管理師等,從事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工作。2)崗位能力分析。不同的職業崗位有不同的工作內容,但是都要求有相同的社會能力,包括具有符合崗位要求的操作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良好的團隊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在專業通用能力上都熟練掌握工程建設基本程序,能正確識讀建筑、結構、安裝工程、變電站電氣設備工程、輸電線路工程、配電網工程等基本施工圖紙,懂得土建與裝飾、安裝工程施工工藝,熟練掌握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在職業特定能力上,工程造價人員還必須掌握工程量計算規則和相關計算規定,根據施工圖紙,能利用算量與計價軟件進行工程造價的編制和審核,熟練運用算量與計價軟件。3)職業通用能力模塊課程構建與優化。專業基礎知識是建筑行業各專業的職業通用能力知識,是為學習本專業而開設的基礎理論課程,是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前必須掌握和學習的課程。課程包括建筑構造與識圖、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建筑與裝飾材料、施工工藝、建筑法規等課程。與原課程設置相比,刪除了應用數學、電力生產概論這兩門課,將其放在素質拓展模塊相關課程教學內容里。4)職業特定能力模塊課程構建與優化。職業特定能力是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職業特定能力模塊課程為學生以后工作提供主要知識及技能的課程。課程包括建筑與裝飾工程清單計價、建筑水暖電安裝工程計價、電力建設各專業工程計價、算量軟件應用、計價軟件應用等課程。與別的高職院校的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相比,增加了變電、配電工程計價課程。職業特定能力課程對學生今后就業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和影響,模塊課程設置主要考慮工程造價人員的技能要求,注重知識的掌握和實踐。5)職業拓展能力模塊課程構建與優化。高職院校培養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應面向市場需要,滿足企業需求,不僅要注重專業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工程造價人員不僅要懂計價,還要熟悉建筑工程技術、經濟、管理、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知識,課程包括房屋與線路工程測量、輸電線路施工、工程經濟學、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等課程。與我院原人才培養方案相比,現有人才培養方案刪除了電氣設備安裝工程實訓課程,減少了發電廠及變電站電氣設備課程的課時。改后的職業拓展能力模塊課程更適應社會及職業需要。高職電力工程造價課程體系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人才培養目標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通過每年的專業調研,與社會、企業不斷融合,我們將繼續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不斷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不斷的持續改進才是高職院校工程造價課程體系建設的根本所在[2]。
參考文獻
[1]邊晶梅,白泉.工程管理專業技術平臺課程實踐教學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74-77.
[2]楊瀅.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4):125-126.
作者:馬桂芬 單位: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