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既有建筑綜合布線系統智能升級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既有建筑的綜合布線系統,如因網絡設備更換或者應用需要調整的話,則需要涉及到布線系統的升級或改造,而常規的做法是整個綜合布線系統全部更換,費時費力。因綜合布線系統的壽命可以長達20年左右,加上現在網絡設備編碼規則變化,既有的系統完全可以支撐后續的網絡傳輸,而真正在綜合布線系統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往往都是在不斷的運維過程中,因為移動、跳接、調整、擴容等,使得網絡在管理的時候,出現焦頭爛額,而非綜合布線系統本身無法滿足傳輸需求。所以,對既有建筑綜合布線系統如何進行智能升級,如何有效的提升運維管理效率,減少網絡故障,在目前面對數量龐大的綜合布線用戶,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關鍵詞】綜合布線;智能升級;運維管理;效率提升
1目前現行的行業標準和規范要求
綜合布線系統大致可以從20世紀90年代初進入中國算起,較早安裝的綜合布線出現了系統無法支持后續的帶寬要求,亟待網絡改造,但目前行業沒有針對既有建筑綜合布線改造的標準和規范,所以對于綜合布線系統出現的問題,如何解決,如何進行高效的升級,也需要相關的專家引起重視。在《GB-50311綜合布線工程技術設計規范》的總則1.0.2條文中明確指出,本規范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此處的理解,只是提出系統無論是什么情況下,都是遵循相關的工程設計要求,而非明確指出,該如何對既有建筑綜合布線系統進行升級改造。2019年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綠色信息集成技術委員會(GIIT)牽頭在編的《既有建筑綜合布線系統改造工程技術標準》已經充分意識到現有的規范和要求,只是對設計和施工、驗收明確規定,沒有針對運行的綜合布線改造、升級等方面的內容,并明確的提出在該技術標準中提出了相關的要求和規定,是一個比較及時的對行業的標準和規范的補充。由此可見,針對行業目前大量的需求,盡快明確綜合布線改造、升級的規范要求,對行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呼吁各綜合布線廠家,盡可能從產品、方案等角度考慮實際的操作性和推動性。
2既有建筑綜合布線系統升級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目前的房地產看,家庭用戶目前基本實現光纖入戶,同時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無線覆蓋較為完善,所以家庭住址不在此次考慮的范圍,主要是針對企業用戶或者用戶自建網絡或者數據中心、機房等。
2.1超五類系統是否一定要升級到六類或以上系統
這個是大家討論最多的問題,因為傳統的超五類系統只能支持百兆網絡,所以對于一些需求高帶寬的客戶,超五類無法支持千兆或者萬兆的傳輸,但是實際上,在2016年IEEE頒布的802.3BZ規范中,包含2.5Gb/s(2.5GBASE-T,即2500Mb/s)與5Gb/s(5GBASE-T,即5000Mb/s)兩種傳輸速率規格,是植基于10GBASE-T調降時脈/速率開發而來。IEEE802.3bz如同1000BASE-T,使用4對導線負責傳輸(Tx)與接收(Rx),但是每對的傳輸能力提升至625Mb/s/1250Mb/s,故總和即為所標示2.5Gb/s/5Gb/s。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超五類是可以支持更高的傳輸速率的,從升級改造的角度而言,只需要更換兩端的網絡設備,而不需要更換已經在墻體管道或者橋架上的線纜,極大的節約了物力和人力成本。
2.2是否需要升級水平線纜為萬兆或者光纜
目前一般的企業,如果鋪設的是六類系統,在日常的工作中,其實已經完全可以滿足需求,對于類如互聯網企業、醫療、動漫、科研單位等,涉及到大文件等發送,所以需要單獨考慮增加萬兆以上的綜合布線系統,來支持需求,但目前六類55m內,已經可以支持到萬兆傳輸。所以一般的六類系統無須升級或者改造。
2.3需要智能升級的是什么
其實針對需要對綜合布線系統改造是因為對于運維管理中,綜合布線系統因為經常跳接、調整、多次小批量的擴容,導致在機房或者配線間的線纜無法進行有效管理。有些企業級用戶,比如企事業單位等等,網絡經過3a左右的運行,機房里面的各種跳線已經雜亂無章,標簽脫落等等問題,所以只能全部重新梳理一遍。比如醫院,因為經常在需要增加各種終端設備或移動設備重新接入網絡導致臨時在天花板或者橋架上增加線纜,所以幾乎所有的醫院都會面臨尋線管理難的問題。而這些企業往往在綜合布線設計和建設初期,是沒有考慮過任何的智能管理。綜上所述,真正的需要對綜合布線系統進行改造和升級,不是簡單的對產品替換,而是應該充分地考慮,升級的真實原因和必要性,不要是因為運維管理的問題,而去更換整個系統。
3目前市場對綜合布線系統改造的幾個方案
目前行業已經出現了各類針對既有建筑綜合布線系統不直接拆除的升級改造的方案,大概分以下幾種;1)平臺模式方案IBMS智能化集成系統、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統、多網合一平臺等等,都是針對既有建筑物整體的智能化管理,通過物聯網的概念,對所有的子系統都接入到統一的管理平臺,但是因為涉及到子系統之間的協議問題,都需要采用TCP/IP協議,所以在現有建筑中,原有的綜合布線系統應得到全面的釋放。平臺的模式好處在于可以針對各個子系統統一管理起來。缺點在于,成本會比較高,而且需要比較強大的管理流程支持。另外,因為近年對樓宇的能源管理比較重視,既有建筑增加平臺管理是比較流行的趨勢。這樣的改造,對于綜合布線本身的改造和提升關系并不太大,也只是簡單的進行了線路路由的管理,對綜合布線本身沒有太多的改造。2)電子配線架方案在日常的網絡運維中,設備有很多的調整之外,最多的,就是對綜合布線的各類跳接,移動,擴容等,尤其是在機房中的跳線跳接,對信息點和機房中的對應關系梳理,傳統的方案都是采用標簽和電子文檔,管理就會經常出現問題,所以通過增加電子配線架,對配線架進行智能管理,可以隨時偵測到跳線的通斷和連接關系,對于管理效率是非常大的提升,尤其是對整個鏈路中路由的文檔可以做到實時的更新和存儲。但電子配線架進入中國接近20年,一直不慍不火,主要的原因還是價格昂貴,操作復雜。不過電配對于連鎖型的機房管理,是非常好的解決方案,比如地鐵、軌道交通、銀行、營業網點。對于超大型的萬點網絡,也是目前流行的管理方案。如果針對既有網絡改造,也只需要在接入、匯聚、核心等配線架進行增加,增加電配的管理主機,更換電配的專用跳線等,該方案是在有預算以及管理水平能支持的情況,比較優化的一種方案。3)二維碼標簽軟件管理方案近兩年在行業中,也有利于物聯網的原理,對每個標簽點,進行二維碼標簽轉換,通過專用的APP,對二維碼標簽進行掃描以后,即可得到針對該標簽的海量信息,鏈路的上下聯關系,資產管理等等,因為掃描是終端設備,也有web的云端平臺,也可以實現工單、圖紙查看等功能。但是因為二維碼的載體,還是傳統的標簽,所以市場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同時針對二維碼的方案,市場已經出現了升級版,就是通過二維碼和物聯網的概念,二維碼標簽和LED燈的結合,可以實現掃描近端的二維碼,對應的近端和遠端的LED同頻率閃爍,從而達到綜合布線系統的運維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
這樣的方案,優點在于不需要對原有的綜合布線系統進行任何的更改,只需將原有的標簽更換為二維碼標簽,就可以對綜合布線進行有效的管理了。簡單方便,無須對任何原有的系統進行更換,缺點在于,使用的還是傳統的標簽,如果脫落、污垢、打印不清晰等問題,還是無法快速管理,只能說,有效的提升了管理水平。4)可見光的尋線方案針對數據中心、機房、鏈路的各類運維中的尋線問題,有廠家提出了網絡后市場時代,即網絡移交以后,是屬于運維負責,而前期建設施工等,是屬于基建或者智能化,兩個不同的部門在不同的時間責任和功能不同,所以針對網絡運維劃分為后市場時代。那么針對這個運維市場,不同的廠家,均開始不斷的研發各類可觀光尋線的產品,百通、羅森博格、萊訊等等品牌,均有相關的方案得到實際應用。簡單的說,就是在常規的布線產品保障正常的性能之外,額外附加可見光尋線的功能,即可以在綜合布線系統中,快速的找到網線、信息模塊、銅跳線、光纖跳線等對應關系。該方案的優點是,通過物理的方法,使產品自帶尋線功能,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的軟件和硬件,即可實現快速尋線的功能,特別適合于既有建筑中的鏈路進行智能升級。只需要將鏈路的兩端的信息模塊替換即可,或者配線架和交換機之間的跳線進行更換,簡單方便易操作,尤其適合醫療行業的信息化改造。缺點在于,目前該方案比較小眾,還沒有得到標準的認可。在更換的時候,也會涉及到一些費用。所以要針對既有建筑的綜合布線進行改造和升級,應該是應需選擇,找到改造和升級的真正原因。如果是系統已經落伍,可考慮全部更換,如果網絡只是運維出現難題,那么實際上是需要考慮,怎么才能讓傳統的綜合布線智能起來。
作者:李磊 曹芳勇 吳必才 段桂才 單位:深圳市聯訊通訊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