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音樂美學特征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音樂的表現形式體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各個流派興起,各種新奇的音色、節(jié)奏、曲式、和聲層出不窮,這種現象引來了各種各樣的熱議,本文就以現代音樂入手,分析其美學特點及發(fā)展方向,僅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音樂;美學;特征;發(fā)展
一、關于“現代音樂”
在音樂領域中,“現代音樂”一般指的是20世紀左右西方音樂的產物,并不是20世紀所有的音樂作品,它以“非傳統(tǒng)音樂作曲技法”和“非傳統(tǒng)和聲功能”為理論體系,追求在和聲、曲式、節(jié)奏、音色、織體上有更多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隨后,逐漸形成了調性模糊、多調性甚至無調性的特征。在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各個分支和流派也陸續(xù)產生,以下稍作敘述。
(一)印象主義印象主義音樂產生于19世紀末,它體現了新時展變化的痕跡,也是現代音樂發(fā)展的開端。它比起直接描繪實際生活的圖景,更追求描繪實際圖景留給我們的印象和感覺。它的和聲織體極為模糊,難以判斷調式調性,喜歡描述難以捉摸的東西。印象主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為德彪西,代表作《海妖》、《大?!返?。印象主義對之后新體裁的產生具有啟發(fā)作用。
(二)表現主義表現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在德奧形成的一個新的音樂流派。它的形成與社會背景相關,音樂中充滿了作曲家對社會的反抗。它常常與印象主義相對立,印象主義追求“朦朧美”,而表現主義更注重人們內心深處的情緒和觸動。人們稱表現主義音樂為“絕望的音樂”,它伴隨著急劇跳動的旋律和對比鮮明的節(jié)奏,由大量尖銳的不協和音程組成。同時還形成了十二音體系,它由勛伯格創(chuàng)建,給予八度音十二個半音平等的地位,在十二個音沒有出齊之前,任何音不能重復。表現主義代表人物是勛伯格,代表作《一個華沙的幸存者》。表現主義是無調性音樂的進一步發(fā)展。
(三)偶然音樂偶然音樂也稱“不確定音樂”,作曲家追求把具有偶然性的因素添加進音樂中,具有一定的即興性。偶然音樂拒絕極其理性的、把音樂用固定的規(guī)則來排列的手法,強調內心的直覺和沖動,甚至演奏時采用抽簽的方式決定演奏順序。凱奇認為這類音樂才能給聽眾任意的想象,才是真正的音樂,代表作品為《四分三十三秒》。20世紀西方現代音樂領域還有其他音樂流派的出現,如序列主義、新民族主義、新浪漫主義等。直到現在,還有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形式誕生,但無疑它們都會接受現代社會的檢驗,優(yōu)勝劣汰。
二、現代音樂美學特征
現代音樂的出現推動了西方音樂的發(fā)展,但同時也會給人留下深刻的思考,以下從音樂目的、音高問題、節(jié)奏問題、和聲問題、音色問題和特別提起的簡約主義和偶然主義六個部分展開介紹。
(一)音樂目的隨著20世紀到來,西方浪漫主義音樂進入了尾聲,社會動蕩以及經濟危機使哲學及音樂美學空前繁榮,各種思想浪潮包裹著音樂的發(fā)展,音樂家們都更為迫切地輸出自己標新立異的思想,形成了“聰明頭腦的競技場”,音樂也充滿了更豐富的內容。但由于作曲家在音響和和聲上過于追求創(chuàng)新,因而其產物是不能使人接受的。關于音樂,它不像其他多種藝術是可以通過其他感覺體會到的,它唯一的輸入途徑就是聽覺,如果要使音樂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需要產生精彩的聽覺效果,增強人們的感性體驗,一場完全沒有音色和調式調性的音樂會,并不會在聽覺上給人們帶來豐富的感性體驗,無法發(fā)揮其作用,帶給人們的便是無比刺耳和煩躁的音響,這無疑是對耳朵的刺激及沖擊。人們常說“音樂是人的第二種語言”,這是指通過音樂的感知,人們能感受到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情緒,并在這種情緒上產生自由的想象和感性體驗,并非是給人們灌輸理性的哲學思考,過于理性肯定就會失去感性的體驗,音樂本身就是感性的藝術,無法滿足人們的感性需求,這種音樂就是不成功的。各個學科都會有自身的價值體現,如果音樂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獲得某種哲學思想,那哲學、文學、社會學、歷史學是否就失去了它們的價值?所以,關于音樂的目的,我們只需記得它最基本的功用:滿足人們的聽覺需要。它需要有悅耳的音色和基本的和聲功能,思想并不能構成音樂的框架,創(chuàng)造出精彩的音響效果才是現代音樂家最好的營生。
(二)音高問題在西方音樂的發(fā)展歷程中,從巴洛克時期開始音樂就有了調性規(guī)則,大小調式一直都是音樂結構的標準,好似這已經成為了西方音樂的范式,但從浪漫主義開始,瓦格納的出現和序列主義的產生,使得一切都有了新的發(fā)展與變化。瓦格納除了是著名的歌劇作曲家,為歌劇作了很多貢獻外,他同樣為調式調性的發(fā)展開拓了新的道路。首先他建立了半音化和聲,在和聲上淡化了調式調性,通過半音的進行使音樂具有持續(xù)張力,這同樣也使音樂到達了一個不可控制的極端。但是古典音樂最具有代表性的特點之一就是和聲的傾向性,雖然瓦格納的音樂調式以半音為主,但半音也具有音級間的傾向性,可以說半音和聲為后期更多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思路,為之后的發(fā)展起到了指導作用。20世紀出現的十二音體系,充滿了理性的邏輯和智力的色彩,從這時開始,音樂的發(fā)展就有了從感性往理性發(fā)展的勢頭,有了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雖然這些規(guī)則比起全音階來說多了些和聲方面的進行,拯救了調性的瓦解,但它強行要求在十二個音全部出完之前任何音不能重復,不符合聽覺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讓聽眾連續(xù)聽十二個不同音高太難了,無法使人們有一個更明確的記憶,所以這也許就是十二音體系早早被人們放棄的原因。由此可見,理性思維雖然可以彌補感性上的張力不足,但是一味地相信可以用理性來解決更多的感性問題是誤入歧途,帶給人們的更多的是聽覺上的無感和感性上的失落。音樂是心靈上的體驗與想象,而不是設計,是出色的音響效果,而不是繁瑣的概念,它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
(三)節(jié)奏問題西方古典音樂一直按照規(guī)整的節(jié)奏來促成人們的“節(jié)奏感”,這一點在合奏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但過于規(guī)整就限制了音樂發(fā)展的可能性,所以現代音樂的節(jié)奏發(fā)展為音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F代音樂的節(jié)奏也是通過理性的設計來實現更多樣的變化,為了打破傳統(tǒng)音樂的束縛,沒有一味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更加細微的節(jié)奏型以及“錯開拍上音”方法的出現,使音樂更加雜亂無章,淡化了音樂的結構性,使音樂喪失了“美感”。所以,現代音樂節(jié)奏過于理性的設計造成了人們審美感受的降低,現代音樂的發(fā)展應該圍繞人們的感性直覺來發(fā)展,而不是其他方面。
(四)和聲問題和聲意為“同時發(fā)響”,又意為“協和”,協和是相對于不協和而言的,協和的音響給人們帶來的是松弛,但長時間的松弛也可能會給人們帶來消極,不協和則會給人帶來緊張的感覺,有助于在平淡無奇的音樂里增添些許緊湊感。所以,協和和不協和兩者相互參照,才能使聽眾有更好的聽覺體驗,才能使音響更加的豐富多彩。這也就是現代音樂在和聲方面作出的貢獻,即向我們展現出了和聲方面的無限可能性。但不協和只能在符合音樂材料的前提下運用,如果大量出現不協和就會沖擊人們的耳朵,沒有人能長時間接受過度緊張、過度刺耳的音樂,這樣給人們帶來的只能是對聽覺的沖擊。有時,不協和甚至會帶有一絲協和,而這份協和是完全協和所沒有的,這符合人們對音樂的感性期待,它甚至會具有更豐富的表現力。
(五)音色問題西方的古典音樂,更多的是追求各個樂器之間的融合性,尤其是在交響樂中,各個樂器之間的配合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其在音色上沒有展現出更突出的色彩?,F代音樂就為音色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加新穎的素材?,F代音樂對音色的發(fā)展,表現在任何器具都能成為樂器,任何聲音都能成為表現材料。這確實豐富了音色的表現形式,但使音色沒有了限制的范圍,因此突出了音色的多樣性而失去了音色的統(tǒng)一性。各種各樣音色的出現同時也使音樂的結構變得雜亂無章,現代音樂作曲家在追求創(chuàng)新的同時,失去了音樂自身的結構,同時也忽略了聽眾對音樂的審美體驗。這如同在一幅畫中,不是顏色越多這幅畫就越好看,而是顏色的交匯和搭配,才能從視覺上給予人們舒適和美感。現在很多年輕的現代音樂家都追求音色的多樣性,導致音色泛濫、音樂結構零碎化。這是現代音樂家的通病。
(六)簡約主義與偶然主義簡約主義和偶然主義是20世紀中后期的產物,它們吸取了現代音樂的特點,作品完全被抽象化,提及這兩種音樂流派是因為它們在音樂上的追求實際上是“反藝術”的。簡約主義是印象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追求和弦簡易、旋律簡單,并多次重復一個樂句或一個小節(jié)。有音樂家稱之為“現代音樂的墮落”,認為它無聊、無味、無趣。確實,音樂的本質就是給聽眾帶來出彩的體驗,而簡約音樂并沒有帶來美的體驗和感性期待。因此,它其實與音樂的追求相背離,這也就是其被人們忘記或忽略的原因。偶然主義音樂稱為“不確定音樂”,它將所有不可預料的、需要機遇的材料拼湊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即興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凱奇的《四分三十三秒》,該曲是西方音樂領域中極具爭議的一首曲子。其一,藝術的特質是給人帶來豐富的審美體驗;其二,音樂必須有音響效果;其三,音樂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表現出自然聲響中所不具有的感性材料。而這三者在《四分三十三秒》中都是沒有體現的,因此,稱其為“反藝術”一點都不為過。
三、結語
當我們暫且擱置對“極端音樂”的偏見,冷靜地聆聽和感受現代音樂時,會發(fā)現其中也存在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但同時也不乏表面邏輯縝密,實則混亂無章的作品,那些過于追求新穎的點子和繁雜的結構的作曲家,不僅在藝術表現技巧上沒有得到提高,反而會走進一個“死胡同”。關于音樂,我們只需要保持最基本的理念——其是給人聽的音響,通過耳朵直接給人們帶來心靈感觸和審美體驗。耳朵才是音樂的“評判者”,出彩的音響效果和飽滿的情緒傳達才能給人們帶來感性期待,它們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那些嘗試用理性來規(guī)范感性的作品大都是不盡如人意的。
參考文獻:
[1]周海宏.對現代音樂的美學思考[J].人民音樂,1999,10.
[2]耿瑞.現代音樂發(fā)展方向探究[J].當代音樂,2019,10.
[3]王仕鑫.中國現代音樂美學元素的思考[J].北方音樂,2018.
[4]崔瑩.后現代音樂及其美學問題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
作者:張立秀 崔瑋 單位:太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