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利用音樂劇提高幼兒表現力的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將兒童音樂劇融入幼兒教育之中,以音樂來訴說故事,可以充分調動幼兒身體各種感官,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驗,開發幼兒的內在潛能,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表現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達到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目的。教師應激發幼兒對音樂劇的興趣,創設良好的音樂劇排練環境,采用多元評價策略,提高幼兒藝術表現力。
關鍵詞:音樂劇;幼兒;表現力;藝術教育
一、激發幼兒對音樂劇的興趣,為表現其個性魅力奠定基礎
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的。幼兒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沒有接觸過音樂劇。因此,為了培養幼兒對音樂劇的興趣,增強其表現欲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初步嘗試將兒童音樂劇融入幼兒一日生活、游戲和學習中,用藝術教育的創新精神打破藝術分科的界限,充分調動幼兒身體各種感官,積累生活經驗,并根據情境進行巧妙設計。音樂劇中,不同角色都配以不同臺詞、表演、演唱,讓不同性格的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開發每個幼兒的內在潛能,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目的。例如,在音樂劇《小老鼠與大藍鯨》之“海鷗飛翔”中,有一段小海鷗妮妮與小老鼠卡卡的對話。在表演過程中,卡卡要能根據音樂節奏及老師的要求,聲音響亮、大膽自信地說出臺詞,并用優美的動作來表現語句:“你好,小海鷗。你們最近還好嘛?”而妮妮每次都低著頭,站在那兒不知所措。扮演妮妮的幼兒是班上年齡偏小的孩子,其本身對故事和音樂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強,尤其情節表演更加困難。針對幼兒特殊的心理特點及生理特點,教師通過游戲情境下的啟發引導,幫助幼兒理解故事,讓他閉上眼睛欣賞、感受音樂,并采用啟發探究式提問:“小海鷗正在做什么呢?你覺得它會怎樣和好朋友打招呼呢?我們該怎樣表現?”在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示范去感染幼兒,將歌唱形式融入故事情境中,以情節為背景,結合演唱、表演等形式,進行音準、節奏的訓練,讓幼兒分角色演繹歌曲,使幼兒身臨其境,全身心投入到整個音樂劇表演中。教師還要在與幼兒的積極互動中,及時發現并贊賞每一個幼兒的不同創作和想法,使其盡情享受音樂劇的快樂。
二、創設良好的音樂劇排練環境,為培養幼兒的表現力提供條件
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修改音樂劇本,使其貼合幼兒的日常生活。在幼兒表演時,教師要給予其寬松自信的排練環境,以肯定的言語來增強其自信心。生動、自然、自信的舞臺表現力,才能真正使表演內容“活”起來。例如,在音樂劇中,“鯊魚群”角色是由全班的男孩子扮演,鯊魚一直是他們很崇拜且喜愛的動物。鯊魚的主角由小C扮演,也是鯊魚群中的代表。在劇中有一段鯊魚狂妄的自白:“哈哈哈,你們逃不掉了!”可是每當小C說這段話的時候,雖然語句完整,但聲音一直很小,眼神游離。“小C,你要對著臺下的觀眾講話,眼神不能飄離,聲音再響亮些。你是大鯊魚,海底世界中最強大的動物,很多小動物都怕你哦,所以你的語言和動作一定要夸張。”教師給小C多次示范,也沒能達到預想的效果,小C最終急得大哭起來……小C是自尊心很強的男生,因為剛才的表現不是十分出彩,老師的有些話語讓他失去了信心。于是,教師讓他觀看鯊魚的視頻,并問小C:“當鯊魚得逞時,是什么表現?”教師通過多次引導、演示,讓他深刻體會到角色之間的差別,還啟發他可以不按劇本中的臺詞,想怎么說就怎么說。于是,他嘴里很快冒出:“哈哈哈,你們逃不掉啦!”表情很得意、很夸張,動作非常到位。音樂劇排練中肯定會有像小C一樣膽怯的幼兒,教師應該努力尋找幼兒身上的亮點,通過不斷鼓勵,讓他們重新找回自信,以達到最佳的舞臺劇效果。在整個教學中,幼兒可以不完全局限于劇本中的詞匯和動作,可以在二次創作中自由發揮,真實地表達心中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更加投入地進行表演。
三、采用多元評價策略,提高幼兒藝術表現能力
要讓每位幼兒在音樂劇的排練中真正發揮自己的價值,體驗角色表演給自己帶來的成功感,教師要用多元化的評價策略和方法來引導幼兒學會自我評價、同伴間互動評價和師幼間的互動評價,讓每個幼兒在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中獲得更多的思考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表現力。在排練過程中,幼兒們喜歡爭搶角色,出現了只關心自己扮演的角色,不關心他人的表演,等候出場時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教師應該與幼兒一起討論每個角色在表演中應當出現的時間、順序、具體位置等,可采用輪換扮演角色的辦法讓幼兒們熟悉劇目,提高幼兒注意力,也可以讓幼兒挑戰不同的角色,并與小伙伴協商如何在表演中做到互相配合。幼兒們在觀看同伴的表演時意識到自己的表演也將要被別人所欣賞、評價,就會更努力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學會賞識,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質。每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賞識教育”,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幼兒,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對幼兒的與眾不同點贊。還要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尊重每個幼兒在音樂劇中的不同表現。即使因為狀態不好或者身體不舒服,幼兒表演的角色效果不那么到位,教師也要支持、鼓勵每一個幼兒在音樂劇中的大膽表現與創造,贊同幼兒們尚處于萌芽階段的創造欲望和動機,用平等、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幼兒的成長。
四、結束語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兒童音樂劇的形式多樣,劇情豐富多彩,要讓幼兒積極自信地參與其中,做到人人參與、大膽表現,激發每一個幼兒的興趣。只有幼兒真正感受美,體驗快樂,才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創造力、表現力,錘煉他們的團隊精神,才能讓自信浸潤心靈,讓勇氣展翅翱翔。
參考文獻:
[1]張金梅.幼兒園戲劇綜合課程研究[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2]姜勇,龐麗娟,梁玉華.兒童發展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鄒少芬.音樂劇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教育意義[J].時代教育,2018(07).
[5]婁紅芳.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對兒童音樂劇融入少兒音樂教育的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18(06).
[6]張音博.把兒童音樂劇還給孩子———兒童音樂教學實踐[J].當代音樂,2017(11).
作者:楊銘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第一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