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園電視新聞相結合實踐意義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電視新聞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高校在廣播電視新聞類人才培養上需要改變教學理念與實踐脫節的狀況,創新教學方法。文章以出鏡報道課程為例,探討其與校園電視新聞相結合,打造教學實踐模式的切實意義。
【關鍵詞】出鏡報道;校園電視新聞;實踐意義
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新舊媒體之間的關系從抗衡逐漸轉化為互助相融。在《新媒體時代也是主流媒體的新時代》一文中,作者提出在信息量爆炸的年代里,新聞媒體的制勝法寶依然是內容為王,重內容、強現場、拼立場。在融合發展之下,今后媒體不分新舊,只剩兩種類型:有競爭力、影響力的媒體和沒有競爭力、影響力的媒體。如同2017年各類經典文化節目的興盛現象一樣,具有精神引導、意識先行、直擊心靈的文化表達形式在當下開始發光發亮。高校新聞類課程的教學,同樣需要尋找到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培養模式。
一、出鏡報道形式的廣泛應用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全國各地的新聞記者以最快的方式抵達汶川,在鏡頭前與全國觀眾進行交流,直擊現場情況、報道最新進展;2012年中秋、國慶雙節前,中央電視臺派出大量記者走上街頭,采訪不同人群,引發全民探討關于“幸福是什么”的問題。這些報道中采用的主要形式為“出鏡報道”,這種報道形式能夠將電視機前的觀眾與新聞事件的距離拉得更近。出鏡報道始于1963年11月22日的下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記者丹•拉瑟直擊現場,報道了總統肯尼迪遇刺事件,電視機前的觀眾被真實而具有沖擊力的新聞現場所震撼,從而應運而生了一種新的新聞報道方式。出鏡報道是指記者在新聞發生現場,面對攝像機以旁觀者、目擊者、參與者的身份向觀眾敘述新聞事件,并進行相關采訪與評論的一種報道形式。出鏡報道形式的出現,為電視新聞增加了“人情味”,主要體現在:第一,傳播主體的人格化。在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出鏡記者作為人格化的傳播主體,既是傳遞者又是解釋者,觀眾正是通過與他們建立的傳播關系來接觸和接收信息。第二,增強了新聞的個性化色彩。出鏡記者通過豐富的語言組織形式、獨具特色的個人感受角度、不同的報道風格構建,使每一次出鏡報道都具有獨特的個性化特征。第三,人際化的傳播樣態。隨著出鏡報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記者將模式化的口頭表達轉化成人際化的交流形式。記者將鏡頭設想成是某個特定觀眾,通過具有交流感的語言,把復雜的內容簡明扼要、富有個人情感地表達清楚,實現一種擬態的“面對面”交流。在當代新聞報道中,出鏡報道已經是一種廣泛運用的電視新聞報道方式。尤其針對突發事件而言,這種方式使記者在新聞事件與電視觀眾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縮短了觀眾與事件之間的距離,其對新聞的真實性、可信度、現場感、邏輯性、深度性都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近年來,將出鏡報道課程訓練帶入課堂已成為培養廣播電視新聞類人才的一個必然趨勢。但如何將已儲備的知識結構與實際動手能力相結合,成為此類訓練課程的瓶頸。不少新聞專業或非新聞專業的學生會選擇去相關媒體實習,但由于實習時間短、實踐經驗少,很難接觸到重要的采訪、核心的工作,這些都會影響實踐質量。除了借助地方媒體實習外,校園電視臺同樣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作為離學生最近的天然實習基地,校園電視臺的新聞報道不僅在引導校園輿論、建立師生信息溝通平臺、豐富校園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出鏡報道訓練的學習興趣與實踐能力,合理將出鏡報道課程訓練與校園電視新聞進行結合可以達到一箭雙雕、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出鏡報道課程與校園電視新聞結合
所謂出鏡報道課程訓練與校園電視新聞相結合,是將課程進行“三三四”分割,即三分教、三分論、四分做。復旦大學教授張學新提出過關于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新方向——對分課堂。對分課堂的核心理念是指把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分配給學生,使其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學習,強調討論式課堂,鼓勵學生自主性學習。出鏡報道課程調整方案與對分課堂踐行目的的相同點是,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將學與做更好地結合。在課程設置上,30%的課時進行理論教學和方法普及;30%的課時需要學生將課下收集到的新聞素材或線索在課堂上進行頭腦風暴,模擬現場報道的場景;40%的課時讓學生融入新聞事件,以小組形式完成出鏡報道。課程與校園電視臺合作,主要利用40%的課時,成立出鏡報道小組,承包每周一個主題的新聞報道系列節目。學生需要負責素材收集、現場報道、后期編撰與制作等一系列完整工作。在教學中教師的具體操作是:第一步由教師為主導,帶領學生了解基本的出鏡報道理論知識。從發展起源入手,到表現形式、操作方法,最后深入實踐意義的探索,讓學生不局限于如何去做的層面,而是在做之前思考為什么這樣做、完成之后想要實現的目的與意義是什么。第二步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大小事件,鼓勵學生養成收集素材、日常記錄的習慣。現代科技設備之發達,一些錄音和視頻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收集與保存。每一堂課中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分享所收集的素材,票選出最有新聞價值、最感興趣的兩條新聞進行事件現場模擬與小組討論。在交流中,學生可以在傾聽他人與表達自己兩個方面不斷提高溝通能力。第三步初期由教師帶領學生深入校園,從主題事件開始演練,后期對一些校園突發事件或社會事件進行快速報道,并制作每周一期的新聞報道節目。例如,參與每年的新生軍訓、畢業典禮、教學科研會等報道與制作。第四步回歸課堂,讓學生對本期出鏡報道的訓練以及節目制作進行討論與總結。教師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結合所學理論,從新聞角度、新聞價值、報道思想、采訪提問、語言表達等不同方面進行分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同時為下一次訓練中報道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三、課程結合模式的實踐意義
出鏡報道課程訓練與校園電視新聞結合的這種培養模式,經過實踐證明,在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第四屆長三角教師教育聯盟工作會議暨教師教育創新論壇上,上海師范大學提出了核心能力素養“SCIL”結構的培養理念。本文所提出的課程訓練很好地將這一理念融入其中,以達到人才有效培養與課堂實效提升一箭雙雕的作用。
(一)提升學生目標導向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能力
課程與校園電視臺結合,并承包每周一期的主題報道、欄目制作,可以增強學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使其有目的地去完成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通過每一期節目的制作與思考,讓學生自主發展相關專業能力,達到融會貫通、熟能生巧的效果。例如,題材選擇、新聞報道角度、采訪溝通技巧、后期稿件編撰、畫面剪輯與制作等專業技巧的訓練。
(二)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只起到方向性的引導作用,主要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新聞職業的特征包括求真的職業責任、公正的職業操守、關愛人民的職業精神、克服困難的職業作風,按照新聞職業人才的要求,并結合實踐中所產生的問題進行有的放矢的訓練,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國際素養、信息素養
隨著課程的深入,從初期的校園動態,可以逐漸擴大報道范圍,從校園內到校園外,甚至放眼世界,聚焦國際重大事件。但所有的新聞報道方向與角度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從新聞入手,培養學生形成“新聞嗅覺”,不僅可以訓練如何收集信息,還能夠不斷提升學生對于有效信息的篩選與信息價值的判斷的能力。在每一期新聞報道的主題探索、篩選、思考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學生對于社會的責任感,逐漸改變校園教學與社會分割的狀態,使學生形成從校園出發、立足于國際的新聞視野。
(四)打造學生的領導力素養
關于大學生領導力素養的打造主要體現在:第一,自知能力,即反思本人的行事風格和領導經驗,了解優勢并彌補不足。出鏡報道新聞欄目每一期節目的收視反饋,以及課堂總結都需要學生反思自己在節目制作過程中的優缺點,并提出調整方案,在每一次總結梳理的過程中提升自我。第二,有效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包括解決和管理沖突、通過談判尋找到合理解決途徑、授權他人等能力。在小組合作完成節目制作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際溝通問題,例如小組分工矛盾、時間分配協調、采訪人物的溝通等。通過每一次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可以提升學生應對不同人際關系的有效溝通能力。第三,靈活的適應能力,包括多元文化的適應能力,團隊合作、多視角分析問題的能力。在面對不同的受訪人群或風格迥異的采訪環境時,學生要適應當下的突發狀況,借助團隊的力量快速解決問題。對于不同的新聞主題從不同視角進行探索,挖掘最有新聞價值、最受人關注的角度。訓練學生不斷調整自己的新聞視角、發掘新的新聞主題,可以提升他們對于不同文化、不同領域的了解,拓展自身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五)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實效
課程與校園電視新聞的有機結合,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課程中,從被動聽課的學習方式轉化為主動探究、自主操作的訓練模式,在積極有效的訓練中收獲知識、技能、情感等,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出鏡報道課程從理論出發,在實踐中深化,在經驗里總結與提升。與校園電視臺的合作,充分利用有效資源,在課程中融入校園電視新聞報道的形式,加大了實訓的力度,實質是一種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法是一種新的嘗試。在課程中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將課堂與現實相結合,使學生與社會相連接,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的努力與探索。
參考文獻:
[1]楊華.新媒體時代也是主流媒體的新時代[J].新聞戰線,2017(5).
[2]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5).
[3]翁文艷,趙世明.國外青年學生領導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領導科學,2011(11).
[4]甘甜.將“校園新聞”環節引入新聞采寫課的實踐意義[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10).
[5]張蕊.淺談出鏡記者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的作用[J].理論界,2010(4).
[6]吳廷俊,滕朋.斯諾新聞實踐與新聞職業精神[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作者:顏繽 單位:上海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