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縣級臺電視新聞節目如何突圍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階段,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是傳媒界兩種主要的媒介方式。電視臺屬于傳統媒介領域,并且在媒介中占據重要地位。但是,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媒介逐漸落后,人們開始認為傳統媒介將被新媒體取代。特別在新聞節目中,表現出結構謹慎和形式呆板等特點,并且缺乏熱點話題,沒有深入挖掘時事新聞。新媒體的特點是傳播面廣、個性鮮明,新媒體正在沖擊傳統媒介。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深入探究縣級新聞節目如何實現突圍,成為當前面臨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新舊媒體;縣級;新聞節目
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和手機均可成為媒體,人們選擇的范圍擴大,新媒體因其新穎和內容創新等特點吸引了大量受眾。這一情況的背后,導致傳統媒體關注度逐漸降低。新媒體通過其自身具備的海量信息存儲、及時搜索信息、更新信息等功能,為人們提供大量的信息,為傳播信息提供更便捷暢通的途徑。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縣級新聞電視臺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從我國綜合數據中可以得知,2018年廣播電視實際創收收入為5639.61億元,相較2017年增加797.85億元,同比增長46.48%。特別是縣級新聞欄目,缺少交互性,新聞形式陳舊,導致收視率較低,并且受到新型媒體強烈的沖擊,導致收視率下滑。引導社會輿論的能力降低,宣傳與教育的作用也相對弱化。新聞欄目主要是承擔社會責任,并且具有傳統媒體具備的優勢,但是當前收視率直線下滑。收視率下降,廣告收入減少,新型觀眾流失,這些問題均導致縣級廣播電視臺內容缺少創新性,最終出現危機。新型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當前,縣級電視臺工作人員缺少創新性,并且在短時間內無法掌握新媒體運行規律和內容,仍堅持使用傳統的采編思維與習慣方式,導致電視內容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2縣級臺電視新聞節目突圍手段
2.1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
縣級電視臺播放的內容,必須做到始終貼切大眾生活。從縣級電視臺角度來說,區域性較強,播放內容是基礎,是決定電視臺生存和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新型媒體發展的根本保障。在促進媒體相互融合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建立發展渠道,將內容質量和創新內容作為核心內容,將建設內容始終放在首要位置[1]。充分發揮微信和公眾號等新媒體傳播優勢,利用即時報道和互動反饋等多元化方式,大力弘揚我國社會公德,倡導現代社會新風,保證網絡環境潔凈。深入挖掘并整合資源,提高傳播內容的質量與品質,從而引起社會共鳴。縣級電視臺可將經濟生活和民生視點融入節目,通過明確劃分欄目,確保新聞貼近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促使大眾可在多元化的節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縣級電視臺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內容的公信度。特別是在宣傳報道重大決策或者重要活動時,傳統媒體的報道,將是最權威的證明。因此,為促使縣級電視臺更好的發展,首先應該將報道內容作為核心,確保報道內容具有公信度,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2.2合理應用新媒體渠道
在新型媒體出現前,電視和電臺等傳統媒介對外報道與宣傳的內容基調比較嚴肅,并且結構相對完整。但是,不同階層需要的信息不同、利益追求不同,因此,人們更需要具備個性鮮明、內容新穎的信息資源。由此,媒介傳播呈現出細分化和碎片化的特點。在內容剪輯的過程中,為迎合大眾消費習慣,出現碎片化創作和微內容的特點。當前,大部分縣級電視臺均有自己的公眾號。在推送新聞節目的過程中,可促使人們結合不同平臺進行詳細的區分,可實時看到最新的新聞和圖片,便于人們在短時間內瀏覽新聞內容[2]。充分發揮公眾號的內在優勢,將每日新聞重點與熱點以公眾號的方式發送至用戶的客戶端上,或者可將新聞內容以預告的方式發送給用戶,在內容中添加文字和圖片或者短視頻,促使客戶可以快速地掌握新聞重點和預告,從而吸引客戶的注意力,促使縣級電視臺通過新媒體的平臺,擴展新聞內容播出渠道。另外,新興媒體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例如:《永濟新聞》公眾號關注人數已達到2萬余人,通過公眾號便可觀看新聞重要內容。還可通過留言的方式,了解不同年齡段人們的關注點和喜好,將其作為縣級電視臺報道方式和節目選題的主要依據,從而帶動縣級電視臺良性發展。
2.3樹立正確的新聞傳播理念
不同地區的電視臺,從效益角度得知,新聞節目呈現出入不敷出的特點。因此,新聞節目定位主要是“公益性”事業,主要追求社會效益[3]。但新聞仍是我國廣電的立臺之本,是保證媒體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需要。因此,縣級電視臺必須準確定位對外宣傳的新聞節目,樹立新聞傳播的理念,清楚地認識新聞節目地位,將新聞上升到國家軟實力與國家戰略的高度。從新媒體與全球化的角度出發,互聯網和新型媒體的出現對縣級電視臺產生了新的挑戰,縣級電視臺想要具有話語權,樹立主流媒體地位,必須將新聞制作和新聞傳播作為核心,合理融合其他元素和資源,只有這樣才可保證縣級電視臺更堅定地樹立自身信心,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
2.4變革創新新聞內容
從時政新聞點的角度出發,縣級電視臺必須準確把握主流媒體的地位,客觀真實地報道新聞,發揮正確引導輿論的作用,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努力做好新聞報道的“過濾器”和“緩釋器”。從報道的內容出發,縣級電視臺必須合理整編新聞內容,確保縣級電視臺的內容具備互動性和即時性,迎接新媒體的挑戰。從編排節目內容的角度出發,縣級電視臺還可不斷創新與變革,堅持走群眾路線,密切關注民生,將民生問題作為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4]。另外,還可根據民生問題,編排創新不同的版塊和專欄,從不同的角度與方向進行播報。縣級電視臺在保證內容新鮮的基礎上,可以縮減報道應景新聞的數量,多報道百姓的生活。通過樸實和正確的表達方式,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2.5堅持分眾化互動
的內容、服務的客戶,利用什么優勢在新媒體行業中更好地服務客戶,并且保持自身個性,這些問題均是面臨的主要問題。媒體融合化發展過程中,首先應該積極研究用戶需求,將重點放在內容特色中,不僅要提供共性化新聞產品,還需要保證新聞內容個性化。增強信息產品生產的目的性,以“點對點”的形式發送到用戶手中,從而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準傳播”,從而提升新聞宣傳所具備的實效性。與群眾展開積極的互動交流,廣播電視需要將互動思想滲透到采編和廣播的各個階段。加大媒體和用戶之間溝通交流的力度,從而吸引觀看者提供報道素材和新聞素材等新穎內容,提升用戶參與度與關注度。在新興媒體中,可開展有獎互動活動,創立互動平臺。通過上述措施,促使新舊媒體有效融合,提高新興媒體的影響力與覆蓋率,培養新興媒體固定人群[5]。新舊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電視新聞在生產的過程中應該從多方位和立體化展示,保證做到及時采集,并在第一時間制定報道機制,保證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可以同時播報。特別是新興媒體,必須突破廣播電視的局限性,從而保證新聞傳播貫徹在人們生活的各個角度。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編輯的新聞內容具備合理性,從而保證節目制作具備互動性和即時性,從而贏得年輕群體高度青睞。在編排節目層面,城市臺還可進行改革創新,始終圍繞八項規定和群體路線,特別是保證新聞報道的內容貼近民生,重視民生。
3結語
綜上所述,為積極應對新媒體時代的挑戰,傳統媒體應以滿足人們需求為基礎,合理應用新型媒體,將新媒體元素融合在傳統媒體中。除此之外,傳統媒體電視臺,在積極融合新媒體元素的同時,還應該正確定位,定制屬于自身發展的目標,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獲取信息的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定發展,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結合更好的轉型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扎西瑛珠.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之路[J].傳播力研究,2019,3(11):73-74.
[2]林剛.探析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之路[J].傳播力研究,2018,2(31):89.
[3]王嬌.論媒體融合視野下縣級電視臺的發展之路[D].重慶:西南大學,2017.
作者:喬雅 單位:永濟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