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動畫藝術審美培養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審美是人與所生存的世界在精神上的交流和對話,是人實現精神自由和人性完滿的重要組成部分。動畫藝術作品的審美品格就像一面鏡子,反射出動畫藝術創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對動畫藝術的愛,同時也引導著動畫作品接受者的審美傾向。不斷提高藝術作品的審美品格和審美引導作用,是各類藝術創作者不息的追求。提升動畫作品的審美品格,即創作者的審美心胸、審美人格和審美追求的綜合表現,需要動畫藝術創作者、動畫產業的經營者及熱愛動畫藝術的觀眾等多方共同的努力。(1)
一、動畫作品的審美作用
藝術的審美是從感性出發。動畫審美是人們在大量作品的傳播和評價中,對動畫流行形式美的一種直觀認識和印象,并由此暗示、指導、形成的群體審美意識、趣味及心理特征等。人們對于美的感受是自然而然的,日月山川、春光秋日、樹木鮮花、風雨彩虹、飛禽走獸、生命情感等等都是自然中美的畫面。喜歡源自人心里對美樸素的感知。動畫的美首先是對自然中美的記錄,經過設計加工形成動畫藝術的美感,畫面與故事角色情感的結合發展成為審美作品。動畫審美作品表現的核心是人性,如人類在自然災難中的同舟共濟、人為災難中的正義戰勝邪惡、溫馨感人的生活百態等,都是在展現著人性的光輝。人是審美的主體線索,人的審美觀念取法自然并由此提升。動畫藝術創作就是創作者將內心對真善美的認識和理解表現到影視形式上。
二、動畫藝術審美是持續創新的
動畫藝術是伴隨著大眾文化媒體的產生和發展不斷形成的,是可復制的。它依賴現代媒體廣泛傳播,更多情況下以產品的形式呈現給受眾,動畫藝術是工業化社會的文化產品。與其他藝術門類相比,動畫藝術的審美價值與生俱來地具有大眾性特點,這一大眾性特征使得動畫藝術的創作者與受眾、社會及媒體之間呈現了比較復雜的價值關系,而審美價值是動畫藝術產生其他各種價值的基礎。動畫藝術作品首先需要對于受眾個體具有可審美的價值,才能在社會層面產生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等。對動畫藝術審美價值的思考,也就需要對作品藝術語言、技法本身,受眾需求、創作者意圖和時代社會背景等多角度的分析,探尋如何形成啟蒙的、娛樂的審美價值等等。動畫藝術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并沒有形成固定的藝術語言程式,更沒有唯一的評判標準,表現出來的是形式多樣的風格。作品形態隨著媒體制作技術等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可以說,因技術和社會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不斷創新、毫無定式的動態過程,是動畫藝術能持續創造審美價值的生命力所在。
三、動畫藝術審美影響受眾成長
動畫作品的類型有很多,分別針對著不同年齡段的受眾。動畫片的主角很多都是女孩子,以美國的公主動畫系列為代表,包括很多日本的動畫片主角也是女孩子,故事曲折溫馨,結局美好。這些作品自然是女童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其中,或許還有女性角色更容易貼近兒童、更純真,以及可以將故事設置為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問題,從而表現女孩子勇敢等原因。這類動畫以童話題材為主,畫面造型和表演風格可愛而夸張。男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則更傾向于在歷史、現實或者未來科幻世界中出現的英雄故事,更多為情節激情熱血、戰斗畫面炫麗,劇情刺激。畫面造型和表演風格可愛而夸張。畫面豐富炫目,角色強壯樂觀,造型比兒童動畫接近寫實但又有一定的夸張。合家歡動畫,則是在盡力滿足不同年齡的觀眾能夠同時觀看欣賞。不同類型的動畫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明顯不同的設計面貌,也都代表著創作者的審美傾向特征。這些動畫塑造了難以計數且具有各種造型和鮮明性格的動畫明星,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其中,強勢的流行文化地位必然會引領世界動畫創作的潮流。中國當代的動畫從業者、專業學生和廣大的受眾群,也都是在這樣國際化傳播的各類動畫作品中成長,明顯受到這些審美傾向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引導自身的動畫藝術審美。
四、動畫藝術審美存在的問題
社會上形成許多流行的審美潮流,其實也會帶來一些比較普遍的庸俗現象,這應該歸因于動畫藝術審美力引導的欠缺。如果忽視自己的感覺和興趣,在藝術追求上隨波逐流,創作者本身就失去了審美的向導。目前,中國動畫藝術在審美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需要重視的現象。
(一)創作者重視制作技術,輕視審美素質,造成審美窄化
跟隨、學習甚至移植外來動畫的文化,在創作觀念和制作水平方面對中國動畫行業有著部分實用的意義。但國外普遍流行的動畫審美風格來到中國,也一定需要經過轉化、探索。國內許多流行動畫的題材類型、畫風潮流、技巧風格都在借鑒國外的流行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動畫作品重于刻意模仿,形成了不倫不類的風格效果。而在一段時間內,整體市場又很接受這種風格,因為流行動畫的首要動機就是市場的成功,需要依賴消費者的審美訴求。以美式和日式等為代表的商業動畫機構及其創作者將流行化的審美借助大量制作精良的作品影響到世界,簡單易學的審美趣味風格也引誘了眾多的中國動畫工作者。中國動畫行業借鑒國外的商業操作模式和具體的動畫手法,關注的是表面的類型語言和視覺風格表現,卻沒有體會到美國動畫題材和技術的不斷拓展和創新,忽略了日本動畫在對美國動畫學習時的持續脫離和超越,更沒有感受到歐洲動畫在藝術觀念上的堅持。對所謂美式卡通和日式動漫造型風格的流行進行大量模仿,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媚俗現象。部分中國動畫工作者是以一種膚淺的“模仿主義”來自我標榜技術成熟的新原創動畫,更嚴重的是,中國動畫行業利用這種“彎道超車”,片面追求流行元素和炫技效果,形成缺乏文化內涵和藝術素養及對流行崇拜的后果。動畫的商業流行文化某種程度上在侵蝕著我們的傳統文化,改變著我們的自信。今天的中國動畫成為一個注重技術性表現、資本營銷傳播主導、帶有強烈市場功利目標的行業,在建立審美方面是缺失的。
(二)本土受眾審美有待培養
關于當代中國受眾的動畫審美,兒童、青少年和成年的觀眾是不一樣的。年輕的受眾在成長過程中身處國際化流行影視娛樂文化環境,受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動畫作品的影響。成年的受眾則有很多并不了解現在的流行動畫,懷念記憶中的中外經典動畫作品而與商業思維脫離。現在動畫的創作者尤其是年輕一代本身也是來自廣大的受眾群體中,也具有以上特征。因為流行性的商業利益推動,美國卡通和日本動漫等外來品對中國當代青少年觀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量流行風格化的動漫作品會比一些重視追求個體風格的個性動畫作品更受到普通受眾的喜歡和市場的歡迎。深層的原因在于隨著經濟全球化而來的文化全球化現象,中國已經成為由大眾流行文化主宰的消費社會,為商業卡通動漫流行審美的壯大提供了社會條件。對動畫藝術的欣賞評價也有觀眾的深度參與。現代工業和信息化社會的觀眾希望在影視娛樂作品中逃離現實,得到簡單快樂的商業消遣。流行的動畫作品就是一種模式化的娛樂產品,雖然有文化、題材、手法的差別,但總體仍然是處在一個有限的標準化框架內,創作者自身及其創作的審美定位都不可避免地被逐漸同化,進而基于標準化生產方式去批量創作作品。影視動畫代表的流行文化是商業時代的產物,本身與藝術追求有著一定距離。中國的當代動畫創作并沒有成熟的商業動畫基礎,整個行業從為國外加工到轉型原創,時間仍然太短。而國際成功商業動畫的特性本身也含有迎合受眾愛好的成分,消費流行文化為走向媚俗也提供了條件,整體年輕的中國動畫行業仍然處于對國外商業成功案例的模仿階段。當代動畫從業人員又普遍缺乏民族傳統文化和美術的傳承,同時也與現代及當代藝術審美觀念有著距離。因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和提高動畫藝術審美。
五、提高動畫藝術審美
(一)觀察、發現、感受和表現生活美
動畫藝術對專業學生及動畫行業從業者的基礎要求,就是要首先具備堅定的藝術創作理想,掌握比較堅實的美術造型能力,善于觀察、記憶和描繪人、動物或物體的外在形體和內在結構,深入觀摩和研究影視動畫作品的題材類型、故事描述、鏡頭敘事語言和美術風格呈現,對動畫藝術審美的含義有深層次的理解和追求。學習動畫藝術創作,始終需要用自己的視角去觀察生活,觀察可以了解的世界。在專業基礎學習過程中,要不斷觀摩學習各類藝術作品,文學詩歌、音樂戲劇、美術繪畫、電影、動畫等等。文學寫作基礎、繪畫造型基礎、影視敘事基礎、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的課程學習都是在強調培養觀察生活美、發現生活美、感受生活美和嘗試用動畫藝術手段來表現生活美的習慣和能力。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通過動畫審美,來講好中國故事。
(二)探索動畫審美,講好美麗中國故事
中國動畫作品中最有特色和影響的風格是利用意象化的水墨畫視覺特征呈現的經典動畫作品,它們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視覺審美意境。這些作品在努力承載一些民族傳統藝術元素,同以娛樂為主的商業動畫風格的市場目標有本質上的不同。我國目前的影院動畫、電視動畫和網絡動畫都在快速發展,各類作品層出不窮。在動畫電影和系列劇創作的同時,動畫短片的創作也有著突出的成果。中國原創動畫短片集中在院校專業學生創作中。隨著高校畢業季的又一次到來,各個院校動畫及相關藝術專業學生創作的動畫短片通過展映和傳播又給動畫領域帶來了最為新鮮和豐富多彩的審美展示。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推動下,在中國動畫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需求下,影視動畫藝術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數字時代的影視動畫藝術隨著我們的努力,必將帶給人們越來越多神奇而全新的感受。我們應該避免動畫題材的單一、扎堆和重復,應該鼓勵神話、童話、科幻、魔幻和現實題材的百花齊放。中國文化并不簡單等同于傳統文化,探索中國文化的多樣性表達,要有更多體現創作者個人追求的、具有顛覆性審美風格的作品。不能片面追求和滿足對流行的趨同,要用更豐富的、具有獨特審美風貌的優秀作品來引領觀眾的審美。創作者要面對社會和市場需求進行創作,受眾要選擇動畫作品進行欣賞和娛樂,這些都有賴于文化自覺。而動畫藝術審美的自覺,又有賴于哲學、文化、數字媒體技術等其他學科的滋養和支撐。動畫藝術審美價值的構建需要動畫藝術創作者們在面向大眾內涵和現代性特征的基礎上進行不斷探索和豐富。動畫作品最能引導和培養少年兒童受眾普遍的審美心理,動畫的視覺審美借助角色和故事伴隨著一代代受眾的成長。曾經的“中國動畫學派”為現代動畫審美奠定了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成熟,中國動畫在不斷學習動畫發達國家先進的技術和創作理念的同時,需要更加注重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為中國動畫藝術的審美發展注入新鮮的創作探索動力,讓中國動畫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李劍平 單位: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