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民族化下我國動畫電影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動畫影片產業迅速發展,諸多有關民族化音樂的動畫影視作品卻消失匿跡。在此情況下,民族化影視發展如何傳承與維護是當前影視人員需慎重思考的一項問題。因此,本文對民族化動畫電影發展歷程進行闡述,并客觀審視民族化音樂為我國動畫電影帶來的有利影響。
關鍵詞:音樂民族化動畫電影
一、我國動畫電影新篇章
自1992年中國播出的動畫電影《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后,我國動畫電影迎來了新的發展篇章,在此時期內中國礙于制作動畫電影技術落后,從而以無聲電影為主要呈現方式。到了20世紀后,人們所喜愛的無聲電影在有聲電影的革新下,日漸縮小市場份額,人才濟濟的中國在萬氏兄弟開頭下制作出《駱駝獻舞》第一部中國歷史上的有聲電影。此后,我國中國動畫電影真正邁入有聲時期,后期創作的動畫電影皆采取配曲的方式進行制作,如民族氣息濃厚的《滿江紅》歌曲,抗日宣傳歌曲《長城謠》等。我國動畫電影經歷了從無聲至有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國社會也逐漸走向現代化國家發展路徑。由此可見,民族化的動畫電影音樂與現代化中國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關系。現今我國在對動畫電影行業上的探索之路,已經將傳揚傳統民族文化發展為己任,并在贏得票房的同時增強公眾影響力。且動畫電影音樂創作當前將培養民族高尚品格與專業音樂創作人才為主要任務,由此增強電影制作人在藝術精神、民族責任上的審美培養,以更為廣闊的發展視野來融通古今,對民族化音樂創作展開現代化探索。從近年來我國在動畫電影中所上映的《大魚海棠》《大圣歸來》《小門神》等影片來看,其視覺設計、電影題材、主題音樂等皆蘊含著民族藝術文化,是當前商業競爭環境下民族化元素的新突破口。
二、早期民族化的中國動畫電影音樂
(一)有聲電影創作先河
以往民族化的中國動畫電影發展過程中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電影人在創作電影時需尋找可展示出本土民族音樂的文化闡述內涵與音樂表現形式。另一方面,電影人需結合社會現實與動畫電影進行音樂創作。萬籟鳴在創作動畫電影時提出,我國動畫影片發展關鍵所在便是解決畫、聲、光的合成技術。最終,萬氏兄弟以創作《駱駝獻舞》這部動畫電影打開中國動畫電影藝術大門,進一步開創中國動畫電影有聲創作先河。這部影片通過借鑒京劇打擊樂元素中的鑼鼓點進行音樂創作,成為我國首部動畫影片中借鑒傳統民族音樂的動畫影片。雖然西方動畫影片在有聲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帶給我國動畫電影巨大影響,但也促進了我國動畫電影制作技術發展進度。動畫影片《駱駝獻舞》在制作“哄堂大笑”時,萬氏兄弟屢遭技術難題,最終他們通過借鑒西方國家制作動畫影片的方法,在幾組配音人員的相互協調下采取聲高不同的制造方法進行音樂創作,最終完成混響效果的音樂背景。在成立新中國后,雖然我國動畫電影產業發展進入高速階段,但由于早期我國動畫影片民族化音樂發展被南斯拉與蘇聯等制作方式取締,在此階段內我國動畫影片在呈現畫面的方式、動畫影片劇情、動畫影片主題等方面都沒有再給中國影片做出貢獻。且《烏鴉為什么是黑的》這部動畫影片在國外雖然獲獎,但這部影片無論是在音樂風格與美術造型上,都存有蘇聯動畫影片的制作影子。在此情況下,我國動畫影片逐漸形成民族風格探索之路,不僅要追求早期我國民族化的電影音樂發展之路,更是對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民族化音樂風格發展的呼喚。
(二)民族化音樂的動畫電影創作
在電影人們所追求的民族化音樂發展道路背景下,20世紀60年代時,中國動畫影片對民族化發展問題產生重要認識,不僅在創作影片音樂時對民族化元素大量使用,更在故事情節、表現手法方面通過借鑒民族文化來豐富影片內容。從而出現《牧笛》《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漁童》《驕傲的將軍》《豬八戒吃西瓜》等大量國產優質動畫作品,在取材方面這些作品多借鑒我國歷史文化故事與民間傳說。其中較為顯著的特征元素是在造型與畫面上,動畫影片人物形象中帶有我國國畫、折紙藝術、皮影與剪紙等技巧,為民族化音樂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此情況下,動畫影片為還原民族化色彩,在音樂創作方面大量借鑒戲曲中的民族化元素,基本以中國文化中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二胡、揚琴、古箏、蕭為主要樂器,在中國影片發展自身獨特風格藝術的同時,其畫風造型與音樂旋律之間逐漸深化民族化發展道路?!赌倪隔[?!愤@部1979年制作而成的大型動畫影片為我國動畫影視行業進一步深化民族化發展道路,該片在制作過程中應用大批技術精英,并在音樂制作中采用戲曲與民間音樂結合而成的元素曲調,帶給觀眾傳統民族畫風與現代電影音樂與之結合的統一感,從中突出動畫電影在創作音樂時濃厚的民族化風味。
三、民族化音樂為我國動畫影片發展帶來的全新面貌
隨著我國動畫電影產業于20世紀90年代時期逐漸邁向市場化道路,多數民間資本涌入動畫電影市場之中,新一代懷有夢想的年輕電影人開始了創作生涯。雖然這段時期電影風格仍然不夠鮮明,但隨著1997年制作而成的《西游記》與時隔兩年后《寶蓮燈》的相繼推出,動畫影片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動畫影片的看法。作為當時最受兒童喜愛的動畫影片之一,《西游記》通過精良的制作水平與豐富的故事劇情展示出我國動畫影片高超的創作手法。首先,該動畫影片在制作方面動用我國頂尖制作人才,約2000人左右投入此次動畫制作過程中。其次,該部動畫影片為了讓故事具有趣味性,畫面效果達到最佳,調整了部分原著內容,讓這部影片不僅與古典文學相吻合,更與少兒審美十分貼近。后期我國動畫影片中真正的大型制作標桿便以《寶蓮燈》為主,該片在配樂內容上采用融合數字技術,并邀請著名歌手張學友前往電影主題曲錄制,如該片金曲《愛就一個字》《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等,當時已經火遍大街小巷。通過該部作品成功路程,我們可以看出一部優秀的動畫影片不僅需要符合創作動畫影片的根本特征,且動畫影片技術手段、主題選擇、動畫內容,皆要與動畫電影藝術特征相匹配。動畫影片中音樂更是如此,作為動畫影片的點睛之筆,音樂元素不僅可讓動畫角色更具可塑性,還可從中增強影片敘事效果,有效提升整部動畫影片作品水準。由此可見,我國動畫影片在早期發展過程中,雖然足夠重視民族化音樂發展問題,但由于影視工作者對動畫影片中音樂選擇是以輔助性手段來進行界定的,從而導致我國動畫影片在選用民族化樂曲時過于泛化問題,并未將動畫電影自身因素加以考慮。實際上,音樂的襯托不僅僅可以讓角色性格更加凸顯,還可讓動畫場面更具特定氛圍,如悲慘、歡樂、恐怖等,很容易將一句普通的對話上升為藝術境界。因此,動畫影片只有充分發揮音樂的重要價值,才可全面釋放自身藝術性?!秾毶彑簟纷鳛槭撞恳晕鞣絼赢嫗橹饕梃b元素且制作成功的一部票房極佳作品,這部影片在制作經驗方面十分值得考究。一方面,《寶蓮燈》樂曲制作在大眾審美與作曲風格之間尋找到一個均衡點,促使大師譚盾所創作的音樂作品不再以和寡曲高為主要呈現內容。另一方面,作品《寶蓮燈》在音樂元素選擇時注重當代年輕觀眾對樂曲的審美需求,更將該作品藝術表現擴大了創造空間。后來這種創作模式被多部動畫影片所借鑒,如《馬蘭花》這部動畫的主題曲是吳克群唱作的《愛是力量》?!读荷讲c祝英臺》這部作品是由蕭亞軒主唱的《蝴蝶》。到了21世紀后,我國動畫影片開始積極創新,力圖符合市場需求與雅俗共賞,從而為我國動畫影片民族化音樂發展道路提供有力支撐。
四、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文化是世界人民在發展過程中所累積下來的寶貴財富,我國諸多傳統民族文化在與現代動畫影片的結合下,不僅摩擦出了更加鮮艷的火花,更讓動畫影片在民族化的音樂背景下呈現出更加生動、意境的一面,讓人聽之更加受到觸動。
參考文獻:
[1]程興旺.中國動畫電影音樂民族化問題的現代性反思[J].音樂研究,2009,(05):30-40.
[2]徐巧慧.從中國動畫音樂的發展看中國動畫音樂的民族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6):80-84+143.
作者:高杰 單位: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錄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