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圖書館創新素質教育新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等教育已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首要任務。高校圖書館在創新素質教育中有重要作用。隨著創新素質教育工作的推進,對其服務形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論述了高校圖書館在創新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存在的問題,以及新時代高校圖書館在創新素質教育中一些新模式的探索。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創新素質教育;新模式
一、高校圖書館在創新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隨著網絡科技的飛速發展,當今世界的競爭就是創新人才的競爭。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是培養創新型人才,高校已經把創新素質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體系。十多年來,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中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實踐,并充分證明了圖書館通過資源建設、學科服務等方面在學生創新素質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
二、創新素質教育的內容和存在的問題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創新素質教育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創新技能。高校圖書館的創新素質教育主要通過在資源建設、流通閱覽、信息服務等多方面展開。多年來,高校圖書館在創新素質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學校和圖書館對創新素質教育重視不夠,處于隨意狀態,沒有創新素質教育實施、評價方案及考核機制等長遠規劃和保障機制。二是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缺乏靈活性,培養模式傳統落后、不注重動手動腦等行為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三是圖書館開展創新素質教育活動內容單一隨意、沒有可持續性,缺乏品牌效應。第四,沒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教育服務。出現了信息資源不對稱,師生互動不及時、不通暢等問題。
三、高校圖書館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新模式、新途徑的探索
隨著科技時代對人才的要求,高校已經把創新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過程的始終。高校圖書館將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創新素質教育,探索創新素質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徑。
(一)建立校級創新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和管理機構,指導和推動創新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
學校對學生創新素質教育工作應給予高度重視,建立組織機構并制定創新素質培養方案和工作規劃,納入學校整體的人才培養計劃中。管理機構由圖書館、教務處等職能部門組成。在圖書館設立創新素質教育基地和小組,全面開展創新素質教育工作。把創新素質教育各項實踐活動正式列入學校的教學計劃,并健全相關的激勵及學分考核機制。激發學生參與圖書館各項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實現創新素質教育活動的制度化、常態化、科學化[2]。
(二)圖書館為創新素質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實踐活動和搭建交流互動平臺
1.抓好文獻資源建設是高校圖書館開展創新素質教育的基礎。資源建設應注重文獻資源配置,以文理學科、交叉學科互補為原則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利用學校特色專業和學科、特色校史資源、特色專題數據庫等特藏資源,建設各類館藏文獻資源特色數據庫。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培養學生創新人格和意識。使創新素質教育呈知識結構互補并朝多元化方向發展。2.圖書館組織和創立多種形式的創新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平臺。圖書館應責無旁貸地成為優秀校園文化和學術氛圍的積極營造者,設計再造圖書館物理和虛擬空間,為大學生提供各類信息閱覽共享空間、研討室、學業分享中心、藝術長廊等創新空間,供其開展項目實習、智慧泛在課堂、社團及社會實踐和調查等活動。創建促學和促研等的各類信息平臺,為師生提供教學、科研等方面的服務。使圖書館成為師生思想碰撞、學習、研究及創新能力培養的最佳交流場所和平臺。3.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學生需求,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信息服務活動,以提升其創新素質。高校圖書館的創新素質教育就是把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融入日常的活動中,培育校園文化,培養出具有創新素質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圖書館創新素質教育活動不定期舉行一些常規活動。如,圖書推薦、專題展覽、書評征文、各類競賽、專題培訓、文化系列講座等。幫助學生成立讀者協會和圖書館自愿者協會等組織,開展手工設計和發明、學科平臺、名人面對面等豐富多彩、多種模式、多元化的各類互動活動。并使有些活動產生品牌效應。這樣,既提升了大學生的文化素質修養,又增長了他們的專業知識,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三)加強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創新素質教育中的廣泛應用
隨著網絡技術和移動信息業務的發展和普及,圖書館逐漸將移動圖書館、手機圖書館等融入到讀者服務中,為創新素質教育服務注入了新的活力。圖書館除了通過手機和網絡在線平臺開展掌上新書報道、圖書評論與推薦、閱讀心得分享、動態信息、學術交流等讀者互動服務外。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多種虛擬資源和網上互動服務平臺,為創新素質教育提供便利和延伸服務。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有利于構建多種適合師生信息學習交流、知識共享的創新素養互動空間或系統的創新服務模式。總之,高校圖書館要為創新素質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探索科學的創新素質教育新模式、新途徑。
參考文獻:
[1]劉巧芝.大學生創新素質的綜合評價與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1(3):90-93.
[2]楊建,從文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教育的路徑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1):38-4
作者:馬楠 單位: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