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電工難教難學因素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職校教師普遍感到《電工技術》教學難度越來越大。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近年來大多數職校仍在追求數量擴張,繼續走規模發展之路。學校都在最大限度地吸納生源,致使部分生源質量較差。他們或是對前途悲觀失望,對學習漫不經心,沒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或是渾身沾染不良習氣,組織紀律意識淡薄,缺乏責任感,自控能力差。要扭轉這批學生的精神面貌,教會他們做人的基本道理,學到起碼的文化專業知識,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更何況這些學生大多數理兩科成績更差,甚至厭惡數學、物理學習,自然不喜歡以數理為基礎的《電工技術》。
2.《電工技術》教材理論較深,概念多且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而職校學生大多對理論學習興趣又不大,認為讀職校,只要學好專業操作技能就行了。這也嚴重影響著《電工技術》的教學。
3.職校相關課程的教材不配套,學校教學進度安排不盡合理,許多在《電工技術》教學中需要用到的數學知識,其進度滯后于《電工技術》甚至沒講授。如《數學》“復數”內容,教學進度相對滯后,而《電工技術》中正弦交流電的復數法的教學,需要學生有較好的“復數”知識基礎。
4.各校為強化學生操作技能,增加實習教學時間,相應減少了理論教學課時,而教材的編排還未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這使得理論教學課時明顯不夠。再加上部分教師教學方法單調、陳舊,仍習慣于采用灌輸式等老一套方法教學,學生不容易接受。
二、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除教會他們做人的基本道理外,如能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如下一些措施,可以較好地提高《電工技術》的教學效果。
1.精心設計課程與課堂的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學好電工技術,首先必須讓學生對《電工技術》課程和每堂課的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的課程與課堂的導入設計顯得尤為重要。課程導入主要是上好第一堂課,它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認真上好第一堂課。首先,教師應多介紹些電工技術理論在生活生產及現代科技中的應用以及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事例,使他們認識到電工技術與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緊密相聯,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增加學生對電工技術的親切感。其次,要講清本課程與專業理論課及實習操作技能課之間的關系,強調本課程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重視。最后,要結合本課程的特點教給學生學習本課程的一些方法。這樣,先入為主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好奇,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和情感,能使學生學習電工技術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而精心設計的課堂導入可以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具體,啟發和引導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學習情緒的高漲,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到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中去。其導入方法必須依據每堂課的教學任務和內容,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識基礎進行設計。主要有:
1.生活經驗引入法。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已知的素材為出發點,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聯想、自然導入新課。例如,照明電路為什么忽明忽暗?電費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些都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就是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2.設問引疑法。在課堂教學之初,認真編擬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起學生聯想,或滲透本課的學習內容。例如:在學習串聯諧振時,可以這樣引入課題的:“大家都用過收音機吧?普通收音機如何調臺?調臺時到底調的是什么?為什么有的收音機雜音較大,而有的卻很小呢?”短短幾個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過來了,學生都躍躍欲試,課堂氣氛頃刻活躍起來,并以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之中。
3.懸念激趣法。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現象及其應用”時,先結合磁極間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大家介紹上海磁懸浮列車的建成情況,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向學生作出了簡單的介紹。學生聽完介紹后對磁懸浮列車很感興趣,他們會不斷向教師提出問題。用這種設置懸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
2.加強理論聯系實際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電工技術》的興趣,教師應把枯燥的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或生產生活等實際聯系起來,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基礎理論是為專業理論和實習操作技能服務的,電工技術教學也不例外。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聯系專業實例進行教學。如講授“互感”、“自感”時,可聯系變壓器和日光燈的鎮流器;講授“三相交流電”時可聯系生活中的“三相供電線路”、“三相照明電路”、“三相電動機”等來講。這些實例,專業性、實用性都較強,學生感到不空洞,學有所用,可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3.重視實物與實驗教學
《電工技術》課程中,既有系統的理論知識,又有具體的實際應用,其中很多內容都涉及電氣元件及設備的結構。在講解這方面內容時,可先讓同學看看實物,提高他們探索元件及設備內部原理的積極性。如在講單相或三相交流電動勢的產生時,可先找一臺單相或三相發電機,拆開讓同學觀看其結構,條件允許時可進行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工技術》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大部分內容都可以通過實驗加以驗證。實驗教學也是最靈活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實驗中可以隨時設置疑難,觀察現象,從而促使同學思考。特別是演示實驗不受場地限制,占用課時不多,操作簡易方便,現象明顯,且可邊演邊教,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對物理現象獲得深刻印象,引起濃厚的學習興趣。成功演示好每一個實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調整教學內容及課時
由于學生基礎差,教學課時少,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及課時作出適當調整。首先我們應當據社會對技術工人的實際需求,整合電工技術課的內容。二是要求學校同各相關任課老師之間協調好教學進度和教學重點。三是在教學中,教師可視情況將某些公式、結論等復雜的數學推導過程適當簡化,重兩頭(物理條件和結論)輕過程(數學推導)。總之,只要我們敢于面對現實,善于總結教學經驗,勇于探索、大膽創新,《電工技術》難教難學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