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任務驅動教學在電工技術理論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落實該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對任務的選擇。對于“任務”來說,和其他任務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它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對學習理論知識產生興趣的一種方式,而且在選擇任務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學生是否感興趣作為主要原則。倘若學生如果對選擇的任務內容不感興趣,盡管是工作過程的實際任務,那么也無法發揮出該教學模式的真正價值。如何正確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任務,首先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具體狀況做好全面的分析,并對學生的興趣點做到熟練掌握;其次,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所說的“任務”實質上是作為學習理論的載體,所以教師一定要對教學內容以及材料做好細致的研究,為把理論知識滲透到“任務”中而創造有利條件。在完成任務的時候,教師還應當采取恰當的手段做好推廣工作,促使學生在任務完成的時候能夠學習到相應的規律以及方法,不但要做到“授之以魚”,而且還要做到“授之以漁”。不僅如此,教師應當始終遵守循序漸進的教學理念,在開始選擇任務的時候不要太復雜,盡可能選擇一次課就能完成的任務。
二、任務驅動教學的特點
1.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占有的主導地位,實質上是起到引領的作用。而教師不僅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義務,而且還要對學生的技能以及文化素養重視。顯然教學的最終成果主要在于學生能夠學習到多少的知識,而不是看教師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承認學生始終是學習流程的核心所在,這是該教學模式的顯著特點。2.強調知識運用的綜合性。將理論知識具有的系統性特點摒棄掉,主要強調知識僅僅是達到提升綜合能力以及文化素養的必要條件。引導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而更好地呈現出知識運用的綜合性。3.強調帶著任務去學習。教學環節要始終圍繞著“學生學”展開。打破以往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教學模式。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滲透到理論教學活動中,教師僅僅是依據數學目標設計出相應的“任務”,至于采取怎樣的手段完成,那就靠學生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并帶著老師布置的“任務”去學習,顯然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但學會了學習,而且也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4.突出技能和素質培養。將素質培養恰當地滲透到教學目標中,充分體現出中職院校教育活動的特色要求。
三、對任務驅動教學應用提出幾點建議
1.注意新舊知識的結合,任務要有連貫性。只有以任務將書中的新舊知識恰當地銜接起來,才可以促使學生對學習到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進一步推動所學知識朝著條理化的方向發展。比如,教師應當將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礎知識以及集成運算放大器的應用做好恰當的銜接,才能促使學生熟練掌握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2.注意因材施教,難度適中。教師在設計任務指導書的時候,應當注意因材施教,設計的難易性要適度,一定要符合各個層次階段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需要從學生的立場出發,始終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理念,設計的任務難易程度要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始終遵循由淺入深的設計原則。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將一個比較復雜的任務分為多個小任務,在分解的時候需要對小任務之間的層次重視,幫學生層層遞進掌握知識。基本任務是每個學生都要完成的。但是就某些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教師還可以安排一些難度較高的拓展任務。3.注意生產和教學實際相結合。教師在對任務指導書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引進新型技術以及方法。被設計的電路應當具備集成性、推廣性,與此同時也可以充分呈現出生產實際操作的主要特征。比如,智能化電子系統就可以設計成比較典型的系統,然后教師將其分成諸多個子任務,交由幾個小組完成,接著將小組完成的系統組合起來,最后完成總任務。4.注重考慮創造性。針對任務指導書來說,一定要滿足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作為首要目標,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地完成當作終極目標。設計的任務應當要為學生保留一定的發展空間,教師將任務以及任務條件加以明確以后,僅僅對包含的知識點做出要求,引導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想象力,為學生進一步擴寬知識面提供平臺。總之,可以得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實質上是師生同時都參與其中的一種活動方式。該模式不僅有效地融合了學生的創造性,而且也充分發揮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為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創造了有利條件。該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為師生之間提供交流的空間,將師生的關系從原來的教與學中轉變成引導者和開創者的關系,只有這樣才真正地實現了將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目標。
作者:劉鵬清 單位: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