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全科醫學規范化培訓問題及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分析發現,全科醫學生規培目前存在教學師資不足、學生綜合知識尚不全面等問題。基于全科醫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應加強素質化教育,加強人文關懷,給予最大程度幫助。積極開展各種針對性強的培訓,使其業務能力進一步熟練,從而提高綜合素質及臨床技能能力。基于目前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存在的問題進行相關的分析,提出相應策略,以進一步提升規范化培訓的質量。
關鍵詞:全科醫生;規培化培訓;問題及策略
1全科醫學生規范化培訓存在的問題
1.1全科醫學生來源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來參加全科醫生培訓的醫生都是定向招生、免費培養、定向協議保障就業[1]。從生源來看,家庭經濟基礎較差、農村家庭的學生居多。李麗、趙文龍課題組研究[2],家庭背景、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經濟條件對于子女認知能力(語言、閱讀、寫作、計算和邏輯能力)和非認知能力(包括外向性、開放性、情緒穩定性、責任心等)獲得有很大的關聯。作為全科教育,全科醫師是教育主體,應該多了解學生家庭教育背景,多開展一些相關心理教育,消除學生負面家庭影響因素,使學生在全科教育階段心理健康,積極投身于全科教育學習,努力樂觀面對不同情況,提升個人心理素質。
1.2培訓中績效機制和激勵機制需要強化
目前帶教積極性較差,需健全考核方式,激勵帶教師資積極性。基層扶持力度較小,規范化培訓的穩定性持續性較差。有效的績效及激勵制度對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提升培訓的效果[3]。
1.3全科醫學缺乏吸引力
全科醫生收入低是醫學生將來不愿從事全科醫療的首要原因。全科醫生收入遠遠低于大醫院的專科醫生收入,故許多醫生不愿意到基層從事全科醫生工作[4]。也有患者認為全科醫生知識不夠全面,素質較低,害怕延誤病情,不愿意去社區首診。基層醫療機構對全科醫生不夠重視,全科醫生更多的是從事公共衛生相關工作,臨床工作較少,影響全科醫生執業成就感。
2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問題的解決策略
2.1建立完善師資保障體系
全科醫學人才需具有綜合醫學能力、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專業素養。所有在職教師,均要利用假期開展臨床教學實踐,定期為全科醫學生上晨課、舉辦小講座,帶領全科醫學生教學查房、討論病歷。帶教導師或基地秘書要關心學生,將全科醫療科打造成為學生的家,多和學習進行溝通,及時解決學生在生活及工作中有問題。全科帶教教師分布在全院各個科室,可以組建微信群,在群里通知工作教學事宜、溝通科室工作情況。每年元旦召開全科聯歡會,表彰優秀學員、優秀教師,對全科優秀帶教教師進行5學分獎勵[5]。
2.2發展全科醫學科研工作
全科醫學科研工作的深度與質量與臨床專科之間有很大差距。我院不斷摸索具有全科醫學特色的科研模式,如申請大學教學立項、;利用社區醫院資源,完成大樣本調研分析等,促進全科醫學科研發展。
2.3全面提高工作待遇
全科規范化培訓合格的醫生回到社區或農村基層工作后,應該大幅度提高工作待遇,給予相應的工作津貼。國家在全科醫生職稱晉級方面,應給予傾向,主要考核臨床工作能力[6]。改善社區醫療機構及農村衛生室工作環境,保障全科醫生能順利開展工作承擔基層常見病診治、健康宣教、慢性病管理工作、完善分級診療制度。
3總結
全科醫學是面向家庭與社區,包括臨床醫學、人文科學、社會學、預防康復學的綜合學科。全科醫生在接受全科醫學培訓后,主要在社區及農村工作。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在全科醫師培養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全科醫生培養的重要途徑。要提高重視,改進教學模式,可以采用單獨培訓、獨立講座、教學查房、病例討論、交流學習等方式,提高全科醫學生的自我素質提高,培養出高素質的全科醫生。
參考文獻:
[1]劉文學.全科醫學生教育的若干現實問題與建議[J].赤峰學院學報,2019,40(4):163-165.
[2]李麗,趙文龍.家庭背景、文化資本對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的影響研究[J].東岳論叢,2017,(4):142-150.
[3]方力爭.綜合性醫院全科醫學科建設與全科醫師執業現狀調查[J].中國衛生人才,2016,18(8):58-59.
[4]樂園.基于問題學習與模擬人相結合的教學法在心肺復蘇見習的運用[J].中國現代醫學學雜志,2015,25(8):106-108.
[5]羅振國,牛文斌,桂士良,等.PBL、CBL教學法結合導師制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8,41(5):42-43.
[6]代濤,黃菊,馬曉靜.國際全科制度發展歷程: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5,(2):1-7.
作者:王鳳玲 韓麗紅 張智勇 趙海峰 袁園 蔡棟梁 黃佳濱 單位: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