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潰瘍性結腸炎或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結腸炎,主要癥狀有腹瀉、膿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本病治愈難度大,愈后又常易復發,與結腸癌的發病存在一定的關系。中醫稱潰瘍性結腸炎為“腸澼”,腸澼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又被稱為“久痢”、“休息痢”等,且“休息痢”一詞使用廣泛。中醫學將具有“腹痛、里急后重,赤白膿血便”表現的疾病,統歸于中醫學的“痢疾”范疇。中醫藥在此病的防治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治療上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本文旨在將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方法歷史沿革做出總結,以指導臨床。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藥
1中藥內服治療的發展史
腸澼一詞首見于《索問•通評虛實論》[1]。《黃帝內經》對其病因病機有了詳細的論述,可見治療已有了成熟的體系,只是未見于文獻記錄。東漢代表醫家張仲景結合自身經驗在《傷寒論》提出腸澼感受熱邪,熱腐成膿,治療以頭翁湯、烏梅丸等方劑為主。進入隋朝,巢元方提出了痢病主要為榮衛不足,冷熱客于腸,休息痢為胃管停飲,為后世胃腸積滯的奠定基礎,其在《諸病源候論》對潰瘍性結腸炎病因病機作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唐朝在各個方面都有長足的發展,王燾對腸澼又提出了新的認識,其認為是飲食失節,冷熱相乘,破血外出為主要病機,在《外臺秘要》中記錄安石榴湯治療腸澼。宋朝對此病有了更深的認識,朱肱在潛心研讀《傷寒》結合自身對本病認識,提出“因名識病,因病識證,強調脈證合參以辨病性”的觀點,提出痢疾失于通利,濕熱留于沖任的觀點,治療以地榆散、黃連阿膠散等為主。宋朝楊登父在《任齋直指方》中提出無積不成痢,治療以理氣導滯,蕩滌物積的易簡斷下湯等為主要代表方。元朝朱丹溪提出“陽氣下陷”的觀點,在《丹溪心法》中提出予木香檳榔丸治療本病,還提出“肺金不清”的學說為后世從肺論治奠定了基礎。明朝王肯堂認為痢疾病機為脾胃濕熱,治療多用大黃湯、芍藥湯等。清朝是中西醫文化對沖的時代,但中醫藥治療本病占主導地位。唐容川在學習和吸收西醫的內容知識后,結合清之前的理論提出“休息痢止而復作是瘀熱伏于膜油隱藏慝之地”,治療予丹度湯等為主。民國時期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提出:休息痢是原蟲伏于大小腸曲折之處,蟲不去,反復不止;近于熱者,可用鴉膽子仁,以治痢之藥佐之;近于涼者,可用硫黃末;而以治痢之藥佐之,主要代表方劑有拙擬通變白頭翁湯等。新中國成立至今,國家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腸澼的治療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羅云堅[2]為代表的醫家總結前人經驗,提出從“伏毒”論治,活動期多以芍藥湯加減。
2針灸治療的發展史
針灸分為針法、灸法,是中醫特有的醫療方法,在治療本病起了積極的作用。漢代張仲景首先在《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提出“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可見在東漢之前就已經有了針刺治療本病的方法。晉•皇普謐所著現存最早的針灸專著《針灸甲乙經》中多次論述了針灸治療本病,提出了針刺巨虛、下廉等七穴治療本病。東晉•葛洪善于灸法治療,《肘后備急方》指出:“先洞下者,灸臍邊一寸。男左女右,十四壯,甚至至三十四十壯,名大腸幕洞者,宜瀉。”唐朝孫思邈《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認為針灸胃脘、大小腸腧、關元等穴有治療本病作用,并記有“泄痢食不消不作肌膚,灸脾俞,隨年壯。泄注五痢便膿血重下腹痛,灸小腸俞百壯,交信主泄痢赤白漏血等”。王燾在《外臺秘要》明確提出灸法治療本病,并對后世灸法治療本病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宋朝不僅對成人治療腸澼有所發展,還特別發展小兒痢疾的理論。《黃帝明堂灸經》:“小兒秋深冷痢不止者,灸臍下二寸三寸間動脈中。”明代是針灸學發展最為昌盛的時期。徐鳳《針灸大全》首次對“子午流注”之名稱作出詳細而明確解釋:“百會鳩尾治痢疾。”楊繼洲總結前人成就,編寫《針灸大成》:“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須兼中膂。”清朝更是把實按灸推向一個更深的高度,以葉天士為代表的醫家在《種福堂公選良方》記載有三氣合痹針、陰證散毒針、百發神針、消癖神火針等不同名稱的實按灸治療腸澼。李紅波[3]將確診的UC采用針刺,選擇的穴位為合谷、內廷、曲尺、天樞、上巨虛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出針刺能改善UC患者癥狀及體征。
3中藥灌腸的發展史
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最早記載有蜜煎導等灌腸療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灌腸器具較前有了較大的完善。東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灌湯器。唐朝認識到灌腸時間跟療效有很大的關聯性,逐漸發展保留灌腸技術。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最早記載用灌腸法治療下痢,但后世并沒有重視并加以發揮。近代隨著西藥的灌腸理的使用,局部中藥灌腸治療痢疾的方法被再次重視并取得不錯的效果。譚學慧[4]應用中藥灌腸技術,研究結果灌腸組有效率94%,激素組有效率70%,說明此方法不僅提高有效率,還可降低復發率。
4穴位貼敷治療的發展史
《黃帝內經》沒有直接記載治療腸澼的穴位貼敷療法。隨著后世發展,宋朝在《針灸資生經》首次提出穴位貼敷治療疾病。明朝總結前人的經驗,朱橚《普濟方》記載玉抱肚(出仁存方)治虛寒下痢。陳實功首次提出與內科疾病不同的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在《外科正宗》直接記載芡實穴位貼敷治療老幼痢疾。到了清朝,眾多醫家重于內證而忽略外證。祁坤提出外證難于內證,《外科大成》記載:家傳西圣膏治療痢疾水瀉。清朝更是將穴位貼敷推向更高的一個層次。吳尚先《理瀹駢文》把穴位貼敷療法治療疾病的范圍推及到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等。近代喬虹等[5]指出潰結膏穴位貼敷(神闕、關元、天樞)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方曉華等[6]應用清熱止痢膏貼敷(大腸腧、天樞,上巨虛)可明顯上調腸道黏膜組織中TGF-β、IL-10的表達,抑制炎癥因子趨化。
5穴位埋線的發展史
穴位埋線療法古籍中并未記載,其理論依據源于《素問•離合真邪論》“靜以久留”等留針理論,為后世穴位埋線奠定理論基礎。近代唐天祿根據挑筋法[7]、挑絡療法[8]和皮內針法三種療法,運用經絡學說的理論,試用穴位埋線療法,這是最早記載“穴位埋線”治療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疾病。聞永等[9]采用穴位埋線治療UC,結腸鏡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埋線序貫治療可以有效治療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率低。劉朝霞[10]穴位埋線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觀察,穴位埋線聯合美沙拉嗪治療UC療效可靠,能夠有效地提高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和改善腸黏膜病變情況。
6結語
潰瘍性結腸炎屬于疑難病種,目前治療方式正在趨于多元化,但總的以西藥治療為主。配合中藥口服、中藥灌腸、穴位貼敷等療法,治療效果較前有明顯的改善,其他的治療方式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馮漢財.痢疾的中醫古籍整理及臨床診療方案的梳理[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
[2]羅云堅從“伏毒”論治潰瘍性結腸炎經驗解析[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7,(9):841-843.
[3]李紅波,程璐璐.芍藥湯聯合針刺治療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J].吉林中醫藥,2018,38(3):331-334.
[4]譚學慧.中藥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1):165,173.
作者:崔小鋒 王洪浩 黃銀僖 單位:新疆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