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當代文學教學的改革2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
一、課程內容的改革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時的壓縮變化很據學科發展、社會需求以及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積極進行教學內容改革對傳統教學內容予以調整優化教學內容科學。注重吸收借鑒本學科領域最新科研成果和先進的教學經驗探索性地將之運用于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教學效果較好。當代文學教學團隊一方面針對課時減少、生源情況的變化以及高等教育由原來的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型教學定位的調整等現實狀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改革因材施教最大可能地培養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另一方面積極關注高校教育改革的趨勢制定了相關的教改方案改變了以往注重思想觀念的灌輸而忽視文學審美能力訓練的弊端。
1.突出作家作品與文學現象的分析。傳統當代文學課程的講授極其注重“史”的勾勒強調文學史“規律”的掌握以及對文學性質的判定文學思潮、派別論爭講得很多這些純理論的知識講授難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思想觀念的灌輸往往使得教師滿堂講述還意猶未盡掌生卻應者廖廖而真正的教學目的即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訓練更難以實現。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我們試圖淡化“史”的線索把學生審美能力與評論鑒賞能力提升到突出的位置。這既適合于低年級大學生的接受能力池更適合時代的需求。
2.突出文學感受與鑒賞能力的培養。死記硬背學不好文學更寫不好文章肖代文學課程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感覺就要求教師不僅重視字詞句篇的分析和講解還應重視深層的意味、意蘊的審美的理解焙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力與文學鑒賞能力。
3.科研成果轉移到課堂上。本教學團隊成員多有各自比較穩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可觀的科研成果。團隊教師加大力度通過基礎課教學、選修課教學、專題講座等各種形式將科研成果轉移到課堂上。在當代文學課程體系的知識模塊中除了當代文學史等專業基礎課在教學內容、評價方式上保持相對的穩定外其他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查方式等方面都適當加大彈性指數,以利于教師充分展示自己的學術個性把女性文學、90年代小說選講等課程逐步改造成為教師科研轉化教學的第一課堂,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科研含量和學術品位既有利于充實課堂、更新教學內容漢加強和完善了當代文學的課程體系建設。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當代文學課程合理進行教學設計,靈活運用多種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肩效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焙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1.課堂講授法。主要采用教師授課形式海節課后安排5分鐘左右的課堂答疑時間。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運用生動明確的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重點講授當代文學史的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使學生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2.經典閱讀法。當代文學課程改革十分注重引導學生對于經典作品的閱讀。教師在學期之初為學生開列出必讀書目并不對這些作品予以提示性講解而是鼓勵學生先自己讀原典,之后再根據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疑惑去查找相關背景分析與研究資料,并鼓勵學生盡量地用文字去抒發自己的閱讀感受文字內容可長可短關鍵是學生要力爭從作品中讀出自己的見解能言之有理。這是一個長期的審美鑒賞訓練在閱讀中通過對于鮮活的文學形象、風格各異的文學語言的真切接觸啟發學生獨立思考,Dt實培養學生的一種文學感覺,為審美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3.問題教學法。“問題”分為兩個方面廠方面是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綱掣領,以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則是結合當代文學與當下文壇緊密相關的課程特點教師與學生一起發掘當下文壇熱點問題赴學生針對這些熱點問題各抒己見腸所欲言。例如我們已成功開展了“我看文學作品的‘穿越’現象”、“我看‘抄襲’現象”等熱點問題的課堂辯論活動掌生分為正反兩方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熱點問題闡述觀點發言踴躍對于問題的剖析逐步深入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當代文學的熱情與主動性。
4.影像觀摩法。課本上的很多當代文學名著已改編成鮮活的影視作品,當代文學課程利用課余時間讓同學通過觀摩影視片這種輕松的方式了解文學作品經由電影、電視劇作媒介進入小說、戲劇等原著。需要強調的是影視觀摩決不能替代原著的閱讀而是作為引子與手段,引導學生更有興趣地走進文學文本世界,并鼓勵學生進一步比較兩種載體的差異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豐富內涵、感受文學的魅力。例如在當代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際教學團隊在第一時間利用晚上開展了莫言影視作品觀摩活動,之后由學生談觀感、老師予以講解評析深化了學生對于作家莫言的理解愛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三、小結
經過教學團隊的不懈努力,當代文學作為我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課程群的主要課程已于2012年成功申報為省級精品課程并被納入學校百門課程改革試點課程。已初步建立起大眾教育型大學的當代文學課程體系,形成了有一定影響的女性文學研究方向;在教學活動中凸現人文意識與實踐性探索性地實行開放式教學建立了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從而使當代文學課程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分析鑒賞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唐欣 劉傳霞 單位:濟南大學
(二)
一、將人文精神教學貫穿于現當代文學教學的整個過程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是一部“人”的發現史,文學先輩同情底層人物的生活思想狀況,抨擊社會陰暗面,剖析國民性,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深切情懷,對民族國家命運的深度關切和敢于探索抗爭個人命運的人文精神,構成現代當文學的靈魂。好的文學作品,總是直通人類心靈世界,夠喚起人們的共鳴或美好的憧憬,引發對現實的思考和批評,這些都是其他課程所不具備的珍貴品質。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就是要使當代大學生尤其人文學科的大學生了解乃至接受人文精神,因此,我們要將人文精神教育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課程教學的目的與宗旨。在開展現代文學課教學時,筆者會對特定階段的文藝思潮及社會背景做出梳理介紹,并由此引出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既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學發展脈絡和文學史常識,又一定程度地契合他們的學習期待。在人文精神傳承的教學目標下,對特定時期作家作品不再面面俱到,而是選取典型代表,結合學科研究前沿信息,把文學史教學具體深入作品的閱讀和解析中。比如講解第一個十年的現代文學,在講述新文化運動之后,文本解讀以兩類不同知識分子思想典型魯迅、郁達夫為典型,幫助學生全方面地了解當時的文化氛圍和青年知識分子的心態。在選擇作品時,要考慮“90后”學生的興趣和思想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談及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知識分子的境遇和精神時,魯迅、郁達夫、茅盾、沈從文、錢鐘書構成了現代知識分子精神譜系。作品選讀時舍棄了一些相對生澀的作品,如魯迅的《狂人日記》、《在酒樓上》、《孤獨者》等,選取了一些較貼近當代大學生生活的作品,如《阿Q正傳》、《傷逝》等。雖然講授篇目不多,但能通過引導學生細致深入的閱讀和體驗作品的思想與藝術特質,把獲取文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增強人文素質結合起來,在學習本課程的同時受藝術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潤,使得人文精神真正融入學生思想性格氣質中。
二、多種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
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是現今高校教學改革所致力提倡的,在多元化社會中成長的大學生不希望只有“講和聽”的單調課堂。傳統的“講和聽”教學方法當然有其優點,可以條理系統地傳授知識,但缺點很明顯,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十分被動,參與程度低,積極性差,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無法發揮,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現代教育思想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突出啟發性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突出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為達到此目的,筆者采取了多種教學方法,如“討論式”教學法。對于學生比較熟悉的作家作品,如巴金的《家》、沈從文的《邊城》、張承志的《黑駿馬》、莫言的《紅高粱》等,都采取了學生自講、互動提問回答等方式,即提前幾周就告訴學生要討論的題目,讓學生提前閱讀作品,收集材料,整理思路,寫好發言提綱,然后課堂上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因為課前學生做了充分準備,所以學生參與積極、討論熱烈,思維活躍,爭相發言,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筆者再加以點撥引申,引導學生向更深層的方向思考,教學效果相當好。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一是學生參與面廣,課堂氣氛活躍,有表現自我的機會;二是真正實現師生互動,讓師生形成思想的碰撞。又如提問式的教學模式。在文本解讀之前,只有把作品還原在當時廣闊的視野中來觀照,才能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內涵。在這種情況下,筆者會要求學生預先閱讀作品,提出自己的感受和不解之處。比如在講授郁達夫的《沉淪》時,不少學生就提出疑問:當時情欲表現可以這么赤裸嗎?情欲和國家主題是如何關聯的?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與學生一起對作品進行了細致的解讀:情欲契合和了新文化運動中“人”的發現和解放主題;民族國家主題和人性的尊重同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部分。通過介紹解讀,學生對郁達夫的創作思想有了較深的認識。大學課程改革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教學的現代化,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以直觀、豐富的畫面提高了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極大地擴大了課堂教學信息含量,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提高了學習效率。一個好的課件需要教師的精心打磨,內容簡而精,重點難點突出,還要與傳統的板書相結合,很好地為教學服務。另外,視頻教學的方式也值得重視。現當代文學中有很多作品在不同時期都曾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和話劇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比如《雷雨》、《芙蓉鎮》、《老井》、《紅高粱》等小說,均拍成了電影,學生對電視電影往往感興趣,教學中可以采用電影海報或經典場景往頻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作品的意蘊。
三、結合文秘專業特點學習現當代文學
現當代文學教學一方面要重視課堂教師對文學運動、思潮流派、文學現象等知識的系統講授,另一方面要重視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與實踐,課后布置一定的作業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互聯網非常發達,網上關于文學作品的解讀文章非常多,很輕易地就能復制。為了避免抄襲,筆者力圖將課外實踐與專業特色相結合。比如要求學生閱讀茅盾的《子夜》時,從中選取一個事件,分析公共危機處理方法;閱讀《滄浪之水》、《省委書記》等官場小說時,分析小說中秘書人物形象,假設自己在當時情形下,如何處理職場人際關系處理等?;蚴且髮W生去圖書館查閱二三十年代的文藝報紙雜志,了解學校圖書館舊報紙雜志的館藏情況。這樣不僅能避免學生為了完成作業而抄襲,而且能鞏固他們的專業知識、鍛煉寫作能力,增強對歷史社會知識的認識。從學生的反饋來看,他們都比較喜歡這樣的作業方式,在閱讀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學習知識,鍛煉能力。
四、小結
總的來說,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深深感到,人文學科在應用型專業教學中不應無所作為,還有許多潛能有待發掘。對于文秘專業的現當代文學教學困境的突破,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真正落實到位。
作者:馬玲麗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