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當代文學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高職教育中現當代文學教育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意義重大,直接關系到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應該予以積極關注。文章以高職教育中現當代文學教學作為研究對象,首先簡要概述了現當代文學教學的相關內容,然后又具體探討了現當代文學教學對于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作用和具體路徑,希望對于優化未來高職現當代文學教學效果具備參考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職;現當代文學教學;綜合素質;培養
措施在現階段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高職教育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社會發展中人才培養的主要搖籃,尤其是在高等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方面,高職院校扮演著關鍵角色。為了較好迎合當前我國社會發展提出的新型人才要求,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同樣也應該進行不斷創新,以便更好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水平。現當代文學教學作為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主要學科,確實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方面,其相對于其它學科具備明顯優勢,應該引起教師以及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關注,以便最大程度上體現現當代文學教學在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的作用價值。
一.現當代文學教學概述
現當代文學是我國文學體系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已經逐步成為我國文學教育中的關鍵內容,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從文學的界定上來看,其主要是依托語言文字進行客觀現實或者是作者內心的有效表達,以此更好發揮傳承和宣傳效果,一般涉及到了詩歌、散文、小說、童話等不同類型,成為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表現方式。基于文學的發展來看,因為其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時代發展特點的影響,進而也就必然會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時代性特色,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往往存在明顯差異。我國文學發展同樣也明顯受到了時代發展的影響,可以根據時間進行有效劃分,當前比較受認可的就是古典文學、當代文學以及現代文學三個主要階段。古典文學是指1919年以前我國的文學發展階段,表現出了明顯的古典特色,所用文字也絕大部分以文言文為主,極少會出現白話文的使用;現代文學則是在1919年之后逐步出現的,以五四運動作為分界點,在五四運動后,我國文學形式出現了明顯變化,涌現出了魯迅、巴金、郁達夫等一系列的新型文學作家,他們創作的作品和古典文學存在明顯差異,以白話文為主,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同樣也受到了當時社會發展形勢的影響;當代文學則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伴隨著社會發展新形勢逐步形成的一種新的文化類型,相應作家在文學作品創作方面具備更強時代性和新意。現當代文學也就是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合稱,代表1919年以后我國主要的文學形式。現當代文學教學在當前文學教育中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職院校中同樣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為學生文學素養提升以及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手段,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二.現當代文學教學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影響
(一)語文素養培養
在高職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其對于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作用首先表現在語文素養的培養上,這也是最為基本的教育教學價值表現,是文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對于高職學生的成長和成才而言,語文素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最為基本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還是相對更為復雜的人際溝通能力以及協調能力,都離不開語文素養的支持,進而也就需要引起高職教育教學的高度關注。在現當代文學教學中,教師同樣也就需要高度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力求促使學生能夠在閱讀和思考相應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有效培養語文相關的各項能力和素養,進而表現出更強的成才可能性。比如教師可以推薦給學生一些優秀的現當代作品,讓學生能夠有效培養自身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恰當引導,以便促使學生更為準確全面掌握現當代作品想要表達的內容及其中心思想。另外,教師還可以在高職學生學習和了解了現當代文學的某種文學形式后,鼓勵其進行仿寫,參考優秀作品來提升自身寫作能力,能夠利用文字來表達自身情感和客觀事實。
(二)認識和思考歷史
現當代文學教學主要就是圍繞著現當代文學作品進行教育教學,在這些現當代文學作品中,往往能夠反映出當時的歷史形勢,是高職學生了解當時歷史的重要路徑,進而也就必然會對于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發揮積極作用。雖然現當代文學作品也是近100年來我國文學作品,看似時間并不是特別久遠,但是其反應的歷史卻比較豐富,我國近100年來的發展可以說是波瀾壯闊,同樣也是相對曲折,尤其是在現代文學作品中,更是存在著較多反映當時歷史事件和歷史狀況的作品,值得學習和思考。因此,未來高職現當代文學教學中應該積極選擇一些可以準確客觀反映歷史的優秀作品,讓高職學生能夠通過這些作品來了解當時社會形勢,進而產生獨立思考,同時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促使其對于當代生活更有感觸。比如在上世紀30年代,我國現代文學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左翼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能夠準確客觀反映出當時我國革命現實,對于民族危難可以形成真實反饋,同時也表達出了當時民眾的困擾和激憤情緒。如果高職學生可以在學習這些左翼文學作品時產生深入思考,就可以在準確了解當時歷史形勢的基礎上,產生同感,進而表現出更高的愛國熱情,有效作用于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三)價值觀引領
現當代文學教學對于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還表現在價值觀引領上,這也是促使高職學生未來有序成人成才的重要前提,如果高職學生的價值觀存在不正問題,必然會影響其未來發展,應該借助于恰當適宜的現當代文學作品進行積極引領。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因為受到多媒體沖擊和影響,高職學生往往在思想認識以及價值觀念方面存在明顯問題,很多學生表現的比較心浮氣躁,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拜金主義以及其它不當之風,對高職學生的未來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基于此,教師應該注重利用優秀現當代文學作品,針對高職學生進行必要引導,以更好輔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也就必然對于現當代作品的選擇提出了高要求,教師應該選擇一些道德觀念感較強,并且人物描繪比較精彩的現當代文學作品,以便更好引發學生深思。比如教師可以在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引入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借助于該文學作品可以讓學生感受其中所描繪人力車夫的思想認識,在了解其高尚品質的基礎上,也能夠對于自身形成較為理想的教育效果,有助于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在閱讀和思考沈從文的《邊城》時,高職學生不僅僅可以全方位了解湘西的風土人情,同樣也能夠感受湘西人民的淳樸善良,有助于學習到湘西人民身上的重義輕利品德,進而對于當前盛行的拜金主義予以遏制,有助于高職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審美能力培養
現當代文學教學對于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還表現在審美能力上,這也是當前高職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對于現當代文學作品而言,其不僅僅是記錄客觀事實以及表達作者思想情感,往往還蘊含著大量的文化價值,想象性和審美性較為突出,進而也就需要引起高職教師的積極關注,以便促使高職教師能夠借助于恰當的現當代作品,實現對于高職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培養。當然,這種文學審美能力的提升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并非是閱讀一兩篇現當代文學作品就能夠實現的,教師應該推薦給學生盡可能多的現當代文學作品,然后讓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和深入思考,可以在進行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對于相應現當代文學作品具備準確認識,同時也能夠有效辨別出其中的優秀作品和一般作品,進而更好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為自身未來文字方面的相關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五)表達能力培養
在現當代文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還需要高度關注高職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這也是促使高職學生能夠在未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成為綜合素質培養的關鍵著眼點。為了較好借助于現當代文學教學培養學生表達能力,教師同樣也需要恰當選擇適宜的現當代文學作品,促使相應現當代文學作品能夠讓高職學生感興趣,進而才能夠促使其更加愿意閱讀和思考,最終產生出想要表達的意愿。在具體現當代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呈現出相應現當代文學作品后,往往還需要針對學生進行恰當引導,促使高職學生能夠準確表達出自身對于該作品的思考,可以準確形成相互交流或者公開表達效果,以此不斷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綜上所述,現當代文學教學作為當前高職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應該優選恰當適宜的現當代文學作品,然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予以適當引導,促使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秦國慶.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評《文學課程教學與文化傳承》[J].社會科學家,2020(12):17.
[2]周顯波.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師范生學術課程教學改革———以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為例[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05):96-100.
[3]張向輝.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科教學研究與實踐———評《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科觀念與教學實踐》[J].新聞愛好者,2020(10):103-104.
[4]張帆.現當代文學教學研究———評《中國當代文學概論》[J].高教探索,2019(08):137.
[5]陸赟.媒體融合背景下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9,34(03):122-126.
[6]陶宏.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8(03):118-120.
作者:朱晨燕 單位: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綜合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