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引言
當今社會,建筑工程事業發展形勢日新月異,使建筑工程材料檢測面臨著嚴峻挑戰與考驗,對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形勢下,有必要精準分析與辨識建材檢測實驗室所面臨的諸多安全威脅,綜合運用多途徑的安全管理策略,促進安全管理效能提升。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2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材料是構成工程項目的基本要素,是保證建筑工程穩定性與可靠性的重要載體,只有全面把握建筑工程材料的各項基本技術參數,才能確保工程整體質量過關。建筑工程材料檢測需要在特定實驗室環境下完成,做好檢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對于保證檢測技術人員人身安全,防范各類安全檢測事故具有直接影響[1]。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在安全管理標準、檢測過程控制以及各類潛在安全隱患排除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為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強化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與導向,構建形成了針對性強、專業性突出的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屏障。盡管如此,受安全管理原則及檢測實驗室特點等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建材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實踐中依舊存在諸多短板,各類安全事故隱患依舊不同程度存在,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上述背景下,全面分析研究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策略,具有極為深刻的現實意義。
3建材檢測實驗室主要安全問題分析
3.1火災和爆炸安全隱患
火災與爆炸安全事故是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的常見事故類型之一,具有普遍性特征。導致火災與爆炸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檢測實驗室電力線路老化,線路長時間超負荷運轉,導致各類儀器設備發生短路,誘發火災。此外,部分檢測實驗室檢測分析儀器管理不當,當可燃物質與氧化物長期接觸并出現化合反應后,則容易引發物質自燃。
3.2環境污染安全陷患
建材檢測的整個過程需要將建材樣品運送至實驗室中,且整個檢測過程相對復雜,往往會產生部分污水、廢氣或廢渣,若對這些殘留物處理不當,則容易引發相應的環境污染安全問題。比如,部分建材檢測實驗室對檢測完成后的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材檢測樣品處理不科學,直接進行丟棄或廢置,甚至當作一般生活垃圾進行處理,對環境造成較大威脅[2]。
3.3化學品安全隱患
建筑工程材料檢測需要在一定范圍內用到化學品,比如強酸強堿等,這些化學品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會對人體皮膚、儀器設備等產生腐蝕作用,嚴重情況下會導致皮膚灼傷。同時,部分化學品具有揮發特性,可散發出一定量的有毒有害氣體,若控制不當,則容易被人體吸收,對人體呼吸系統等造成損害,導致慢性或急性中毒狀況,使人體嗅覺等感觸效果減弱。
3.4儀器設備安全隱患
隨著現代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要求的提高,各類新型檢測儀器設備開始陸續出現,在為建材檢測工作帶來更為靈活工具選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操作安全問題。部分建材檢測人員在檢測儀器設備操作過程中,粗心大意,安全意識淡薄,甚至違規違章操作,既難以完成特定的建材檢測任務,還在無形之中放大了檢測工作的安全威脅。
4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4.1缺乏健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
在當前建筑工程材料檢測中,健全完善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在構建安全管理屏障,確保各類檢測儀器設備安全高效運轉方面發揮著導向性作用。縱觀當前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實際,普遍存在著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缺失,既有檢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規則缺乏約束性與規范性等共性問題,無法為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安全管理具體方案的形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甚至部分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規定浮于表面,執行過程流于形式。由于建材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缺失,難以在檢測過程中形成濃厚的安全管理氛圍,久而久之為安全事故埋下隱患[3]。
4.2建材檢測人員專業技能不足,安全意識淡薄
在現代建筑工程材料檢測中,檢測技術人員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其專業技能的高低與安全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安全管理的總體效果。實踐表明,部分建材檢測人員未能掌握科學規范的建材檢測技術方法,對高應變基樁檢測儀、低應變基樁檢測儀、強度檢測儀等檢測工具運用不熟練,對地基基礎工程檢測、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建筑幕墻工程檢測等掌握不嚴謹,無法形成具有參考價值的檢測報告。同時,部分建材檢測人員安全意識與責任意識淡薄,難以精準辨識與消除潛在的檢測實驗室安全隱患。
4.3建材檢測安全應急處理能力有待強化
隨著現代建筑工程材料檢測過程的日益復雜化,突出強化安全應急能力,可在安全事故出現后,最大限度上降低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屬于后期補救理念范疇。從當前現狀來看,部分建筑工程材料檢測機構未能根據實驗室的客觀實際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方案,未能定期組織實時相應的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演練,在面對檢測實驗室突發安全事故時,應急能力低下,無法有效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安全管理整體工作疲于應付,背離建筑工程材料檢測事業的客觀發展需求。
5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與策略
5.1建立健全建材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根據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行業安全管理技術標準規范,結合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特點、工藝、方法等實際狀況,建立健全具有可行性的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為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具體實施策略與方法的推行提供依據,以制度化的方式將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目標要求、方式方法、預期效果、保障措施等制定下來。由于建筑工程材料檢測過程中的潛在危險因素較多,因此應在安全標準化制度體系建設中突出差異化特征,將不同類型的危險因素進行分類統計與管理,并對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運行情況進行實時優化調整。注重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約束性與可操作性,實行安全管理責任制。
5.2強化對“人”的安全管理
定期組織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專項培訓與學習,由業內專業人士為其講解新形勢下建材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所面臨的新形勢與新要求,將現代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精細化理念融入安全管理全過程。強化建筑工程材料檢測技術人員對各類檢測儀器與工具的熟練應用程度,更加靈活、規范、專業地對各類儀器進行操作,在確保操作安全規范的基礎上,得出相應的建材檢測結果數據。強化建筑工程材料檢測技術人員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提高其對潛在安全威脅要素的辨識能力、控制能力與反饋能力,嚴格按照建材檢測各項技術要求,科學處理檢測完成后的建材樣品。實施差異化績效考核與評價,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定期對建材檢測技術人員的安全操作行為進行評價分析[4]。
5.3構造安全管理數字模型,提高安全應急響應能力
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數字模型應包含安全規則、管理方法、效果評價等內容,結合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具體要求,完善安全管理模型的構建流程。從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特點出發,堅持統籌規劃的構建理念,對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主要面向對象細化分解,圍繞整體安全管理目標合理優化管理模型(如圖1所示)。以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應急響應能力為導向,界定不同檢測環節的風險指標,利用風險評估法等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應急管理預案,形成安全評估矩陣。在此基礎上,定期組織實施建材檢測實驗室安全應急演練,以實戰化的模式對檢測實驗室的各項應急處置要求落實到位。
5.4規范檢測儀器設備安全管理,強化日常管理
檢測儀器與設備是實施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關鍵載體,是獲取相關檢測數據信息的重要來源,只有對各類檢測儀器設備進行安全管理,才能確保其正常運行及功能可靠。在檢測實驗室環境中,應做到通風條件良好,為檢測儀器設備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配備防靜電設施,安排專人負責建材檢測儀器設備的整理、清潔與維護,按照檢測儀器操作規程,做好建材檢測儀器的使用登記與維護保養登記。應保持建材檢測實驗室環境的整潔有序,必要情況下穿戴相應的安全防護裝備。對于檢測完成后的建材樣品廢棄物,應根據分類收集、集中存放的基本原則,做出妥善處理,不得隨意丟棄或傾倒。
6結語
綜上所述,受材料檢測技術、設備方法、人員意識等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實驗室安全管理實踐中依舊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阻礙著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總體效能的優化改進。因此,有關人員應該從當前建筑材料檢測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充分遵循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基本規則,創新實驗室安全管理價值理念,追求更高級別與層次的安全管理成效,為促進現代建筑工程材料檢測事業取得未來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詹文潤,趙在瑾,邱寶德等.基于政策執行視角的廣東省計量院執行計量質量管理體系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觀察,2019(12):112~113.
[2]馬秀君,周鳳坤.我國建筑工程材料檢測機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9(9):162~163.
[3]劉娟琪,張勇麗.淺談精益建造理論在建筑施工現場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下旬刊),2019(13):236~238.
[4]潘華峰,佘巧金,李志雪等.遼陽市建設局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J].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019(11):282~285.
作者:鄭榮聯 顏興源 吳慶耀 單位:福建省建研工程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