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市政工程深基坑支護SMW工法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全流程中,基坑支護為重點內容,該處施工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工程項目的整體品質以及周邊既有建(構)筑物的穩定性。鑒于此,結合某市政工程深基坑項目,項目施工采用smw工法,對該工藝施工流程、技術要點及監測措施進行重點分析。工程實踐表明:應用SMW工法能夠有效保證基坑穩定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深基坑施工;SMW工法;三軸攪拌樁
深基坑支護具有復雜性,其涉及到的技術要點較多,但作為市政工程中的重點內容,必須依據規范將相關工作落實到位。作為施工單位,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與現場施工條件相適應的支護技術,全面確保深基坑支護施工質量。
1工程概況
某市政工程建設于城市核心地帶,地面施工內容為寬度36m的市政道路,地下施工內容以綜合管廊為主,基坑底部標高-8.15m。現場勘察結果表明,地質組成包含雜填土、粘土、淤泥及中砂。地層中賦存地下水但對鋼混結構無腐蝕作用,鋼結構在接觸地下水后伴有微弱的腐蝕現象。工程周邊既有建(構)筑物類型豐富、數量較多,工程基坑深度較大,施工期間易遇到軟弱淤泥地層等特殊地質條件。結合現場以及周邊的實際狀況,選擇具有足夠剛度和良好止水帷幕效果的支護方式,即SMW工法樁。樁體樁徑850mm,于內部插入700×300H型鋼,根據現場地質條件合理調整支護深度,集中在15m~24m。樁結構成型后,設@6000的φ609mm圓管支撐,深基坑內部每間隔30m均布設一道降水井,避免基坑積水現象。通過此方案的應用,構成完整的基坑支護體系,可確保現場施工的安全性。
2SMW工法原理
SMW工法是隨著工程建設水平逐步提升而衍生出的新型工法,即水泥土攪拌樁墻。以水泥土樁為主體結構,向其中置入H型鋼,構成的結構兼具承受荷載與防滲擋水雙重作用。施工所用設備以多軸型鉆掘攪拌機為宜,按設計要求鉆進成孔,鉆頭噴出水泥系強化劑,該部分材料與地基土混合,構成極具穩定性的樁體結構。SMW工法的綜合應用效果顯著,既保證了樁體結構質量以及基坑的穩定性,又可避免施工期間周邊地面沉降、房屋傾斜等異常狀況[1-3]。
3SMW工法的技術分析
3.1施工工藝流程
SMW工法得以有效應用的重要前提在于依據特定的流程有序施工,具體如圖1所示。
3.2重點工序控制
⑴設置三軸攪拌樁。即樁體間通過連接措施構成穩定的整體,具體如圖2所示。⑵清理作業。SMW工法在實際應用中應遵循連續性原則,盡可能避免施工中斷的情況。因此,需確定施工場地的覆蓋范圍,將該處的雜物清理干凈。⑶測量放樣。此項工作以業主提供的基準點坐標以及相關工程圖紙為參考,經過準確的測量后放出樁位控制線,依次布設臨時控制樁。⑷開挖溝槽。以預先確定的基坑支護邊線為基準,挖機開挖作業,形成寬1m、深1.5m的溝槽,開挖期間產生的土體需得到及時的清理,以免阻礙后續施工作業的順利開展。⑸樁機就位。樁機運行期間伴有較明顯的振動,易出現鉆孔質量問題。為確保成孔尺寸的合理性,則要做好裝機就位相關工作。樁機所處位置應具有穩定性,樁機平面偏差不超過±20mm,垂直度偏差不超過1%。此外,應加強對地基承載力的控制,需要滿足三軸攪拌機的行走要求,否則需采取換填措施或是鋪設適量鋼板。⑹灌漿作業。按照設計配比合理拌制水泥漿,產出的水泥漿應及時轉入貯漿池備用。水泥漿易發生凝結現象,因此需縮短水泥漿的中途時間,自出廠開始直至投入使用前的時間應≤2h,以便充分發揮水泥漿的性能優勢。注漿所用設備為2臺注漿泵,全程壓力穩定在1.0~1.2MPa,單臺設備的流量為150~200L/min。貫徹動態化施工的理念,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攪拌樁的鉆進速度,有序完成注漿作業。⑺攪拌樁施工。本工程選擇的是兩噴兩攪的工藝,要求水泥和原狀土均得到充分的攪拌,下沉和提升期間采取注漿攪拌處理措施,樁底部應加強攪拌,保證漿液的均勻性。⑻涂刷減摩劑。①做好刷涂前的清理作業,將H型鋼表面的污垢等雜物清理干凈;②對減摩劑采取加熱處理措施,可通過電熱棒加熱至熔化狀態,刷涂時應確保H型鋼各處都具有均勻性;③遇雨天施工時,型鋼表面易附著水分,需使用抹布將其擦拭干凈,在此條件下方可均勻刷涂減摩劑,否則將導致減摩劑異常剝落;④型鋼表面形成完整的涂層后,后續施工期間應加強檢查,若存在開裂或剝落現象,則要將病害部位及時鏟除,再均勻刷涂減摩劑;⑤冠梁澆筑期間應加強對H型鋼的防護,可使用10mm厚的泡沫塑料片包裹嚴實,達到砼與型鋼相互隔離的效果,此舉可降低型鋼的拔出難度。⑼型鋼安裝。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成型后,利用吊機吊放H型鋼,部分H型鋼在后續需完整拔出,因此該部分需均勻刷涂減摩劑。對于H型鋼插入深度不足的情況,可適當朝上下方向反復移動H型鋼,直至其能夠達到設計標高處為止[4]。型鋼下插應始終保持垂直狀態,先使用線錘檢測,再通過經緯儀校核,保證型鋼垂直度誤差可控制在許可范圍內。
3.3基坑監測
深基坑施工期間應加強監測,及時掌握基坑穩定性等方面的情況,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準確分析施工狀況,明確不合理之處并及時調整[5]。創建高效的信息溝通渠道,監測所得的信息應及時傳輸給有關部門。為確保監測結果的可靠性,需合理布設監測點,以便及時掌握基坑底部在沉降、水平位移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若施工期間遇到特殊水文條件,還需組織水文監測活動,根據所得信息指導施工作業。結束深基坑施工后,及時采取降水處理措施,于施工現場配置潛水泵,經過持續性的抽水作業后使坑內水位下降,具體以開挖面下方1.5m較為合適。
4施工效果及優勢分析
4.1施工效果
本工程中,三軸攪拌樁施工總量16464.16m,施工所用設備為1臺三軸攪拌機,正常工況下單日工作量可達到2000m,僅需10個日歷天便可完成所有三軸攪拌樁的施工作業,工期相對較短。從監測結果來看,自基坑開挖以來,最大水平位移量僅為28mm,位移、沉降等各項指標都可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且周邊的建(構)筑物可穩定使用,總體施工效果良好。
4.2優勢分析
SMW工法是一項隨行業逐步發展而衍生出的新型方法,通過SMW工法樁的應用,可形成具有穩定性的圍護結構,給基坑施工提供良好的條件,具有地下連續墻等傳統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6]。從投資方的角度來看,在經過技術可行性、經濟效益性、工程安全性等方面的對比分析后,通常會優先選擇SMW工法。從施工企業的角度來看,合理應用SMW工法可創造更豐厚的經濟效益,使其在競標等活動中更具優勢,有助于推動企業的持續性發展。
5結語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條件復雜,在保證基坑施工質量的同時還需維持周邊既有建(構)筑物的穩定性,因此合理應用深基坑支護技術至關重要。工程實踐中,需要以實際情況為立足點,依據規范將深基坑支護作業落實到位,并加強質量管控,保證各環節的施工質量都可滿足要求,由此創造高品質的市政工程項目。
【參考文獻】
[1]孫超,郭浩天.深基坑支護新技術現狀及展望[J].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18,35(03):104-117.
[2]楊俊.SMW工法在太原地區某基坑支護中的應用[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7.
[3]王曉輝.SMW工法在軟土基坑支護工程中的應用[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9(05):43-44.
[4]顏媛媛,王濤.SMW工法樁在軟土地區深基坑工程中的應用與研究[J].巖土工程技術,2018(02):100-103.
[5]陳漢清.SMW工法樁在沿海深基坑支護中的應用[J].廣東建材,2016(04):56-59.
[6]周國華.SMW工法樁在深基坑支護中的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08):66-67.
作者:章舒展 單位:杭州市市政公用建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