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檔案管理與培養志愿服務者關系的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經濟信息新時代下高等學校檔案管理部門作為高校培養人才的輔助單位,為了志愿服務這項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從完善志愿服務機制、檔案信息化建設和實現“立德樹人”目標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展現了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的意義
關鍵詞:志愿服務者;檔案;立德樹人
一、完善高等學校志愿服務者工作機制
高校檔案管理部門聯合學校學生工作部和各學院學生辦公室進行志愿服務者招募工作,按照招募的基本條件公平、公正、公開的在學校大學生中招募優秀志愿服務者;檔案管理部門負責對志愿服務者的培訓工作,傳授檔案的基礎專業知識,指導檔案工作的程序,提出檔案工作的原則要求,進行檔案的安全保密教育,讓志愿服務者具備參與檔案管理工作的資格;完成服務期限后,對每一位志愿服務者進行評價,把整個志愿服務的過程詳細記錄,最終形成志愿服務檔案;為志愿服務可持續發展要及時總結經驗,細化具體規章制度,對志愿服務者進行統一管理,形成完善的志愿服務者管理體系。
二、利用人才優勢,加快高等學校檔案信息化建設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要“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志愿服務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奉獻精神是志愿服務的精髓。志愿服務者要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收獲社會經驗,從而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經濟信息新時代背景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努力推進高校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高校檔案管理部門制定檔案信息化發展規劃,由志愿服務者利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參與開發檔案管理軟件,形成檔案管理工作的自動化,把紙質的檔案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并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統計,從而總結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提高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和質量。信息化建設為高校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開拓了更廣泛的空間,檔案信息資源中有大量的具有歷史價值和資治文化功能的資料,需要進行細致的編研和整理工作,以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現在利用計算機進行操作,發揮檔案管理軟件功能,把檔案史料的匯總和編研工作以最快和最準確的完成,與此同時,利用互聯網實現可公開檔案史料的資源共享,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提升社會對學校的認知度。這項工作的參與讓志愿服務者了解了高校檔案對于社會的更高價值。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也為高校檔案的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互聯網開發的大環境下,檔案管理部門應把傳統的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以開放創新為檔案管理工作的長遠發展方向,利用互聯網創建檔案應用服務平臺,并納入高校的OA辦公系統,實現全校辦公自動化,檔案工作任務可在線布置,包括資料的收集、整理、上傳,可為用戶提供在線服務,包括預約、查閱、利用,體現了以服務為本,為用戶提供了更便捷、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提高了服務效率。
三、培養志愿服務者,實現“立德樹人”目標
經濟信息新時代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具有深遠的意義,高校檔案工作也要圍繞這一任務進行優化建設。例如:吉林化工學院石油化工分院與學校檔案管理部門聯合,在對檔案管理和學校文化歷史有興趣的大學生中招募志愿服務者,組成志愿服務團隊到檔案管理部門進行實踐培訓,參與檔案管理的基礎工作,參加檔案的宣傳和展覽活動,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學生體會了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社會價值,學習了檔案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中勤于動手動腦,增強了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實現了志愿服務者的奉獻精神,達到了“立人樹德”的教育目的。檔案文化是檔案本身所積淀的文化和從事檔案管理和檔案服務事業所形成的文化。高校檔案有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高校的檔案文化建設包括校史、大事記、校友錄、先進事跡匯編等等都展現了學校發展的光輝歷史、學校的文化精神、學校先輩的奮斗,以檔案為載體傳承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文化精髓,以此培養了學生對學校的感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拼搏精神,提升了大學生的人格魅力,以飽滿的熱情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的建設,升華了志愿服務者的人生境界,以檔案文化為平臺,完成“立人樹德”教育根本任務。高校檔案部門招募的志愿服務者有一項基本條件是,大學生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因此,志愿服務者在為教師和學生進行服務的過程中要體會到作為黨員的自豪感和榮譽感,認真聽取檔案部門老師的指導和要求,堅持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履行應盡的義務和應該承擔的責任,由此不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還提升了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思想境界。
參考文獻:
[1]韋相立.“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檔案志愿服務創新[J].山西檔案,2018⑸:26-28
[2]王京寶.立德樹人與高校檔案建設探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4⑶:148-151
作者:鄒晏秋 劉杰操 單位:吉林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