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灘現象初中政治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社會中的各種思潮對初中生產生著明顯的影響,消極的、積極的,各種理念摻雜其中,尤其是一些消極的思潮正在蔓延,如崇尚暴力、金錢至上、追求無原則無紀律約束的自由等,這些不良思潮在學生心中滋長蔓延,與政治教學所倡導的主旋律、正能量出現的碰撞,容易讓學生思想上出現困惑。
二、以教學創新有效突破政治教學中“淺灘現象”
“淺灘現象”其本質是教育教學理念在向學生思維深處拓展的過程中出現了梗阻,突破這一困境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不再空洞口頭講解,而是結合社會案例進行教學
空洞的口頭講解讓學生感覺到政治教學的虛無縹緲,對自己的思想沒有產生強烈的震撼。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結合一些社會案例進行教學,不僅提高了生動性和形象性,而且和學生的生活距離較近,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影響力。例如在《讓人三尺又何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寬容謙讓的品質,筆者從正反兩個方面著手向學生列舉了案例,一個是全胡同居民互敬互讓三十年,沒有出現過紅臉的和諧社區建設典型,另一個案例是兩戶人家因為一只雞引發矛盾糾紛,最終導致一死兩傷慘痛悲劇的案例。筆者運用正反兩個方面的案例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認識到謙讓寬容是一種美德,進而引申到學生的生活中,大家對于今后如何與人相處方面具有了清楚的認識。這樣的教學運用社會案例強化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學生從內心能夠樂于接受,效果非常明顯,沒有出現任何的抵制心態。
2.不再遠離學生生活,而是結合校園生活進行教學
政治學科在初中生的成長中發揮著思想引領的作用,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中,一定要密切關注著學生的思想動態,結合校園的生活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活動的組織。例如在《要“魚”還是要“漁”》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明白這樣的道理,筆者要求班級學習較好的學生走上講臺,講述自己是如何提高學習成績的,是一味打時間戰、題海戰,還是總結規律、提煉技巧。經過學生的介紹,大家明白了原來一味的、搞時間戰術、題海戰術,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習的成效,關鍵在于總結方法、提煉技巧,變苦學為巧學,這才是最為有效的路徑。這樣的教學引導活動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他們的內心也就樂于接受,政治學科教學引導的成效得到了最大化體現。再比如《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學中,筆者側重于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尤其是一些文化成績滯后的學生,要求學生每人介紹自己的優點長處,走上講臺講述一到兩項,并穿插對學生的點評,遇到學困生講述的時候,更加注意運用激勵的語氣和表揚的用詞,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明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長處,從而讓全體學生能夠正確全面地看待同學,也增強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思想疏導效果非常明顯。
3.不再局限課堂之內,而是結合各類資源進行教學
政治教學要想沖破淺灘、破解困境,必須要對教學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采取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對學生的教育和引領效果。例如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教學中,筆者不僅立足課堂進行分析探究,還要求學生在課外搜集改革開放前后家庭生活變化的鮮活案例,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交流的范圍較廣,從家庭存款的變化、家庭居住條件的變化、通信工具與交通工具的變化等等,以生活中的點滴變化折射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一滴水的角度折射出整個太陽的光輝。在學生的交流活動中,筆者及時進行點評:為什么能夠發生這樣的變化?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誰?從而讓學生增強了對改革開放重要性、必要性和正確性的認識。筆者還從宏觀角度向學生出示了對比數據,從改革開放前后全國、全省、全市,以及本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各項數據的對比,從而有效增強了學生理解的效果,同時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廣大教師面對“淺灘現象”要認真研究突破的路徑,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資源等多個角度進行突破,打通學生思想教育的最后一厘米,讓政治教學在學生健康成長中發揮更為積極重要和深遠的作用。
作者:谷峰 單位:江蘇省響水縣周集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