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時政課堂初中政治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師應及時關注時事,并及時和學生分享
學生因為學習任務繁重,沒有時間及時關注社會動態。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傳播者,且學生的成長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毫不夸張地說老師是孩子成長中最具影響力的人。初中教師不僅要備好課,還要關注社會動態,積極完善自己,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為人師表。他們不僅傳授科學知識,而且行為和思想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課堂上,老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跟學生分享社會上的新鮮事。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教師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與時俱進的心態。注意收集一些時事政治,關注社會動態,并在課堂上及時傳遞給學生,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初中學生的階段性和特殊性對初中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思想政治老師,初中階段是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現巨大變化的時期,在這期間學生性格和心理上的不穩定性和階段性,對初中學生以后能否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初中學生的智力發育,政治教育一般遵循以理性知識為主,感性知識為輔的原則。在初中學生發育期的敏感時期和關鍵時期,老師更應注意和學生進行心和心的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以后的教學教育奠定良好基礎。另外,老師要把時政教育的內容貫穿到課堂每一個環節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時政教育。初中生可能因為年紀的關系無法迅速準確地理解時政,教師作為傳播者更應該詳細地給學生分析、講解,不能放松對他們的時政教育。學生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應該鼓勵學生主動關注時政內容,了解國家和國際上發生的大事,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使命感。因為時政內容的理論性和多方面性,老師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教育內容,選擇適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以感性知識引入理性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講“邪神教”時,老師可以事件當中人物的年齡作為切入點,相近年齡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并對學生及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正義感。并且引入一些民族政策,比如那些分裂祖國黨內團結、破壞民族團結、破壞國家社會穩定的事件、無視他人生命安全的惡劣行徑,是受到全社會的抨擊和抵制的,也是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素質教育要求在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不能“反客為主”,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引導學生學習,怎樣學習。教師就成了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也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提供了幫助,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效。初中政治教學主要是思想傳播和心靈的碰撞,更應該順應潮流。怎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教師之前要有足夠的時間完善教育方法,了解每一位學生,在合適的時候提出合適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思考,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四、及時捕捉熱點,提高學生的興趣
教師應該及時捕捉熱點,引入社會上的熱點,讓學生身在學校卻心系國家,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民族感。學生處于現代化社會,都有現代的印記。他們勇敢,表現欲望極強。因此,教師鼓勵他們在課堂上評論和分析時事,強化他們的參與意識,激發他們對時政的興趣,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比如:教師可以每星期專門拿出兩節課開展一個討論會,老師提出要討論的話題,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讓每個學生都發表看法和意見。老師引人突出的有爭議的話題,引導學生專門討論、分析和總結。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主動關心國家時事的積極性,提高愛國情懷,激發“主人翁”意識。在此過程中,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又可以寬善其知識結構,促進其全面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學是不能離開社會環境而單一存在的一門學科。離開社會環境,政治教育就沒有了現實意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的同時,不要忘了對學生進行時政教育,只有正確了解社會環境,才可能正確分析時政,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初中政治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而且是學生連接社會的一個橋梁。時政教育不但可以讓學生了解社會,還可以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作者:肖嘯 單位:張家港市崇實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