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政治核心素養與學生人文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素質教育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不到位的問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課就是以培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為主旨,引導學生解讀人生與社會各個方面的認知。本文通過人文素養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起到的重要性入手,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方式與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人文素養
一、人文素養的宣傳要廣泛深入
高中政治內容涉及知識面比較廣泛,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的良好載體,既有利于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形成,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終身學習意識和關鍵品質的形成。要想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首先要從教師這個引導者入手,只有教師具備人文素養培養的意識,才能更好地傳達到每一位學生身上。當然教師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要加大宣傳力度。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的形式,將這種思想用文字宣傳到每個學生以及每個學生家長身上,要讓大家都意識到人文素養的重要作用與意義。通過舉例來講述缺乏人文素養會導致的問題與弊端,讓大家都意識到人文素養對學生的重要性。
二、要善于做學習型教師
學生的核心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需要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這就要求教師除了要在政治課堂教授學生理論知識外,還要有意識地學習吸收多方面的人文學科知識。例如,歷史學、地理學、語文學等方面。只有知識的不斷積累,教師的視野才能具備寬度與廣度,同時經常關注社會問題,把握時代脈搏,將知識面融會貫通,才能讓學生學得更深入,解讀也更深刻。只有教師的文化素養足夠豐富,才能在教學中引領學生。所以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培養相當重要,只有具備這種素養的園丁,才能讓花朵更好地綻放成長。只有教師的不斷提高與積累,才能帶動學生一起提升素養。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推動新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的重要條件,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更應該積極吸取國內外的先進教學理念,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開展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教學活動,從而體現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素養的發展。
三、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豐富課堂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許多教師習慣了整體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方法單一,課堂沉悶,教師一味地理論知識灌輸,外加應試模擬測驗,導致學生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要在題海遨游,只能沒有目的地強行記憶知識點考點等。知識都無法充分解讀,就更別談核心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培育了,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低,主動性與學習欲望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我們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理論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政治課堂不再枯燥沉悶。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故事引導方法,用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熱點新聞,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通過設疑的形式,讓大家一同展開討論,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政治知識,對一些事物做出合理判斷,從人性、理性、道德、法律等多個方面的探討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播放熱點新聞、真實故事演繹、議題辯論大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通過親身參與、問題討論、觀點論述,讓學生徹底融入學習氛圍,教師在恰當時機引導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價值觀,并給予鼓勵和評價,從而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自主學習探究政治理論。
四、結語
社會的高速發展,讓我們的教育思想與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為了讓學生以后更容易融入社會生活,并且具備良好的素養,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人格的培養、品德的教育、自主的思維、是非對錯的界定,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關鍵能力和人文精神。從新課改教育的本質來說,就是為了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將素質教育的培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通過這一核心素養的培育,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堅持貫徹這一思想,并將這一思想傳播給其他學科的教師,大家一起努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久而久之,學生的核心素養和人文素養就一定能有顯著的提升,為他們未來的成長道路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秦廣武.淺談高中政治課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7(75).
[2]安斯科.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案例選擇與應用[J].才智,2017(8).
作者:楊文俊 單位:甘肅省金昌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