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前預習閱讀教學初中英語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英語閱讀課導學案中預習設計的幾種類型
(一)掃除生字詞障礙
單詞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基本材料。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直接影響閱讀的效益。新版Goforit教材每單元后的泛讀課,信息輸入量很大,事先讓學生在預習中有效地理解生詞和記憶生詞,那么,學生在學習課文中就能掃清單詞障礙,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學生在這樣的預習活動中,可以分工完成,一方面減輕了學業負擔,另一方面,自身內在的學習需求卻被大大地激發出來。這改變了以往在詞匯學習環節中只會死記單詞的被動學習方式,同時,預習的第一步檢查也得到了落實。
(二)背景知識滲透
英語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對異國文化的了解,并提出“在起始階段應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學中涉及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在英語學習的較高階段,要通過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在導學案中,如果選取與即將所學的教學內容有關的背景材料,則該材料的呈現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能激起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興趣。對于其他的背景資料,可以給學生設計靈活多樣的任務:比如根據材料內容進行句子正誤判斷;比如根據信息線索,進行填圖列表;比如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對材料的閱讀進行回答。學生依據預習任務,進行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不僅養成了良好的自學習慣,同時閱讀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閱讀策略滲透
所謂的閱讀策略意識是指學生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在英語閱讀方面的水平所形成的對英語閱讀進行計劃、思考的意識行為?!队⒄Z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中這樣闡述: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和質量,還可以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學習策略方面的指導。對有標題文章,學生要學會從標題入手進行預測。標題常常是全文的中心、主題,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濃縮的精華,學生可通過閱讀標題得到啟發,能準確預測出文章的大概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徹底理解全文做好鋪墊。如果沒有標題,讀者可快速瀏覽全文,從整體入手了解內容大概,尤其關注文章首尾句,以便迅速抓住文章主旨。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是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所以,在閱讀課導學案設計中,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有針對性地、適度地增加一些相應的閱讀技巧類的題目,比如詞義猜測題、主旨大意題、文章結構分析等可以為課堂上的閱讀策略指導做充分的鋪墊和準備,也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課前預習”設計的幾點思考
(一)導學案的容量要適度
導學案量過大,學生沒有時間做,特別對后進生來說預習閱讀材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果導學案上習題容量過大,只會使預習低效甚至無效。所以課前預習所占用的時間最好在10分鐘左右。
(二)導學案的設計避免一刀切和習題化
導學案使用的宗旨就是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要讓優等生看到挑戰,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因此設疑應首先考慮其知識的層次性和個性的差異性,導學導練要有適當的梯度,同時避免導學案上僅僅出現枯燥的習題形式,以免久而久之,學生乏味應付。
(三)教師把好導學案的檢測關
導學案倡導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學習的意識,但我們的學生畢竟是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因此,我們教師在學生完成預習后,一定要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檢測與反饋,這樣能清晰地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對課堂教學有進一步的調整,同時對學生起到一定督促作用。從“教案”到“學案”的改革,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培養。學生借助導學案,完成新課的預習,明白了自己的學習障礙在哪里。教師通過批改預習作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上有目標地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可否認,面對大容量的新版Goforit教材的閱讀教學,導學案的使用無疑推動了我們的課堂效益。但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老師不能過度依賴于導學案,不能被其牽著走,要視教材、學生的特點而定,在摸索中體現其優越性,讓它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課堂。
作者:朱梅方 單位:浙江省安吉縣經濟開發區豐食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