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語文教學中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課改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肩負著對初中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承的歷史重任。由于語文具有“聽、說、讀、寫”的特征,而且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將會直接決定將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各個環節中的必要性,通過敘寫學習目標,深入挖掘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注重語文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促進核心價值觀的滲透;重視語言交際,實現核心價值觀的滲透等措施,更好地提高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效果,從而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提高初中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核心價值觀滲透對策
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初中學生正處于形成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此時就需要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給予高度的重視,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核心價值觀內涵的了解和掌握,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將會對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進行深入的挖掘,并將其逐漸的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從而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敘寫學習目標,深入挖掘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新課改背景下,提出了“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大多數課文,都蘊含著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此時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要在鉆研教材,研究學情,確立教學目標的同時,深入挖掘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盡可能把編者的意圖、對學生人格品德教育等內涵挖掘出來,結合課文特點從不同的角度來對其進行深入思考,以期更好地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并借助簡潔的語言來對敘寫教學目標,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實現三維教學目標要求,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例如,在進行《最后一課》教學過程中,其所表達出來的濃濃愛國情懷,對每一個師生產生了比較深刻的感染。因此,在課堂教學階段,所設計的教學目標要注重對初中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可以通過對韓麥爾先生的動作、神態、語言進行分析,來更好地感受人物的愛國主義思想,激勵學生認真學習和愛國熱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應有的力量。當然,這樣的教學目標的敘寫,要盡可能的融會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發揮核心價值觀的作用,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注重語文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促進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更多地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想更好地突出語文教學活動中初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需要注重語文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引導和鼓勵初中學生對課文中的人文內涵及知識內容進行探索和學習,從而使初中學生更好地體會和感受到語文教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在進行《岳陽樓記》這篇文章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大綱要求來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活動,培養初中學生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以實現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滲透,更好地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
三、重視語言交際,實現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通常情況下,語文教學是一個“對話”的過程,有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生本對話等。其中的師生對話交流,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占據著比較大的比重,該過程教師可以完成對學生的點撥、檢查、引導、鼓勵、批評等,而且學生在該過程中也能夠實現對思路的矯正、知識的掌握、思想的升華和思維的培養。由于受到初中學生認知水平及年齡特點的影響,不論在是非觀念,還是知識結構,甚至在人生觀、世界觀方面,都具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重視語言交際,實現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可以有效彌補學生的缺陷和不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進行《百合花》教學時,學生往往會對“新媳婦給犧牲小通信員擦拭身體”這一段比較感興趣,其不僅可以表現出小通訊員為革命勇于獻身的精神,而且還可以反映學生對小通信員的敬佩之情。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對初中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使他們對課文主體思想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并通過鼓勵、表揚或批評,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點撥。對于那些思維、思想、知識方面閃現出的火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給予培植、放大,而對于那些錯誤的、不合適的思想意識,也要給予及時地教育、糾正,這樣不僅可以對學生傳播正能量,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四、結束語
總之,將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的始終,不僅可以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全面了解和認識,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梁麗萍.初中語文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探微[J].讀與寫,2017,(10):67.
[2]岳愛平.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J].學周刊,2016,(05):153.
作者:李曉成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下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