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設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微課教學如何有效地輔助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是近年來研究的重要課題。文章著重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教學微設計的四個方面有效應用,探討在使用微課前改如何進行適當的微設計,讓微課在“短小精悍”的形式下,達到“微”中見著,“小”中顯效的效果,真正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服務。
關鍵詞:微課;教學微設計;語文教學
一、微設計導入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點
正如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所說的:“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能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1]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動力。有效的課堂導入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很快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導入呢?除了傳統的教師講述故事或寫作背景等方式導入新課以外,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微課導入新課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即導入環節借助微課來展現有關課文的內容,學生通過觀看微課中了解與之相關的內容,從而更直觀理解課文的內容。例如,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橋之美》時,由于是自讀課文,僅僅一個課時的學習時間,盡管課文對“橋之美”進行了多角度的描述,學生對橋的美并沒有什么直觀的感受。講授此文時,筆者以《吳冠中與橋》為專題,進行教學微設計,制作微課,用微課作為導入環節。筆者從一個畫家吳冠中眼中的橋的角度切入,簡要講述吳冠中的生平經歷以及他與橋之間的故事,以傳統民樂《高山流水》為背景音樂,展示多幅吳冠中先生有關橋的畫作圖片,并與現實中的橋進行對比,體現文中所言畫家眼中“緣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系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的美”。通過這樣的微設計,5分鐘左右的微課讓學生比較直觀而形象地認識到橋如何與環境相協調而產生美感,為整堂語文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微設計指導閱讀,解答學生的疑惑點
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有很多的疑難問題,文言文篇幅變長,難度加大,學生的知識儲備可能跟不上文本閱讀的需要,所以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和解惑。比如在學習部編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賣油翁》時,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要求:“7~9年級的學生必須學會閱讀淺顯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生基本上能按要求疏通文意,能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但仍會有諸多的疑問?比如:為什么賣油翁看陳堯咨射箭時用“睨”而不是“看”?為什么歐陽修要稱呼陳堯咨為“陳康肅公”?筆者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教學微設計,制作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以解答學生的疑惑點。
(一)詞語的巧妙使用
賣油翁的出場,若將“睨”改為“看”,將“微”字刪去,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不以為然就會大大減弱。“釋擔”點明了賣油翁走街串巷挑擔叫賣的小販身份,“立”字則寫出了老者的身姿挺拔,身份的卑微與身姿的挺拔,這看似矛盾的兩個詞暗示了賣油翁的不同尋常。不但詞義本身會對人物形象塑造產生影響,幾個詞語的連續使用組合也會有神奇的效果。例如,賣油翁展示倒油神技時,“取”“置”“覆”“酌”“瀝”五個動詞寫出了賣油翁倒油時動作的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再配以兩個副詞“乃”“徐”,賣油翁在憤怒的陳堯咨面前,毫不驚慌,仿佛一切本該如此,淡定自若的神態躍然紙上。
(二)稱呼的奧妙
為什么何歐陽修要稱呼陳堯咨為陳康肅公而不直接稱呼他的名字呢?這里要說說古人復雜的姓名字號了。例如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這些稱呼的使用極有講究。字,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號則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常常用于文章、書籍、字畫的署名,對他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歐陽修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這反映了歐陽修遭貶謫后寄情書畫詩酒的生活情趣。所謂“謚號”,就是皇帝或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用一兩個字對其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而在歐陽修去世后,后世之人才稱其謚號“歐陽文忠公”。陳康肅公,是謚號。稱陳康肅公,不稱陳堯咨,一是由于陳堯咨已經去世,歐陽修對前輩的一種尊敬;另一方面,也點明了其與走街串巷挑擔叫賣的賣油翁之間懸殊的身份地位。為陳堯咨被激怒做了鋪墊,更突出了賣油翁淡定自若不同尋常。不僅名號有講究,人稱代詞同樣也暗藏玄機。文中陳咨堯兩次稱呼賣油翁,一次用“汝”,一次用“爾”,這兩個詞在現代漢語中都翻譯為“你”,但其實二者有著細微的差別。汝,多用于稱同輩或后輩。在“汝亦知射乎”中,陳咨堯質疑賣油翁是否了解箭術,雖盛氣凌人,語帶不快,但鑒于士大夫的修養,還保持著一絲克制;而賣油翁輕描淡寫的一句“無他,但手熟爾”徹底激怒了他,他脫口而出了“爾安敢輕吾射”。這里的“爾”,作人稱時多用于尊對卑稱,貴對賤稱,朋友間互稱。陳咨堯此時怒形于色及性格中的傲慢暴躁都于這稱呼的改變中展現出來了。通過微課設計,學生能夠理解文中作者意圖傳達的“大義”,學會琢磨文中的動詞、副詞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及對古代各種稱謂的了解,有利于學習其它文言文,讓學生透過這些看似枯燥簡略的古文理解其豐富的內涵,體味文章的趣味性,也解答了學生心中的疑惑點。
三、微設計講評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點
在練習講評時,特別是中考復習前,筆者發現總會有些練習講評費時費力,效果不是很好。我們可以采用分專題類的復習方式,比如古詩文閱讀專題,把古詩詞曲鑒賞中品味煉字類考題拿出來作為專題研究,進行教學微設計,制作微課,用于課堂練習講評,可以達到有效鞏固學生的知識點的作用。例如,筆者在講評李白的古詩《行路難•其一》時,是這樣設計微課內容的:依次按“專題類型—應對策略—典型題例—專題訓練”等四個環節進行設計。首先“專題類型”環節,介紹常見考題類型,比如“詞語賞析題”,賞析某句詩詞中的某個加點的字或詞,好在哪?有什么表達效果?能否改為其他的字或詞等。然后講析“應對策略”,解答這類“詞語賞析題”時,要抓住詩詞中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詞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等角度去分析其內涵,有時還需要結合全詩的主旨、意境和作者個人情感等方面綜合分析。“典型題例”環節,展示模擬真題,如《行路難•其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的“破”“掛”使用的妙處在哪里?請賞析。賞析題解:“破”“掛”兩個字富有動感,充滿氣勢,句中詩人把人生遭遇和水上行船生動、形象地糅合在一起,告訴人們在遭遇挫折時不要灰心,充分表達詩人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最后總結,這首詩是李白政治受挫后所作,全詩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但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以此例告訴學生賞析句中用詞時需結合作者的情感、經歷等,從而做到有效地扣題分析解答。最后“專題訓練”環節,出示微課“學習任務單”[2],請學生分析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老夫聊發少年狂”中的“狂”字妙在何處?這種專題形式的微課講評練習設計,目的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會舉一反三,而且可以大大節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講評時間,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模范專題模仿訓練,達到鞏固知識點的作用。
四、微設計引導
寫作,提高學生的能力點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學生怕寫作文,常常為寫作文苦惱。另外,據筆者了解,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課文教學中花費很多課時,作文教學時間卻往往不多,有些語文教師寫作指導也往往流于形式讀一讀范文,作文講評也往往讀一讀學生的好作文,究其原因,不外乎作文教學似乎有點吃力不討好,講多講少影響不大,但若是閱讀課文沒講完,教學進度就趕不上,可能會被領導批評,或被學生家長投訴。據筆者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其實寫作教學如果采用微課的方式進行,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初中作文教學,如果能寫出條理清晰、內容生動、準確扣題的記敘文,相信在考場作文中一定取得不錯的成績。記敘文的寫作訓練要有序地進行訓練,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課文相關的話題或者課后練習題中拓展寫作或者片段寫作,應用微課進行適時的訓練。作文教學的微課設計序列化可以抓住一系列的教學要點進行逐一訓練,比如學習抓住記敘文的線索寫作,微課設計首先讓學生明白記敘文線索的概念,再讓學生知道哪些可以作為文章的線索,一般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人、事、物、景、情等。然后結合課文實例莫懷戚的《散步》,讓學生知道文章以“散步”為線索,展現了文中一家人的溫馨生活。以此拓展提示學生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往事,選擇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包餃子”“過生日”等,作為寫作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仿照課文寫出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幾部分。最后布置學生課堂寫作,學生有可仿寫的文章樣式,假以時日,相信學生們都會寫出不錯的文章來。綜上所述,應用教學微設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點,解答學生的疑惑點,鞏固學生的知識點,還有利用提高學生的能力點。教學微設計在信息化時代的教育教學中應用已是一種歷史的必然[3],“微”中見著,“小”中顯效的作用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顯現。微課設計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微”,這是與整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的最大區別,微課設計者要本著“微”的原則,效果上達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所以微課設計的教學內容不宜太多,播放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選題要注意合理性,有所取舍。
參考文獻:
[1]王浩.語文課堂導入四法[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2(23).
[2]金陵.用“學習任務單”翻轉課堂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3).
[3]王建國.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廣西教育,2015(45).
作者:康琴 單位:福州金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