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設疑”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和學中“設疑”應該注意的問題,同時闡述了“設疑”的有效方式,最后總結了“設疑”對初中物理學習的重要性,旨在促進這種教學方式的推廣,使學生學習不斷進步。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和學;設疑
1初中物理教和學“設疑”應注意的問題
1.1創造設疑的情境
對于初中的物理,邏輯思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初中的學生往往會受到奇特新穎的事物的影響,并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研究表明,一定的問題情景能夠促進學生產生學習的愿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根據教學的目標設置一定的問題情景。同時,老師還要清楚學生的愛好習慣,使得設疑的情景更加獨特新穎,吸引學生參與進來。設疑還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應該主要圍繞教學的內容展開,不能與所學的知識不相關,實現促進學生學習的根本目的。
1.2創造民主的課堂氣氛
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角色的轉換,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往往是老師一個人在進行知識的講授,沒有注意到設疑的重要性,長時間的教學中沒有向學生提出問題,形成很好的互動,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降低。因此,要想在教學中設疑能夠有良好的效果,就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平等、自由、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有心理安全感,從而為學生提出問題創造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老師還要對善于提出問題的學生進行鼓勵,通過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學習主觀性的發揮。
1.3引導學生思維的發散
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因此,需要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教學中,老師要帶動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訓練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質疑精神。同時,老師也要注意提出問題的難度和提出問題的方式,不能設置太難或太多的問題對學生不斷追問,這樣會給學生形成很大的壓力,要通過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思維。
2初中物理教和學“設疑”的有效途徑
2.1“設疑”的情境要合適
設疑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但是,設疑的情景要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例如,在學習慣性的知識點時,老師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引導:如果不小心踩到西瓜皮,身體會想后傾倒,但是如果在坐車時突然剎車,身體會向前傾倒。通過這兩個常見事例的對比,學生就會在心中產生疑問,求知欲就會促使學生有效進入到對慣性這一知識點的思考。再比如,在學習能量轉換的知識點時,可以創造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比如不同的能量是如何產生與轉換的,能量的合理利用等問題,通過情境的激發,促進學生知識的延伸。
2.2“設疑”的目標要明確
從教育的目標來看,我們希望設疑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引發學生思維的活力,教學應該是活的,學生才能夠靈活地進行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學生要能夠將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因此,設疑的取材也要盡量來源于生活,還原于生活。例如,在學習熱現象時,老師可以用實際的生活進行引導:開水冒出的“白氣”和冰塊冒出的“白氣”有什么差異,二者是否都是由于熱現象導致的。在沒有學習知識之前,學生可能會對這兩種想象有一定的誤解,通過設疑的方式能夠糾正學生的錯誤,讓學生知道,一種是由于熱想象產生,一種是由于空氣中的水分受冷液化產生。
2.3“設疑”的時機要合適
在物理的教學中,設疑的時機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正確把握,就容易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如果在課堂開始之前進行適當的問題導入,引導學生產生思考進入到學習狀態,例如,在學習動能這一章節時,可以提出問題,水沸騰時,水壺的蓋子會發生跳動,是什么導致這樣的現象發生的。學生一旦激發了好奇心,就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2.4“設疑”的方式和適當
在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中,老師應該要重視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學生在具有規律性的知識結構中往往更容易掌握和記憶。因此,設疑還要具有歸納性,讓學生進行知識的反思。同時,設疑還要具有創新性,在一個問題結束之后,可以適當地提出新問題,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拓展。例如,在學習滑動摩擦力時,老師也可以進行設疑:在同樣的情況下,拉空車會比裝滿貨物時更加輕松;在推箱子時,將兩個箱子并排放置會更難推動,這是為什么?通過問題的分析和對比,學生就會發現,滑動摩擦力和質量、接觸面積有關。這些設疑的難度不大,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就能解決,在思考的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掌握。
3結束語
“設疑”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分析,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合理運用“設疑”的方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志軍.淺談物理思維程序的訓練[J].學周刊,2015,18:163.
[2]趙晉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趙鑫.初中物理教師課堂提問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4]黃海旦.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赤子(中旬),2013,10:1.
作者:胡連清 單位:四川省什邡市師古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