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歷史教學的德育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德育教育是教學工作的核心與靈魂,也是教師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要求堅持的基本原則。教師應當體現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功能,有效地統一德育教育跟歷史知識,將德育教育滲透于初中歷史教學中,從而加強德育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歷史;德育教育;對策
一、指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啟發學生以辯證的、進步的、發展的觀點來觀察事物或者是評價問題。以使學生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國內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涌現出了不少的豪杰志士、英雄人物等,他們有著崇高的信念和遠大的抱負,具備英雄氣魄,像是“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進,在歷經十三年之后成功治水;霍去病有著崇高的愛國之情,救人民于水火中。可以說,他們具備的優秀傳統美德沉淀了我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屬于我國民族的瑰寶。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有效統一其跟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先人的做法不斷地鼓勵學生,啟發學生學習先人,感受其品格的高尚,且時時刻刻地銘記他們,從而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敢于面對挫折、承擔責任、不拋棄、不放棄等,從而變成一個有道德素質的優秀人才。
二、對學生滲透革命傳統教育,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
教師應當根據歷史事件或者是歷史知識來糾正學生的這種錯誤觀點。例如,在國內的近展歷史中,共產黨領導人民從事了解放戰爭、抗日戰爭,歷經了民主革命與建設社會主義的艱難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國的人民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光榮傳統,進而推動我國發生了非常大的歷史變革。簡言之,建設新中國歷經了非常長的一段時期的艱苦奮斗,倘若我國人們與共產黨不具備艱苦奮斗的精神,那么就難以取得最終勝利,也難以建設新中國,我們今天的好生活也不會存在。為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以使學生銘記艱難的歷史歲月,不遺忘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和灑熱血而換來當今的幸福生活,從而繼續發揚光大艱苦奮斗的精神。當然,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能夠結合有關的數據信息的比較,以使學生明確我國跟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的距離,讓學生意識到,我們需要立足于獨立自主,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拋棄不正確的消費觀點,樹立遠大的抱負,持之以恒地為了心目中的理想而努力前進。總之,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屬于我們自身的艱苦奮斗階段才開始,教師應當啟發學生時時刻刻告誡自己不浮躁、不揮霍,將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一直發揚下去。
三、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認知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教師在講解我國的近代史跟現代史部分的情況下,需要比較這兩個部分。要求學生學習鴉片戰爭的知識后,指導學生比較之后國內的政治、文化、經濟方面出現的重大變化,且比較農村經濟的發展現狀。例如,在建設新中國之前,嚴重受到封建剝削的區域是農村,農村的經濟十分滯后,屬于勞動者自身的土地沒有,更不具備人格上的尊嚴。而在建設新中國后,我國進行了,人民切實變成了土地的主人,真正地站起來了,農村的經濟發展迅速。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比較學習,可以讓學生明確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從而讓學生對我國以后的發展增強自信心,以及清楚自身擔負的歷史責任,自覺地形成民族責任感。在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培養上,一是教師可以進一步地分析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四大發明,清楚在當時的社會狀況之下,四大發明不但是我國對整個人類社會做出的科學技術方面的巨大貢獻,而且也是我國民族引以為豪的淵源,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讓學生自覺地形成民族自豪感,且對我國以后的發展保持樂觀的態度。二是在我國的近展歷史進程中,教師能夠以我國人民在歷經了100多年的抗爭,將蔣家王朝、日本帝國主義、美帝國主義打敗,以及一系列以弱勝強的歷史事件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民族自信心。這樣一來,學生在受到感染之后,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把對國家的熱愛轉為持續的學習動力。鑒于此,啟發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以使學生在學習目標中融入為統一國家而獻身,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歷史知識,而且還能夠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四、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社會的不斷發展,德育教育存在越來越大的壓力,教育界也十分肯定德育教育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的滲透。這是由于歷史學科立足于獨特的歷史事件,有著充實的歷史信息素材,在德育教育中的功能和優勢非常強大。因此,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需要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確保歷史教學體現“讀史明志”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恰恰是歷史教學的根本。
參考文獻:
[1]梁翠祥.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文匯,2017,(02).
[2]彭亮,甄福伶.新課標背景下提高學生論證歷史問題能力的嘗試[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05).
作者:張秋紅 丁素娟 辛寧 單位:青州市東關回民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