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提高初中歷史課的教學效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歷史教師要始終堅持貫徹這一指導思想,將這一目標任務落實到具體教學活動中,實現歷史教學目標。本文結合初中歷史教學實踐對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方法進行思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高效課堂教學的保障,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水平,我們要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堅持民主原則,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要擺正心態(tài),融入學生集體之中,和學生平等地交流溝通,增進師生感情,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敞開心扉,和老師分享真實想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而區(qū)別對待,對于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要繼續(xù)鼓勵和支持,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要多激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及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從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保持學習熱情和動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困生制造思考的機會,給予學困生指導幫助,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困生緊跟課堂教學節(jié)奏,實現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師生關系決定了學生對老師的態(tài)度,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授業(yè)解惑者,而且是學生生活中的朋友伙伴,是學生賴以信任的伙伴。教師一定要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心與心的距離,突出學生主體優(yōu)勢,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讓歷史教學質量水平更上一個臺階。例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內容時,教師可以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以優(yōu)異生帶學困生的形式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一起搜集素材,整理分析資料,總結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前后經過,思考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小組學習動向,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指導,使自己也參與到學生集體中,共同完成學習活動,從而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動力。
二、精心設計好導學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導學案可以引導教學活動按照預期的方向有序開展,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開展秦始皇功過的辯論賽活動時,制定了以下目標:(一)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和秦始皇有關的資料,至少搜集20條;(二)小組成員交流討論,將搜集的資料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整理,比一比哪一個小組整理的資料更加完善;(三)小組之間開展辯論活動,在一個小組陳述的過程中,其他小組負責糾正其錯誤,比一比哪一個小組犯的錯誤最少,哪一個小組糾正的錯誤最多。第三,導學案要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要有可測量性,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時,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第一,科舉制度產生及正式確立是在哪一年?科舉制度的發(fā)展完善情況?第二,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及主要內容是什么?第三,科舉制度具有什么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性十足,大大推動了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另外,為了保證導學案的合理性,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保證沒有局限性。
三、精心設置課堂懸念,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和動力的時候感知就會更加敏銳,記憶就會更加牢固,想象就會更加活躍,學習效率自然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則感知遲鈍,腦子不靈活,學習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因此,我們要把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亞里士多德認為:“創(chuàng)新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辈剪敯涂嗽f:“最精湛的教學藝術就是讓學生提出問題?!蔽覀円谥攸c處、關鍵處設置懸疑,讓教學內容跌宕起伏,讓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師的腳步探究問題的奧秘。初中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強,只要我們善于設置懸念,讓學生覺得歷史很神秘,學生就會有學習歷史的興趣,自然就會提高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將枯燥的文字內容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利用詩詞開頭、成語開頭、歌曲開頭、故事開頭等多種導入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我們可以采用成語開頭。傳統(tǒng)歷史教學枯燥乏味,歷史給學生的多是陌生感和距離感,自然會對歷史學習產生排斥心理,我們可以采用成語開頭,讓課堂教學變得有趣生動輕松,將歷史科目和語文學科結合起來,使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例如,在學習春秋戰(zhàn)國內容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解釋“圍魏救趙”“退避三舍”“臥薪嘗膽”這些成語的意思,然后教師再為學生講解這些成語背后的故事,引入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上。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會被調動起來,自發(fā)參與到學生探索學習中,活躍課堂氛圍,促進課堂教學順利開展,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另外,設置懸念有助于推動學生積極思考、探索創(chuàng)新、發(fā)現解決問題,不但能提高學生歷史綜合素養(yǎng),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四、利用角色扮演活動,再現當年歷史情景
為了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我們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教學師講生聽的現象,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通過扮演歷史中的人物再現歷史情景,身臨其境,感受歷史背景下人物內心的世界和心理變化。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扮演歷史事件中的人物,根據對歷史人物的理解,快速融入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之中,還原歷史真相,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和認知。例如,在學習辛亥革命時,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過程、結果和影響,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孫中山、袁世凱、溥儀、梁啟超、蔡元培等歷史人物,還原那段歷史的情景,武昌起義為開端,再到袁世凱堅持復辟帝制,接著共和革命的革命之火生生不息,表演情景劇的過程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可以幫助學生系統(tǒng)、全面、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的細節(jié),理解革命的含義和歷史意義。
五、教會繪制歷史圖示,強化學生認知記憶
歷史圖示是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歷史是由若干歷史事件按照空間范圍和實踐順序所組成的,學習歷史要學會縱向分析和橫向分析相結合,將歷史事件的聯系和區(qū)別解析出來,歷史圖示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將繁雜的歷史知識點按照規(guī)律有序展示出來,可以幫助學生清晰、深入理解歷史事件和歷史事件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實現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并指導學生嘗試繪制歷史圖示,將歷史事件進行多層次劃分,比如從空間橫向分析角度把歷史分成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從時間縱向分析角度將歷史分成近代歷史和古代歷史。另外,還可以使用多類型圖示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比如樹狀圖和概念圖,可以將歷史知識有結構性、層次性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區(qū)分相近概念的區(qū)別,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認知和理解,學習效率自然事半功倍。例如,學習革命和改革的區(qū)別,革命的目的是除舊布新,推翻舊制度,可以采用暴力的方式進行;改革則是采用溫和的方式在原本制度基礎上修修補補,保留原本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比如,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等,它們沒有采用暴力的方式,目的并不是改變原本的封建制度;法國大革命則是一種革命,采用的是暴力形式,推翻舊的制度,通過革命的方式建立新社會制度。
六、借助歷史開展德育,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借助歷史人物開展人格教育,挖掘歷史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質,培養(yǎng)學生精神品格,建立健全人格。我們要挖掘歷史上的優(yōu)秀歷史人物,比如皇帝、詩人、改革家、科學家、革命領袖,他們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品質。第一,歷史人物身上具有自律精神;第二,歷史人物身上具有心系天下的偉大胸懷;第三,歷史人物身上具有追求真理的執(zhí)著品質。例如,哥白尼、布魯諾、諾貝爾等,他們都是真理的捍衛(wèi)者,甚至為了真理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第四,歷史人物身上具有浩然正氣。比如文天祥、蘇武等,胸中一股浩然正氣令天地感動。學習歷史人物,接受人格熏陶,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積極的幫助。第五,進行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如講到紅軍長征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影視資料中的“飛奪瀘定橋”“過草地”“爬雪山”等片段,形象再現當時紅軍長征的艱苦情景,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傊诔踔袣v史教學中要想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要尊重、信任學生,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同時采用多元化的策略開展教學,這樣才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宋曉紅.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實施主體教育[J].新課程,2016(04).
[2]張義軍.初中歷史教學應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科技信息,2007(11).
[3]丁雪梅.小議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教研),2010(10).
[4]周道友.如何在教學中張揚學生的個性———《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體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作者:孫培紅 單位: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陵街道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