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烹飪實訓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近幾年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國自古就已存在“民以食為天”的理念,再加上當今時代餐飲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明顯加快,餐飲市場對高素質的烹飪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烹飪專業的課程建設要與時俱進,與行業需求對接,通過在烹飪實訓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推動學生烹飪專業能力的發展,從而更好地創業、就業。基于此,本文通過深入探究在高職烹飪專業實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相關策略,以期能夠提升高職院校烹飪專業的教育質量,為促進烹飪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烹飪專業;實訓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在黨的會議和全國教育者工作大會會議精神的相關要求下,高等職業院校要充分發揮自身服務作用,實現高質量轉型升級,以輸送專業型人才為目標,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在這種背景下,高職院校烹飪專業要與時俱進,做好特色專業課程建設,著重培養烹飪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擇業道路奠定基礎。然而,在實際的烹飪專業發展過程中,人才市場競爭情況激烈,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烹飪專業學生缺乏創新創業能力,導致學生的競爭能力較差。因此,高職院校烹飪專業的教師要通過改變自身教學模式,使烹飪專業教學內容緊密銜接市場,切實提高烹飪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一、從教育理論入手,依托行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烹飪教學活動中,教師忽略了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不能對傳統烹飪教學理念進行創新,通常采取的教育模式是為學生傳授以往的烹飪實踐經驗。這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可以保證學生的烹飪基礎,但是卻限制了學生學習烹飪知識的上限,阻礙了學生對烹飪專業知識創新能力的發展。例如,烹飪教師在實訓過程中只是單純地對學生的烹飪技巧、注意事項和菜肴制作的流程進行指導。然而,學生難以從已有經驗中獲取新的靈感。這就導致烹飪專業實際教學速度比較慢,效果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高等職業院校烹飪專業教師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理念,從理論上入手,做好市場對接與調查研究,帶領學生及時了解餐飲行業推出的新菜品,了解菜品的制作過程和原理,從而推動烹飪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1]例如,我們在進行實訓教學活動時,在每個單元的教學活動開展前都會結合我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優勢,通過到合作餐飲企業進行調查,及時跟進他們推出的新菜品,了解制作過程和配方原料。教師要將這些內容添加到教學環節中,在指導學生學習基本的烹飪知識時,引導學生在實訓環節嘗試參與這些菜品的制作活動。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有科學依據的菜品制作創新,培養學生的菜品創作靈感。這能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科學設置教學目標,以烹飪創新能力為追求
在高等職業院校烹飪專業建設的過程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烹飪專業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基礎菜肴的制作過程指導活動上,不能依據行業市場需求對教學目標進行創新。教學目標的陳舊導致烹飪專業教學理論和教學內容的陳舊。因此,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教師要將烹飪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重點,設置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發揮優勢,彌補不足。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需要烹飪專業教師對其有細致的了解,同時結合市場需求對餐飲行業的動態進行全面把握,將這些變化在教學目標中體現出來。這樣的目標設計能推動學生學習能力與市場需求的銜接,從而使學生在烹飪實訓的過程中有目標地開展制作與實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我校烹飪專業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在每個單元的教學活動開展前,專業課程教師都會結合市場實際需求、餐飲行業的崗位需求等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并將教學目標上傳到系教研群和學生群里,經系主任和行業專家同意,開展烹飪實訓教學。學生在相關學習目標的指引下也能迅速形成餐飲企業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從而在實訓、實習期間奠定良好的烹飪崗位所需的能力基礎,推動學生的快速發展。
三、通過競爭手段培養學生的快速思維能力
在培養高職烹飪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將重點放在對學生烹飪思維能力的培養上。在實訓活動中,烹飪教師要合理引導,在實訓過程中對制作理念、菜品原理以及火候、原料的投入時機等細節知識進行講解,引導學生規范操作。同時,教師要開展一系列的創作競賽活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操作進度和作品進行合理評價,評價優點、提出不足,通過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改變傳統烹飪教學模式中的不足,以學生烹飪基礎知識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為目標,放慢教學進度,引導學生在菜品制作過程中反思,形成有效的創新思維。例如,在進行烹飪實訓操作指導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菜品的制作、選材、投放時機等等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經常引導學生開展菜品制作競賽活動,不追求學生在短時間內的制作效率,給夠學生烹飪制作的時間,通過學生個人烹飪才藝展示,發掘學生的潛質。學生在不同食材的制作上有不同的特點。烹飪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引導學生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在競賽過程中形成全面的制作思路,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制作能力,拓展學生的業務范圍,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烹飪創新能力的教育效果。[2]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應正確認識到烹飪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高度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確保學生能夠滿足未來烹飪行業的需求。目前,民眾已經不再單純滿足于溫飽,對飲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烹飪人員要具有更強的創新能力,不斷對工作進行改進,進而提高飲食對民眾的吸引力。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應用創新教育理論、合理設定教學目標、擴寬學生視野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等手段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進而為烹飪行業輸送高質量的專業烹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心芯.將素質教育融入烹飪專業教學的思考:以烹飪營養與衛生課程為例[J].現代食品,2019(20).
[2]王玉華.烹飪實習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職業,2008(18):73.
作者:苗思思 張冰 單位:長垣烹飪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