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專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策略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職教育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大批的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使他們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應努力探索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根據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教學方式,使課堂上教授的教學內容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認真分析建筑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專業技能。在積極的學習狀態下,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職建筑;專業;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一、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文化課程基礎比較弱,學習成績相對來說比較落后,所以涉及到建筑學的專業知識的時候,理解能力會有少許欠缺。那么作為教師,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在教學設計方面要針對這一人群做出相符合的教學方式,從學生方面出發,師生共同把課堂氛圍搞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建筑平面圖》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己適應教材的內容,然后通過教材的引入安排學生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可以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共同測量一下教室或者宿舍的大小,通過數據再進行教室或者宿舍的平面圖繪制,在繪制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讓學生進行討論,各抒己見的訴說自己的看法。共同尋找其中存在的問題,更加細致化的掌握繪制的過程和步驟,這樣的話,學生們也就通過這種形式快速的掌握了繪制的方法并且也完成了教師步下的任務。在制定學生計劃的過程中,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他們不僅掌握了制定計劃的方法和步驟,而且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使用多種信息化的教學方法
多媒體是課堂教學信息的有效載體,是信息傳播的重要手段。通過使用各種錄音、錄像、投影等多媒體,在形、光、聲、色等的傳遞下,刺激學生感官,吸引其學習興趣,使無聊的學習變得具體而靈活。例如,在學習力學時,傳統的教學主要是對該課程所要學習的內容、學習方法和對象的介紹,照本宣科的概念講述、計算原理等內容,使學生學得無精打彩,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和圖片,向學生展示鳥巢項目,介紹該工程的力學模型和所涉及的典型機械問題,讓學生認識到力學是這樣一個宏偉的基礎工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還可體會力學在建筑專業課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未來工作實踐中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建筑專業課程中的很多知識點比較復雜和抽象。教師教起來困難,學生聽起來又難懂。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把圖文、聲音、視頻和動畫等相結合起來,把無聲的轉化為有聲的,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他們所學的知識。
三、改變教學方法,開辟創新教育新途徑
創新教學由兩部分組成:“教師創造性教學”和“學生創造性地學”。實現的關鍵是采用適當的教學策略。首先,改革實踐計劃。過多、過細、過于整齊、劃一的實踐方案,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創造力的發揮。為此,在制定實踐報告和實習計劃時,必須合理刪除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和操作程序,并增加一些與實踐教學相關的最新專業技術發展,以及國內外成功和失敗的典型技術案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獲取技術信息的途徑會越來越廣泛,他們在實踐中生成技術創新的可能性就會越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改變實習過程。實踐過程是知識的“使用”階段。它不但可以檢驗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激發和鞏固學生的創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為此,教師必須打破原有的實踐教學模式,加強對實踐教學過程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自身能力解決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實踐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現有掌握的知識,根據所發現的信息進行實踐計劃的創意設計,并根據各組設計的方案進行分析,重點分析創新成分。對每個實踐計劃,正確地指導學生找到最佳的改進方法。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生不僅增強了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在實踐過程中拓寬了他們的專業知識,進一步提高了他們在實踐中處理問題的能力。第三,采用競爭機制。競爭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主動性,從而激發他們強烈的創新意識。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及時開展學生創新和技術競賽活動,探索創新教育的閃光點,以此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總之,在中等職業建筑教育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能夠在主動、自主的探索中掌握教材內容,提高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給予他們充分的探索時間和空間,擴大思維能量,創造性地提高專業技能,創造性地解決遇到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佘云富.淺談中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刊,2012(17).
[2]游化彪.新時期中職學校建筑專業有效教學模式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6(14).
作者:錢仲漢 單位:浙江省諸暨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