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論文2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創新能力及其特征與作用
創新能力的特征:第一,綜合獨特性。創新能力的構成不是單一的,而是幾種能力的綜合,這種綜合又是獨特的,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第二,結構優化性。創新能力在構成上,呈現出明顯的結構優化特征,而這種結構是一種深層或深度的有機結合,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創新功能。創新能力的作用: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習慣,有利于使學生懂得如何進行創新實踐,使他們學會解決遇到各種現實問題,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及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高中數學創新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更新教育觀念
1.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傳統教育觀念中教師往往有權威意識,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更無從談起。而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得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只是起主導作用,恰當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創設寬松、民主、和諧、富于思維性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知識的意義建構和學習經驗的積累。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師觀,使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從主宰轉變為主導,正確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即重點導疑、導思、導問、導學,使自己不僅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而且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指導者,與學生共同探索、共同討論、共同研究,與學生一起經歷知識形成和掌握的過程,一起完成學習任務,以便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樹立正確的教學觀。首先,高中數學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要充分實現數學的教育功能。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方法的指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學習情緒體驗和思維能力,尤其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充滿思維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現實的、充滿啟發性、思維性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鞏固舊知、探索新知、積極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創新能力。其次,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不斷同化新知識、建構新意義的過程,學生只有親自操作、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數學學習才是有效的。所以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應該是基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經驗,以及與周圍環境的交流,通過反省主動建構數學知識體系。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運用各種恰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創設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思辨討論的學習氛圍、知識背景和問題情境,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處理好創新與傳統的關系
基礎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要實現從具體數學到概念化數學的轉變,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從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的轉變;從直觀描述到嚴格證明的轉變,使學生樹立嚴格的邏輯思維意識。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思維過程中,需要發揮觀察、比較、類比、合情推理、抽象、歸納、概括等各種思維形式的作用。因此,在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另外,在數學教學創新教育的實施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使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雖然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過于強調的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強調讓學生開展課題討論、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強調研究性學習、積累生活經驗等,就會變自主發展為自由發展,學生的學習活動過于自由會缺乏教師有效的引導、指導與點撥,反而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處理好傳統與創新的關系,應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優勢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進而在教學中運用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于是在新的教育觀念的指導下,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將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指導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結合起來,這樣必要的講解、循循善誘的引導和畫龍點睛的點播指導等傳統教學方法和學生自主探究的新的學習方法的有機結合則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三)營造活躍輕松的教學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感知、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體情緒的影響。在輕松自如的環境中,人的自主探索和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最富有創造性和開拓性。對于學生來說,只有課堂充滿生動活潑、輕松愉悅的氣氛時,學生的精神狀態才會高昂激越,情緒才會高漲,興趣才會濃厚,思維才會活躍,學習能力才會更強,學習效率才會提高,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與發展。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巧妙設計教學活動,創設既輕松活潑又不失秩序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學環境。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高中數學教材中的探究式活動,創設充滿探究性和啟發性的情境,使學生在探究式活動中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因為創新能力來自于實踐,所以教師為學生創設探究情境,可以使學生在探究式實踐活動中獲得研究探索的體驗,養成善于發現問題、樂于思考、勤于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為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創造性探索營造了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四)鼓勵學生勤思善問,以問促思,以問促變,以問促創新能力的發展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年輕從教時,特別注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發問,他總是想辦法讓學生通過不同途徑提出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喜悅、樹立自信,從而對數學學習充滿探究興趣,在探究中發展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應充分體現其必要性和實用性,能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能誘導學生積極探索,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好的問題往往是新知識的生長點,是知識內在聯系的交叉點,更是創新思維的啟發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提出的啟發性和思維性問題能促進學生展開積極的探究活動,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人才評價已趨向于提倡人的創造性和開拓型的性格。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的創新教育中應注重塑造學生的創新人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品質,學生的創新個性具有完整性和持久性,對學生今后的發展產生積極的甚至決定性的影響。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塑造學生的創新人格,教師應做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營造寬松、民主、愉悅的氛圍,消除學生對錯誤的恐懼心理,鼓勵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獨創性與多樣性,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猜想,真正把新課標的強調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精神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發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1.反彈琵琶,引發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指采用與通常情況下的普遍習慣的單向思維完全相反的思路,從對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思維,是一種打破常規的創新思維方法。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受思維定勢影響,很難提出標新立異的見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打破傳統的、常規的思維定勢,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探究,以得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2.啟發側向思維。側向思維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另辟蹊徑,使思維由此及彼,從側面擴展,從新的角度探索被人們忽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其與逆向思維的區別在于,側向思維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維是逆向的。其特點是不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從側面換角度思考問題,以求突破現有的論證和觀點,提出新觀點,獲得新結論,產生新創造。正如齊百石所說:“畫人所不畫,不畫人所畫。”畫作創作如此,數學學習亦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于創新。
(七)評價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教學活動的每個環節。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其發展的不同需求,以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這就要求評價內容要全面,不僅關注學業成績,還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尤其是要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進步。評價的方法也要多種多樣,不僅有書面作業,還要有行為觀察、問題研討、研究性學習、情境測驗、成長記錄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實行激勵性評價,無論是課堂提問、當堂練習還是課后拓展作業,或者其他學習活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注意保持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并使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和習慣,以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綜上所述,創新是人類發展永恒的主題,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從而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作者:陳飛群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資源中學
第二篇: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探索
一、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就要為他們創設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大膽質疑,才能把自己新奇的想法表達出來,并與同學、教師進行討論。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是培養他們創新意識的前提條件。第一,教師要具備創新精神,因為小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離不開教師的幫助,即便是他們已經掌握了學習方法,也需要教師在一旁指導。所以教師具備了創新精神,就能夠影響和感染學生,激起他們創新的熱情。這就要求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要多學習、多研究、多探索,進而掌握更多的具有創新性、靈活性的教學方法,運用在教學實踐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第二,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動學生,讓教師的關愛充溢整個課堂。在這種輕松、愉悅、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并會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究中,這時學生身上隱藏的創新潛能也就被挖掘出來了。第三,小學數學教材中有些知識是非常抽象的,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引起學生的想象,也無法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具象的感知,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這時如果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它的交互作用,為學生創設直觀形象的學習情境,就能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可感,使學生由苦學變為樂學,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和探究欲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促進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和成績能否得到提高,關鍵在于他們是否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引導他們通過自學來獲得知識,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地學有所得,體會到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由此也可以得出,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目的是為了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發現更多的未知知識,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將探究的結果告訴學生,讓他們死記硬背,這樣只會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負擔,使他們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歸納和比較,構建知識體系,提高他們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其次,在學習新內容或遇到新問題時,教師要教會學生查找資料,使他們具備獨立獲取信息的能力,這樣學生就能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形成新的認知,并對新知識和新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方法,進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注重在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學生不能僅僅依靠單純的記憶和模仿來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來獲得知識,并能夠學會應用所學知識。此外,由于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水平、接受能力等多個方面都不相同,因此他們的學習活動應當是富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過程。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多為學生提供各種實踐活動,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運用能力,還能使他們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具體來說,數學教師應當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為他們創設富有情趣和意義的實踐活動,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進而提高他們運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實踐活動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豐富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的重要方式,我們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重視并組織好數學實踐活動。
四、小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是每個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深切地體會到:要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工作在教育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注重創新教學,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進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
作者:張敬環 單位:河北省巨鹿縣堤村校區小王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