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會計課程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的骨干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具有較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課程。但目前各職業院校《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目前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模式存在與本科教育同質性的問題,傳統的教材按照會計要素劃分章節進行教學,保證了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但課程的實踐性不突出,教學內容不能直接與實際工作過程接軌,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不強,不符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最近有教師提出按照會計崗位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然后根據各個崗位的能力要求確定各個教學情境的具體學習內容。這種教學設計直觀性強且職業能力與教學內容相對應,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工學結合的教學思想,但這種以會計崗位劃分教學情境的做法,知識點分散、理論系統性不強。綜上所述,《財務會計》課程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應體現高職教育的目標,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從往屆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行業來看,基本上包含了商業企業、生產企業、金融企業等各種行業,不同行業對會計人員基本能力的需求是大同小異的。基于上述原因,在《財務會計》課程設計中引入了通用會計能力培養的理念,以使培養的畢業生的素質能更好符合市場的需求。
二、會計職業能力的構成
會計職業能力分為基礎會計職業能力、通用會計職業能力和專業會計職業能力。
1.基礎會計職業能力。基礎會計職業能力是通過學習會計原理等基本素質課程,熟悉會計基本核算程序,掌握會計基本核算方法,了解有關會計核算方面的法律、法規,掌握計算技術和電算化的基本知識,為后續通用會計職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2.通用會計職業能力。通用會計職業能力是在具備基礎會計職業能力的前提下,通過會計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培養良好的會計誠信和敬業精神及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熟悉會計法的內容,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工作規范,熟悉中小企業基本業務知識并熟練掌握其基本會計核算方法,掌握稅款和財政規費計算與申報方法等,在此基礎上,再經過三個月左右的專業會計知識學習,到中小企業就職后,馬上就能勝任會計工作。
3.專業會計職業能力。專業會計職業能力是在具備通用會計職業能力的基礎上,經過拓展的專業會計知識的學習,具有專業領域知識,具備專業會計素質,掌握一般商業、糧食企業、工業、服務業等行業具體的會計核算方法。具備了專業會計職業能力,就可以實現學生崗位能力與工作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三、以通用會計能力為基礎設計《財務會計》課程
1《.財務會計》課程設計思路。《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于: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人才,重點為中小企業培養一線會計人員。現行的《財務會計》教材體系大多是按上市公司的經濟業務以會計要素為章節設計的,而職業學院學生的就業去向多數為中小企業,甚至是新籌建的企業,為了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會計應用能力,以會計工作過程為主線,按中小企業的日常業務流程對《財務會計》課程內容進行重組。在課程設計中增加企業會計制度認知和會計業務流程認知內容,培養學生根據企業類型選擇適用的會計制度和以工作任務順序為程序開展會計工作的能力。在完成“日常業務核算”的理論教學后,增加“會計憑證識別與審核”情境,將學生置身于模擬的會計工作場景,體會會計在沒有文字表述題目只有外來原始憑證的情境下如何識別、判斷和處理各項經濟業務。在完成《財務會計》教學任務后,使學生具備在一個新籌建的中小企業里,可以為其制訂相關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科學設置帳戶、準確進行所有業務的會計處理能力。
2.以工作過程為主線對《財務會計》課程內容進行重組。
(1)按工作任務程序設計教學情境。情境一:會計制度認知。本情境主要闡述會計制度規范及不同企業會計制度的選擇,介紹各種會計法規、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制度的聯系和區別、企業會計制度的內容,闡述上市公司和小企業會計制度涉及的會計科目、會計賬簿、會計報告;介紹如何根據企業類型進行會計制度的選擇,為各種企業選擇設計適用的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情境二:業務流程認知。本情境主要闡述各類企業主要的經濟業務流程,介紹制造業、商品流通業和服務業等各行業主要經濟業務的工作環節,在各工作環節中應履行的手續制度和涉及的會計原始憑證的來龍去脈。情境三:日常業務核算。本情境主要介紹企業日常業務核算,包括籌資、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日常業務的核算。介紹籌資時形成的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利息、應付債券、實收資本的處理;闡述貨幣資金的主要內容和庫存現金與銀行存款的核算、清查與核對方法;介紹購進與銷售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投資業務的日常核算、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日常核算、應付職工薪酬的會計處理等。情境四:會計憑證識別與審核。本情境主要介紹外來原始憑證的識別與審核。闡述外來原始憑證的識別和審核方法,介紹如何根據各種原始憑證判斷日常業務的經濟內容并做出相應的會計處理;情境五:轉賬、結賬業務處理。本情境主要介紹期末轉賬、結帳業務的處理。介紹各種資產減值的處理、各種投資和長期資產的期末業務處理、利潤和利潤分配以及各種稅費的計算和結轉;情境六: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本情境主要介紹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與分析。闡述財務報表的概念和組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內容結構和編制方法;簡述利用財務報表的數據進行相關分析的方法。
(2)按業務流程設計教學單元。情境一:會計制度認知學習單元。①會計法規概述;②我國企業會計制度規范和企業會計制度設計;③不同企業類型及會計制度選擇;④應用實例分析;⑤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情境二:業務流程認知學習單元。①制造業主要經濟業務環節、手續制度及原始憑證;②商品流通業主要經濟業務環節、手續制度及原始憑證;③服務業主要經濟業務環節、手續制度及原始憑證。情境三:日常業務核算學習單元。①籌資業務的核算;②貨幣資金的核算;③制造業存貨購進的核算;④制造業存貨生產加工的核算;⑤制造業存貨銷售等收入的核算;⑥商品流通業存貨購銷的核算;⑦服務業日常業務的核算;⑧投資業務的日常核算;⑨固定資產的日常核算;⑩無形資產的日常核算;應付職工薪酬的計算和核算。情境四:會計憑證的識別與審核學習單元。①原始憑證舉例;②原始憑證的識別判斷和審核;③根據原始憑證的經濟內容處理日常業務。情境五:轉賬、結賬業務處理學習單元。①資產減值的處理;②投資業務的期末計量和處置;③固定資產折舊、后續支出和處置;④無形資產攤銷和處置⑤資本公積與盈余公積的核算;⑥本年利潤與利潤分配的核算。情境六: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學習單元。①財務報表的識別;②資產負債表的編制;③利潤表的編制;④現金流量表的編制;⑤財務報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