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黎族地區的茶文化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1824年,一位名為勃魯士人,于印度阿薩姆發現了野生大茶樹,隨后印度便宣稱茶樹原產該國,一場茶樹原產地之爭不絕于耳。可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原蘇聯生物化學家杰莫哈節對茶樹的研究發現,不同類型茶樹的合成兒茶素的情況有著極大的差別,原始的野生型茶樹合成簡單兒茶素能力較強,進化的栽培型茶樹合成復雜兒茶素能力較強,這一發現對茶樹的屬性可以作出判斷。人們后來依據原蘇聯學者科研成果的理論,提供了大量的生化分析材料,從而斷定我國云貴高原的野生型大茶樹屬于原始型,而印度阿薩姆茶樹的兒茶素組成比例與普遍栽培茶樹類似。兩者相比,誰先誰后,一目了然。更有戲劇性的是,在晚于杰莫哈節研究成果問世的1981年,我國學者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貴州首次發現了茶籽化石,經考古學家鑒定,該化石為四球茶種子,其地質年代在晚第三紀至第四紀之間。這一最具有說服力的科學論據,讓茶樹原產地在印度的論調就不攻自破了,持續100多年的茶樹原產地之爭便銷聲匿跡了。
唐代陸羽(773-804年),于公元8世紀60~70年代撰寫了《茶經》一書,該書內容豐富,若按現代茶學的分科,它已涉及茶樹形態學、茶樹生態學、茶樹栽培學,以及茶葉的加工、分類、評審和茶葉的歷史文化等。《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文化的學術專著,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茶經》的問世,標志著世界茶學的創立。中國唐代陸羽就是世界茶學的開山祖師,所以,他被人們譽為“茶圣”,這自然是情理之事。《茶經》一書,作者根據他對茶文化的考察,談及茶的起源,茶樹的栽培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并系統介紹茶葉采摘制作的工具、工序和使用方法等。書中重點描述唐代餅茶的采摘、加工與品質鑒別,以及人們煮茶、飲茶的器物、使用的方法和相關環節的要領,對于茶質品味,作者從色、香、味幾個方面分析論述,提出標準。《茶經》作者對我國有關茶的歷史文獻,從上古至唐代進行了系統梳理,全面編輯成文,總結了茶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讓人們從中看到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茶經》一書的內容,還涉及到中國當時茶區的分布,并對各地區茶葉品質的特色逐一評價。總之,內容極為豐富的《茶經》,為我國后世對茶學的研究、創建和發展茶學科,以及茶文化的傳承和傳播都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國悠久的茶文化,不僅培育了“茶圣”陸羽,產生了世界第一部茶文化學術專著《茶經》,而且還充實和豐富了我國的古代文獻。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代,“茶”之一物就進入了古籍之中。西周周成王元年《爾雅•釋木篇》曰:“槚,苦茶(即指茶)也。”在《尚書•顧命篇》載云:“王三宿,三祭、三詫。”所謂“詫”就是指茶。這里除了對“茶”的記載而外,還談到茶葉用于祭祀的作用。西周之后,歷代文獻,對“茶”皆多有記載,因歷史久遠,史實甚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國古籍對“茶”的記載,正好客觀地記錄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現茶樹、栽培茶樹、制作茶葉、利用茶葉、開創中國茶業的光輝歷史。古籍所載的史實,陸羽《茶經》的問世,兩者以不同的形式,都用事實雄辯地說明茶文化的故鄉在我們中國、在祖國神州大地。
我國古代的絲綢文化,早已譽滿全球。如今,當人們一提起“絲綢之路”四個閃光的大字,自然就憶念起祖國古老而燦爛的絲綢文化。在古代,中國大量的絲和絲織品皆取陸、海兩道西運,其實當時的其他商品以及東西方各種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亦多是走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絲綢之路為促進亞、歐、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樣,我們祖國也有一條暢通中外的茶葉之路,將中國悠久的茶文化傳遍世界五大洲。我國古代的茶葉之路,也是取陸、海兩道,只不過路線有別。陸路以山西為樞紐,穿越蒙古高原、西北利亞,轉往歐洲的國際商路。另有部分茶葉經陜西、甘肅和新疆輸往印度、阿富汗等國家。海路是經當時華南沿海各對外通商港口,穿過南海,繞過馬亞半島,到達南亞各國,若再前行就經印度洋、波斯灣和紅海,轉往西亞及歐、非兩洲各地。中國茶葉進入歐洲各國,其路徑一般都是取陸道,穿越蒙古高原北上,再轉往歐洲的國際商路。如1618年中國公使攜帶茶葉前往俄國朝廷,其行程就是取道這條路線。中俄于1689年訂立尼布楚條約后,大量中國茶葉也是經由蒙古運往俄國的。在海路上,在上世紀中期,印度印西亞的茶葉產量曾在世界一度排到前幾位,該國茶業的開發,就是從海道運回中國茶籽而逐漸發展起來的。茶葉開發較晚的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都是在中國購買茶籽,然后從海路運回本國興辦茶葉。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茶葉之路,如同彼時的絲綢之路,為把中國的茶葉或絲綢,以及古老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國,為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建立友好往來的國際關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華茶文化作為輻射源,已是光耀五大洲。我們特別要提及的是,中國的飲茶風俗和品茶藝術,可以說在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少國家吸收了中國的茶文化,形成本國的飲茶習俗。在這方面,日本是最為典型的事例。中國茶文化傳到日本,該國逐漸興起飲茶的禮俗,進而形成一整套固定的程式,體現講究“和、敬、清、寂”的茶道基本精神。日本茶道被視為日本民族文化特征之一,從古傳承下來,至今仍為人們一種時尚的飲茶禮俗和精神信仰。在英國的飲茶嗜好,遍及各個階層的人們。英國人喝下午茶,成了全社會的飲食習俗,人們也把它視為一件很愜意的事情。茶會是鞏固大學里的重要社會組織之一,師生之間的交往,學術問題的討論,往往就在茶會進行。中國茶文化在國外不僅對老百姓、富貴人家頗有影響,而且還引起一些國家的王氏極大關注。據說18世紀時的一位瑞典國王(古斯托夫世),下令在已被宣判終生監禁的犯人中,挑出兩人來試驗喝茶與喝咖啡對身體影響的結果,試驗表明兩人中堅持長期喝茶者要比喝咖啡的那位人多活了30年,即是喝咖啡者早死了30年。這也許是一則笑話,但也是飲茶的一則佳話,中國茶文化在世界的良好聲譽,及其產生的深遠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海南黎族地區茶之溯蹤
茶樹原產于中國,我們祖國是茶的故鄉,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海南黎族聚居于五指山區,這里的土質和氣候適宜茶科植物的滋生、成長。五指山區的茶樹與其他綠色植物群落,在世世代代黎族人民的守護下,染綠山區的山山嶺嶺,造就了極為豐富的綠色資源寶庫。在五指山區廣泛流傳著這樣一條民間諺語:五指山是百寶箱,百寶箱里百寶藏。五指山的茶樹,就是“百寶箱”中的一大寶物。自古以來,黎族人民與五指山的茶樹相伴相隨,茶在黎族地區具有久遠的歷史。有關五指山水滿茶來歷的傳說,早已傳遞出這方面的信息。相傳很久以前,家住五指山的獵哥與黎妹,兩人自幼相好,長大喜結良緣,成了一家人。獵哥長得腰圓膀粗,臂力過人,能射一手好箭,常上五指山打獵,每次都不會空手回家,不是扛回山豬野鹿,就是提回一串大大小小的雀鳥,樂得黎妹笑呵呵的。黎妹才貌出眾,勤勞善良,靈巧的雙手,擅長紡織繡。這對青梅竹馬的青年夫婦,生活過得甜甜美美。有一天,獵哥進五指山打獵,不幸染病上身,回到家里頭昏腦脹,四肢乏力,躺在床上起不來。黎妹忙著四處找來一些草藥,一連幾天煮水給獵哥唱,但仍不見病情好轉。正當黎妹焦急的時候,一天夜晚她接到菩薩的托夢,說是在五指山老林深處,長著野茶樹,樹上的綠葉是清甜味,采回野茶葉泡水喝,可以幫助獵哥治好病。黎妹醒來一陣心喜,盤算著如何采回五指山老林深處的野茶葉。后來,黎妹歷盡艱辛,好不容易采回來了五指山上的野茶葉,用它煮水給獵哥喝。獵哥的病情一天天地減輕了,連續服用一些天后,身體恢復了健康。從此,水滿人種起了水滿云霧茶。可見黎族先民栽種茶樹,古已有之。
在現今五指山市水滿鄉的水滿村,還有“水滿百年茶樹王”之稱的茶樹。世代傳承的水滿茶,經過多年的培育栽種,如今已成為五指山的品牌茗茶。其實,海南島上栽種茶樹的史實,早有古籍記載。唐代陸羽撰寫的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對當時我國產茶地的分布,從大的范圍分為劍南、山南、淮南、浙西、浙東、黔中、江西和嶺南8大茶區。從現今的省區劃分,當時茶區遍及云南、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上海、浙江、福建、陜西、河南、廣西、廣東和貴州等省區。《茶經》一書對茶區所述,只是一個概略的統計,就當時的條件而論,難以做到精確無誤,書中遺漏是難以避免的。但就海南黎族地區茶樹的滋生、成長而言,若從陸羽《茶經》所劃分的8個大區看,海南在嶺南范疇之內;若以現今省區觀之,海南建省前隸屬廣東所轄。如此看來,海南黎族地區在《茶經》問世的年代就有茶樹栽種的史實,是不容質疑的。而前文講述水滿茶來歷的民間傳說,它對證明黎族地區古代種茶也是一大佐證。總之,海南黎族地區栽種茶樹始于千年之前,這樣的溯蹤應是符合情理的事情。在其他相關的古籍中,也為我們溯蹤黎族地區茶史提供了有關的資料。東漢時期的《桐君錄》有這樣的記載:“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通夜不眠……。”《瓊山縣志》載云:“苦增茶,樹若刺桐,叢桂,葉大而澀,其味最苦,俗常以之和茗烹。”上述古文獻所提及的“瓜蘆木”與“苦增茶”,后經專家考察發現,實際上就是遍布五指山、七仙嶺、吊羅山、霸王嶺和鸚歌嶺等地野生苦丁茶樹。這種“苦丁茶”在黎族民間早已廣為飲用,其時限可追溯到2000年以上。①黎族群眾把它視為珍品,它不僅可以亦茶亦藥,而且還是人們婚配中不可缺少的禮物之一。這是黎族地區茶溯蹤的又一史實,它也從一個方面說明黎族地區種茶、飲茶有著久遠的歷史。
黎族地區茶的類型
從黎族地區茶的滋生成長,到茶業的逐漸發展和興旺,這里茶的類型可歸納如下幾種:
(一)野生茶。前面對黎族地區茶的溯蹤,讓我們已經知道五指山區滋生成長的野生茶,當是黎族地區最早最具代表性的茶。論五指山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與前文提及專家在云南發現原始型野茶樹王地區相似;從古文獻記載看,無論是陸羽的《茶經》,還是東時期的《桐君錄》和晚后問世的《瓊縣山志》,皆提供了黎族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史實;至于民間流傳的水滿茶來歷的傳說,無疑也是這方面的佐證。
(二)苦丁茶。黎族地區這類茶的起始實屬野生茶,后來被黎族百姓識知、了解,開始了苦丁茶的栽種繁植。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談到了苦丁茶的性能:“……煮飲,止渴明目除煩,令人不睡,消痰利水(即利尿),通小腸(即治結腸炎),治淋,止頭痛煩熱,噙咽(即去痧利喉),清上膈(即清沛)。”苦丁茶如此多的功能,令百姓把它當成寶物。所以,在我國不少地區,人們都把苦丁茶作為茶藥兩用,已有千百年的飲用歷史。在黎族地區,人們也常用苦丁茶治病。村寨中的草醫、老人都常上山采摘苦丁茶,將它一束束地捆扎起來,放在灶臺上烘烤,治病就取出適量的苦丁茶煮水飲用。這種茶藥兩用的苦丁茶,遍及五指山區。海南大學苦丁茶研究所學者劉國民博士,在他多年的研究工作中,發現五指山區許多不引人注意的地方都可見到苦丁茶,而白沙黎族自治縣境內,還發現了一株樹高42米的野生苦丁茶。這株古老的苦丁茶樹,是海南島內和全國迄今為止的最高大的苦丁茶。由此看來,可以說黎族地區是苦丁茶的盛產之地。
(三)綠茶。這是黎族地區茶業的主打產品。千百年來,黎族人民都有種植椰樹、檳榔的優良傳統,他們同樣也喜于栽種茶樹,種茶飲茶是他們世代沿襲的古老習慣。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廣大黎族人民種茶不只是自用,還成為他們增加經濟收入一種綠色產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芳香村委會黨支部書記吳理文,為開辟財富,組織群眾整理地塊,購買茶種茶苗,學習種茶技術,把種植綠茶、發展茶業,作為樹民致富的新途徑,收到了良好的效益。黎族地區各市縣均有農場,不少農場興辦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茶園,從事茶業經營。近些年來,當地的農民與農場職工聯合,政府與農場互動,種茶產業逐年擴大。白沙茶廠、五指山茶場等國營企業,引領黎族地區的茶業不斷開拓新的局面,“白沙綠茶”被人們譽為“海南一絕”,五指山云霧綠茶也是海南特產之一,暢銷茶葉市場。如今,種植綠茶,成為黎族地區發展綠色經濟,推動民族經濟社會建設的支柱產業之一。
(四)其他茶葉品種。在黎族地區發展茶業的過程中,紅茶品種曾經興盛一段時間。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根據國家計劃,先后在通什(現更名為五指山)等地建立了國營農場,興辦紅茶是農場的重要產業之一。那時中國茶葉出口的當家品種,其中就是產自海南的“紅碎茶”。五指山茶場因盛產“紅碎茶”,并遠銷歐美、東南亞、中東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一時名揚海內外,成為全國十大茶場之一。后來,因茶葉市場和茶價的變化,“紅碎茶”出口銳減,生產隨之萎縮,逐漸被綠茶取代。海南黎族地區在大力發展綠茶的過程中,有機茶品種也漸漸生產問世。據《海南日報》2009年8月23日報道:五指山市水滿鄉茶場在國家農業部有機食品專家指導下,經過多年的種植試驗,終于種出有機茶。這是一種高山烏龍茶,它是用福建武夷山烏龍茶和海南五指山黎家茶嫁接而成的。五指山下種出的這種烏龍茶,因每斤茶葉都讓茶蟲撕咬過,其產量低,但卻產生一種特別的芳草香。據海南省農業廳綠色食品辦公室負責人評介,這個品種的有機茶,有望成為海南高端茶葉的代表。
黎族地區茶業發展概述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極為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建設,積極引導各民族發展生產,增加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黎族地區的茶葉生產,一直是在政府的指導下,合理利用當地的優質資料,走改革創新之路,興辦山區茶業,發展綠色經濟,歷經數十年的努力,開拓了五指山區茶業日漸興起的可喜局面。如今,黎族地區的茶業,已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的特色產業。
(一)早期的茶業發展。早在上世紀50年代,黎族地區就迎來了發展茶業的大好良機。茶業專家看好黎族地區興辦茶業的自然優勢,政府注意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經濟,所以,國家相關部門制定計劃,于1959年在海南選點建立茶葉生產基地。當時的通什(現更名為五指山)、嶺頭等地創建了國營農場,率先興辦茶業。那時是選用黎族本地的野生大葉茶種,與從云南引進的阿薩姆大葉良種,將兩者進行繁殖,讓人們看到興茶富民的希望。在通什等地伊始興辦茶葉的年代,茶葉市場時興紅茶。從市場的需求出發,通什等茶葉生產基地著重從事“紅碎茶”的生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當時中國茶葉出口的主要產品,就是這種“紅碎茶”,它被譽為“當家產品”。通什茶場隨之躋身全國十大茶場之一。這里生產的優質“紅碎茶”,不僅遠銷歐美、中東和東南亞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而且還登上了倫敦的拍賣市場。有資料顯示,在我國茶葉貿易的高峰時期,一年出口“紅碎茶”的金額就多達100萬美金,為國家賺取了不少的外匯,也為黎族地區的茶業發展史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什產銷的“紅碎茶”,一時名揚海內外,引來各路茶商紛至沓來,到這里淘金取寶,學習“紅碎茶”的制作經驗,當時的通什茶場一派興旺景象。但是,時至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外貿體制的改革和國際茶市的變化,通什“紅碎茶”生產的火紅局面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由于“紅碎茶”出口銳減,其生產日漸萎縮,茶園面積逐年減少,從1993年種植的12萬畝,大減一半以上,到2000年就只存留約5萬畝茶園了,其產品自然隨之大幅下降。①從此,通什“紅碎茶”生產走向了低谷。
(二)另辟溪徑,謀求茶業新發展。隨著市場的變化,黎族地區的茶界人士和廣大茶農圍繞市場改變觀念,他們當機決策,果斷行事,轉向開發綠茶生產,以綠茶取代“紅碎茶”。五指山茶場曾有過昔日生產“紅碎茶”的輝煌,但他們沒有因“紅碎茶”的急劇變化而喪失創業的精神,廣大茶農把昨天的成績當成零的起點,激發自己另辟溪徑,尋求茶業的新發展。茶場即刻轉向高品質綠茶生產,茶農們艱苦奮斗,開辟綠茶園地,在短短的兩三年內,種植綠茶數千畝。五指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為五指山茶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所以,五指山的綠茶產期早,每年元月份就有早春茶上市,成為全國最早的春茶。在20世紀末和新世紀之初,五指山茶場生產的高品質綠茶,連續數年成為王府井百年老字號吳裕泰茶莊的暢銷茶,其價格與平時相比要高出3倍。茶場和廣大茶農由此看到發展綠茶的希望,激發了人們種植綠茶的熱情,一時間,黎族地區掀起了種植綠茶的熱潮。
黎族地區的相關茶場,這時紛紛制定興茶規劃,更新老劣茶樹,開辟綠茶園地。其間,白沙農場的茶業發展步伐較快。白沙綠茶生產,經過幾起幾落之后,時至2004年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白沙農場以茶園產權拍賣為契機,以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為突破,數千畝白沙綠茶生產基地,被確定為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在茶業領域這里是全國唯一的現代農業示范農場。白沙農場和廣大茶農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奮發興辦茶業,精心培育綠茶,在“白沙綠茶”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殊榮之后,海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委托,會同省農業廳、農農墾總局,組成專家對白沙農場建設的國家級“白沙綠茶標準化示范區”項目考核驗收,取得圓滿成功。白沙農場在建設國家級“白沙綠茶標準化示范區”的過程中,綠茶的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產品質量得到顯著提高,使“白沙綠茶”成為海南省高產、優質和高效的特色農產品。“白沙綠茶”由此煥發生機,其產品暢銷市場。特別是白沙農場開發的綠芽、毛尖、高香和綠螺等多個系列名優產品,俏走市場,在華南茶市甚受青睞,成為人們的搶手貨。不僅如此,白沙綠茶還遠銷祖國香港、臺灣,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黎族地區茶業經過新一輪的發展,開拓新的局面,創造了被世人譽為“海南一絕”的“白沙綠茶”,成為聞名海內外的一大品牌。如今,“白沙綠茶”還有發展的空間嗎?答案是肯定的。在白沙黎族自治縣,不少特色資源與“白沙綠茶”相關聯,比如“天外飛仙”的隕石坑,豐富多彩的黎族苗族文化,素有綠洲之稱的生態旅游文化等,這些特色資源都還是原生態的,若將它們合理有序開發,并服務于當地茶業生產,無疑將拓展茶業的發展空間,推動“白沙綠茶”再上新臺階,得以飛躍發展。(本文作者:陳蘭 單位:瓊州學院人文社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