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白茶文化推動茶產業路徑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福鼎白茶文化是在白茶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優秀的地域性茶文化,體現了福鼎白茶獨有的種植、生產、貿易等特色。近年來,其在福鼎白茶產業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本文采用訪談法、調研法以及文獻研究法,從茶葉的產業鏈管理、產品的種類、產業融合鄉村振興等角度總結白茶文化在福鼎白茶產業中的作用,以期推動白茶文化與產業結合的實踐發展。
關鍵詞:福鼎白茶;茶文化;茶產業
自古以來,茶被中國人賦予了特殊的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進步,茶文化的內涵擴展到包含綠色金融、企業管理、文化旅游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茶產業孕育茶文化,而茶文化作為茶產業中的支撐性力量,對茶產業的升級發展,提高品牌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福鼎白茶憑借著優良的品質和大型會事的影響力,提出“中國白茶在福鼎”的口號,一躍成為中國白茶知名品牌。近幾年,福鼎白茶面臨著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等問題,白茶文化作為貫穿茶產業鏈的靈魂,本文將白茶文化同本地區的文化特色、茶產業現狀相結合,闡述白茶文化在產、供、銷的生產鏈中發揮的作用,作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1茶葉的產業鏈和管理
1.1生產技藝
制作技藝是福鼎白茶生產工藝中的關鍵一環,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茶文化不斷與福鼎白茶古老的制作技藝相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清咸豐年間,福鼎柏柳鄉的陳煥、張嚇欽二人將鴻雪洞內的福鼎大白茶母株移植家中繁殖,逐漸形成了以陽光萎凋、自然干燥的白茶初制工藝。隨著不斷的發展,福鼎白茶又衍生出更多各具風味的茶葉品類。歷史悠久、璀璨獨特的白茶文化制作技藝最終在2011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內涵是品牌文化的核心。白茶制作技藝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福鼎白茶品牌的影響力,有利于福鼎白茶品牌開展文化傳播的建設。優秀的品牌文化賦予品牌強大的生命力和擴張力,并不斷向外延伸,進一步提高影響力和號召力。當地茶企通過各種方式與非遺傳承人進行合作,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積極推動傳統白茶文化的傳承,并結合時代價值推動其發展。如當地茶企與首位非遺傳承大師梅相靖進行合作,推出了梅相靖大師白茶;也有非遺傳承人直接創辦企業,如春隆茶業,由福建百年制茶世家吳氏第三代傳承人吳健創立。
1.2茶園建設
優質的茶葉品類體現在高品質的原葉上,而茶園環境是保證茶葉品質的重要依托。福鼎市政府注重積極打造生態茶園。福鼎市有關部門注重將茶文化融入茶園建設中,運用文化助推茶園發展。在早期的茶園建設中,農戶在茶園隨意堆積廢料,嚴重破壞了茶園的生產環境。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在了解相關情況后,對當地農戶進行走訪,講述白茶價值及生態理念;在對白茶文化達成共識的基礎上,與農戶合作,聯動當地企業,通過向農戶發放生物農藥、補貼有機化肥、優收優價、定期派指導員對茶農進行指導等方式,共同維護茶園生態。2021年,在政府、茶企和茶農三方的共同努力下,福鼎白茶有機茶園面積達到35300畝。同時,設立3000畝高標準生態茶園示范基地,實現生態農藥取代化學性農藥全覆蓋。
1.3員工管理
茶文化在塑造員工關系,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社會文化的熏陶是培養優秀員工的關鍵因素,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統一企業和員工之間的價值觀,使員工與企業共進退。福鼎白茶企業重視白茶文化建設,白茶文化不僅是對外塑造品牌的文化依托,更是對內管理員工的柔性標桿,將文化管理融入到員工培訓中,能提高員工忠誠度和對工作的認同度。在走訪調查的過程中,我們得知福鼎不少大型白茶企業在對員工進行培訓時,會將白茶文化融入企業價值觀中,進一步培訓員工。在培訓結束后,積極認同白茶文化的員工擁有更強的使命感,將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原有的工作中,提高自覺性,降低了管理難度。同時,由于企業強調白茶文化的建設,優秀員工所表現出言行舉止和精神面貌也必然在另一側面傳播了白茶文化。
2茶葉產品種類、品牌的拓寬
2.1拓寬茶葉產品
2.1.1白茶相關衍生品。2021年福鼎市白茶產業綜合總產值達137.26億元,已出售茶青3.5665萬噸,在供大于求的市場環境下,福鼎市有關部門提出了走茶資源精深加工,進行白茶全價利用的道路。相關茶企拓寬思維,促進白茶全價開發,促進從傳統以喝茶為主的茶葉消費到以“吃茶、用茶”為主茶衍生品的消費轉變。市面上的白茶相關衍生品涵蓋了白茶飲品、保健品、化妝品等全品類的產品。目前福鼎全市已有20多家企業從事白茶衍生品加工,創新研發白茶衍生產品是白茶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突破口,由于年輕消費群體更偏愛各類跨領域的時尚產品,將白茶文化與當代潮流結合,生產符合年輕人偏好的白茶衍生品是企業的良好選擇。同時,年輕消費群體在選擇白茶相關的衍生產品時,白茶文化憑借著包裝、廣告語,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自覺融入現代人的生活當中,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白茶文化的內涵。2.1.2茶館。目前福鼎市有茶樓、茶館百余家,以茶葉銷售、茶藝展示、茶事綜合服務為經營范圍,成為福鼎市民休閑娛樂、社會交往的公共空間。福鼎市茶館大多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經營型的茶館,在原有茶店、茶行售賣茶葉生意的基礎上,擴展出店內空間作為包廂;多以販賣茶葉、提供包廂服務為主,供人飲茶為輔;價格適中,環境寬松。另一類是現代休閑茶館,以品茶、茶藝表演、茶藝培訓為主要經營內容;規格較高,風格清雅、古樸,具有豐厚的人文情調;面向中高收入消費群體,茶類消費種類齊全。以上兩類茶館中,現代休閑茶館將茶文化與時尚文化結合,注重空間裝飾、內部陳設,通過藝術語言向顧客講述了茶文化的內涵。在茶文化傳播方面,現代茶館通過舉辦主題研討會、開展各種文化交流和社交活動,如:福鼎市曾舉辦百佳茶館轉型研討會,邀請全國各地的茶館經營者齊聚一堂,提升福鼎白茶的知名度、傳播白茶文化。此外,福鼎市內的茶館,因其本身的經營方式和存在形式,作為茶文化的載體,本身代表了茶文化的一部分。
2.2產品品牌
符號不僅具有想象性,而且具有生產性。現代品牌傳播實踐證明,視覺內容更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消費者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將品牌的文化內涵轉化為視覺符號,易于品牌形象的傳播。此外,消費者購買茶葉在飲用價值外,更是為了滿足對文化價值的追求,是一種個人情感的釋放。代言人作為動態的視覺符號,在宣傳上既符合茶企對于白茶文化、品牌價值宣傳的期望,也能夠滿足消費者對于品牌形象的想象,在代言人和福鼎白茶的茶產品上獲得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例如,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結束后,福鼎白茶邀請了10位女性世界冠軍作為白茶文化的代言人。首先,女性代言人貼合了福鼎白茶的宣傳定位,符合茶企推出“白茶仙子”和“女人茶”的產品性別定位。其次,體育冠軍勇于拼搏、積極進取的精神與白茶文化中,白茶積極向上、走向世界的文化價值不謀而合。最后,運動員強健的體魄也表現出白茶“一年茶、三年藥”的保健功能。以上,福鼎白茶選取的代言人傳達出了白茶產品的內涵,而福鼎白茶的消費者在追求身體健康、群體認同的需求也被滿足。代言人和福鼎白茶之間的文化共鳴,對推廣福鼎白茶的公眾品牌形象起到了積極的視覺傳播效應。
3茶文化與旅游業相結合
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概念,強調文化、旅游這兩個內涵、性質、功能不同的產業共生互融,推進文化的繼承、發展、創新,同時為旅游業發展提供新動能,最終推動相關產業體系的轉型升級。福鼎市政府、企業采取多項措施促進白茶文旅深度融合,加速三產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3.1綠色旅游+茶文化
品品香、天湖、六妙、鼎白等多家龍頭茶企興建了一批高標準現代化茶莊園、茶文化體驗館,將茶文化與生態旅游緊密結合,游客可以通過觀景步道,漫步茶山,同時也可領略茶葉的制作技藝,在茶葉學院中品鑒茶詩、學習茶禮,全方面多維度地體驗白茶文化。除茶莊園外,太姥山也是福鼎綠色旅游的圣地,其氣溫濕度適宜,酸性土壤分布面積較大,是福鼎白茶的核心產區之一。近年來,福鼎市政府致力于多維度將白茶文化與太姥山生態旅游融合,2019年福鼎市茶業發展領導小組投資拍攝了動畫《太姥娘娘與白茶仙子》,動畫場景以真實的太姥山為基礎,生動地還原了太姥山層巒疊嶂、奇珍異草的生態環境。同時,該動畫太姥娘娘、白茶仙子等人物形象、臺詞和故事情節等都體現了歷史悠久的白茶文化。該動畫是旅游+茶文化聯合宣傳的典型案例。
3.2古鎮旅游+茶文化
古鎮是居民聚居的單元,是居民長期生產生活的場所。因此其內部的整體環境、設施設備,都是特定文化的物質載體。近年來,太姥鎮、白琳鎮等多個傳統白茶小鎮均結合自身特色,推動茶文化+古鎮旅游的發展。以白琳老街為例,整體規劃以茶葉為主線的歷史文化為基礎,整合境內旅游資源。游客可以在老街茶館里品茶休憩、品嘗白茶主題美食、在白茶制作工坊里了解茶葉的制作工藝、茶具的功能與用茶禮儀,游客可以在古鎮濃厚的物體環境和文化環境中感受茶旅中的“真實性”,同時通過營造空間主題,營造真實與虛擬疊加的消費場景,提高消費者的沉浸感和體驗感,從而獲得精神的享受。
3.3節慶旅游+茶文化
節慶旅游是指利用地方特有的文化傳統,擁有特定主題的舉辦,意在增強地方吸引力的各種節日。福鼎白茶開茶節,是在春茶初采時節開展的特色地方節慶活動。開茶節既有多彩的文化形式,以此表現傳統白茶文化、民俗風情、茶農精神風貌以及近年來獲得的新成就和新機遇;也有文藝界人士進行現場白茶相關藝術作品的創作。近年來,隨著央視網等多家媒體的宣傳報道,其吸引力也逐漸從茶業從業人士,擴展到一般的旅游者。此項具有標志性的地方特色節慶,提高福鼎茶葉國內外知名度,也推動了白茶經濟、文化、旅游的共同發展。
3.4博物館旅游+茶文化
博物館旅游是了解一種文化與其發展歷程的較為直觀、信息密度大的旅游方式,對文化起著保護、傳承、展示的作用。福鼎的白茶博物館主要有民間和官方兩類。民間博物館主要是由茶企等民間力量創辦,典型的有廣林福白茶博物館、沁藏閣白茶博物館等,官方的白茶博物館是福鼎市的中國白茶博物館,該博物館從福鼎白茶發展歷史、品種科普、非物質文化傳承利用、白茶產業和茶人隊伍建設等5個層面加以規劃設計,通過參觀博物館,游客可以了解獨特的福鼎白茶文化,從而加深福鼎白茶的理解、加深其品牌印象,并最終提高其購買意愿。
4茶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是根本。白茶文化作為福鼎茶產業中重要文脈,成就了福鼎白茶的特色產業,白茶文化的內涵也滋養了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農民文化素養,使得鄉村居民的物質、精神生活同步提升。
4.1提高茶農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推進茶產業的發展、福鼎種茶歷史悠久
但在2007年前,村民是潛移默化地受到茶文化的影響,白茶文化并未總結推廣,產品的文化附加值較低;茶農多是散戶,以出售初級產品為主,茶葉價格低,未有明顯辨識度。2007年福鼎市政府著力打造“福鼎白茶”公共品牌,出臺各類品牌培育策略,凝聚各村生產農戶。同時,龍頭茶企興起,推進了種茶流程的標準化,積極對接農戶,培養白茶文化的認同感。在政府、茶農和茶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福鼎白茶的制作流程實現標準化,茶葉附加值提升,截至2021年12月,福鼎市茶產業綜合總產值達137.26億元,在“企業推動+聯合體帶頭”模式的驅動下,福鼎5100多戶茶農實現增產增收,年收入增長600%,各級茶業龍頭企業167家提供就業崗位10萬余個。
4.2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為吸引產業人才,建設優美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同時為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展現白茶文化發源地的風貌,福鼎市的各村鎮著手建設公園、文體活動中心等居民的休閑娛樂場所,以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其幸福感。除此之外,政府平整道路,建設交通樞紐,以提高不同茶旅景點之間的可達性,便于進一步整合茶旅資源,統一規劃茶旅線路;同時,開展拆除違章搭蓋、廢棄建筑物,集中處理生活污水,定期開展衛生大掃除等活動,推動宜居環境的建設,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4.3吸引鄉村建設人才
福鼎白茶產業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轉型期,在進行三產融合后,茶產業需要具有高素質水平的專業人才。以茶旅人才為例,旅游專業人才數量偏少,其中專職茶文化旅游的專業人才更是缺乏,茶文化旅游產業策劃、營銷、推介的人才隊伍建設滯后。除此之外,中小型接待飯店酒店的一線服務人員的素質也未達到標準。福鼎市政府除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之外,同時積極發揮白茶文化魅力吸引人才。以福鼎的開茶節為例,其不僅是展示茶葉產品開發、生產、經營的盛會,更是展示福鼎優秀茶文化,吸引人才的盛會。除此之外,福鼎政府還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新媒體發布相關文化作品,如歌曲、短視頻、詩歌等,作品內容除展示白茶文化之外,也表達了福鼎市目前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文化措施與其他人才措施相結合共同助力福鼎人才引進,2019-2022年,福鼎共引進各類人才326名,創新團隊15個,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39名。
5結語
福鼎白茶文化對于白茶產業的作用不僅表現在產品的種類質量方面,也表現在產業鏈的完善和管理上,實踐表明,在優秀白茶文化的作用下,福鼎白茶產業鏈正不斷延伸發展,并出現了多種創新的業態。過去十年,福鼎白茶產業綜合產值突破百億,連續10多年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2022年,福鼎白茶進軍“十四五”,在這一全新的發展階段中,各主體都應積極自覺將福鼎白茶文化融入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最終推動福鼎白茶產業提質增效,并不斷注入全新的發展動能。
作者:唐雯秋 李新宇 單位:華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