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茶文化下的聲樂教學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基本滿足的當下,越來越重視社會精神風貌的建設,而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年的優秀文化以及各種精神財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傳統的文化傳承受到了人們的更多的關注。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將其進行傳承和發揚,將其融入到聲樂教學中去是必要的手段,使得學生能夠更深入的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本文將對我國聲樂教學現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學的意義與價值、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策略以及在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優勢進行分析,希望能更好地實現聲樂教學與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合,進而促進傳統音樂文化的發揚。
關鍵詞:聲樂教學;傳統音樂文化;融入
由于我國在開展音樂教學之初,引入了西方國家的音樂知識作為教學依據,使得現如今學生所學習的都是西方的樂理知識,對中國傳統的音樂文化缺少一定的了解,不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1]。而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人們在對精神生活進行滿足的同時,逐漸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以及傳統音樂的魅力,并且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中也引入了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元素,希望學生能夠成為發揚傳統文化的接班人。
1我國聲樂教學現狀分析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傳統文化便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嚴重沖擊,尤其對傳統音樂的繼承來說更是造成很大的打擊。現如今一些地方傳統音樂雖列入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但依然存在著后繼無人的窘狀,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現在人們在進行音樂方面的教學時,往往接受的是西方的音樂知識,對傳統音樂缺乏一定的了解,使得大家在音樂審美上更偏向于西方音樂,這就造成了傳統音樂的弱勢地位[2]。由此可以看出,傳統音樂文化在實際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不足以及相關教學資源的缺乏,對傳統音樂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首先,對音樂教師進行音樂水平的評定時,一般都是考察教師對西方音樂知識的掌握,對傳統音樂的涉及少之又少,使得教師對傳統音樂缺乏一定的了解及重視,試問在教師都對傳統音樂缺乏了解的前提下,學生又如何實現對傳統音樂的繼承和發揚呢?其次,在學生的音樂教材的內容上也缺少傳統音樂的相關內容,使得學生沒有學習傳統音樂的渠道。針對這些問題,相關人員要積極的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到學生的教學中去,促進傳統音樂的發展。
2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聲樂教學的意義與價值
2.1豐富聲樂教學內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教師要不斷地對新的教學理念進行學習,并將新的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模式相融合,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時展的要求,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調動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音樂教學體系的完善。將傳統音樂融入到教學中去是社會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通過在課程中加入了傳統的音樂知識,使得課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也擴展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
2.2培養綜合人才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學生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并且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讓學生成為有綜合能力的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新時代人才。而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對音樂形成了一定的審美,有利于學生藝術素養的培育,促進學生的藝術修養的提高。而傳統音樂的加入,使得學生在音樂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使得學生對其中所承載的文化歷史以及所傳遞道德思想有一定的認識,將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對學生的個人發展將起到積極的影響
2.3推進文化傳承
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不同時期出現的音樂文化,都是當時社會的體現,所以說,傳統音樂的發展也是我國幾千年歷史發展的縮影[4]。通過對傳統音樂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加深對中華民族歷史的了解,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并且學生只有進行一定的傳統音樂知識的學習,才能在未來將傳統音樂創新出新的風貌,而且可以通過中西結合等方式,將中華傳統音樂文化進行更好地傳播,進而促使傳統音樂文化在世界上占據一定的地位,使得傳統音樂文化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
3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策略
3.1構建情感傳輸渠道
第一,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一般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區的特色音樂往往承載了地方人民的不同的情感。因此,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中要想加入對傳統音樂的教學,就要以傳統音樂所蘊含的情感為切入點,幫助學生在進行學習時產生一定的共鳴,以此來保證學習的效率[5]。比如,在學習傳統音樂《茉莉花》時,教師們可以讓學生先對歌詞進行反復的閱讀,并對歌曲進行反復的收聽,以沉浸式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去感受歌曲想要表達的情感。在學生對歌曲的內容和情感進行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歌曲創作時的社會環境、創作背景等,讓學生加深對歌曲內容以及情感的認識,使得學生在進行演唱時可以將自身感情融入到其中,為其演唱奠定情感基礎。除此之外,教師要將相關的演唱技巧傳授給學生,并結合學生的嗓音特點,設計不同的演唱方式,讓學生的音質優勢得到充分的體現,使得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第二,西方的美聲唱法與我國傳統音樂的民歌唱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那么音樂教師對傳統音樂教學就要與以往的教學有所差別,選擇適當的手法來對傳統音樂的演唱方法進行一定的講解,完善音樂教學體系。比如說在進行陜北民歌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東方紅》《劉志丹》《東征》“信天游”等傳統民歌的反復收聽中,體會它們在演唱方式以及情感表達上的特點,在向學生介紹這些歌曲的背景資料時要著重強調它們是在革命時期所創作的,讓學生將自身情感進行一定的代入,進而加深學生的對這類歌曲的印象。在對其歌唱技巧的講解上,教師可以將其與西方唱法進行一定的對比,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彼此的特點以及聯系,進而讓學生對傳統音樂的特點加深了解。第三,學生往往在知識積累、接受能力和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差異,并且要對課程設計進行一定的優化,充分體現學生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分享具有不同特點的傳統音樂,并讓學生在反復收聽之后,將這些歌曲創作時的社會背景、生活習俗、作者生平以及蘊含情感等多方面進行總結,讓學生對傳統音樂形成一定的認知,進而激發學生對傳統音樂的興趣,并且在學生對相關歌曲進行演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歌曲的情感以及技巧進行分析,并對歌曲的音調、力量、節奏、音色等作出進一步的指導,讓學生對傳統音樂形成全方位的認識。
3.2加強音樂教師培訓
第一,音樂教師是進行音樂知識傳授的主體,也是保證傳統音樂文化與教學課程融合的關鍵環節。所以,在音樂教師的選取上要綜合考慮教師的學科背景、教學能力以及傳統音樂的素養等,選拔出能教育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有水平的音樂教師。在選拔教師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在職音樂教師的培訓,學校可以聘請一些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者或者相關專業人員來對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進行加強,使得教師在民族音樂知識、人文知識、民族音樂的背景等方面加深認識,并為教師提供相關的教學資源。除了在相關傳統音樂知識上要對教師進行一定的培訓,還要對教師進行一定的傳統音樂形體訓練,讓教師在進行傳統音樂的歌曲演繹時能夠正確的發音,使其以更優質的精神風貌來進行傳統音樂文化的知識傳輸。而且,當教師形體訓練取得一定成效時,教師可以將傳統音樂形體訓練作為一種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練習,比如,引導學生在站立時保證雙腳平穩著地的基礎上,將重心遷移,并且頭部保持向上提升的姿態,這樣能夠在歌曲演唱時氣息更加順暢,進而讓學生體會到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促進學生傳統音樂素養的培育。第二,音樂教師要加強對傳統音樂的演唱技巧的了解,并且在向學生講解傳統音樂文化的相關背景以及蘊含情感時要做到對相關知識的精準把握。所以學校要向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資源,或者將授課內容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匯集成冊,并將傳統音樂歌曲中所代表的地方特色、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知識融入其中,讓教師對相關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進而保證傳統音樂授課的質量。同時,學校還可以舉辦適當的音樂活動,例如邀請一些傳統音樂的表演者進入校園進行一定的表演,以此來讓教師和學生充分感受到地方音樂的特色及魅力,可以讓教師更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并更好地進行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授。
3.3多媒體技術引導
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選取優秀的有關傳統音樂的音頻視頻并分享給學生,這樣可以有效地拉近學生與傳統音樂之間的距離,并讓學生對傳統音樂的演繹形式擁有更深入的認識,而且傳統音樂往往地域特點鮮明,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可以將各地區的不同音樂風貌進行全面地展示,有利于加強學生對地域音樂文化的理解。比如在學習《天下黃河十八彎》這一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原版的歌曲視頻進行播放,并且還可以在網上尋找有關黃河的視頻與圖片,讓學生對黃河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進而使得學生對歌曲內容以及表達情感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并且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同時依靠強大的互聯網資源平臺,還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并分配給學生一定的學習課題,讓學生通過在網上尋找資料并進行一定的討論來完成對相關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會到傳統音樂的魅力。通過這樣的過程讓學生對音樂資料的查找方式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讓學生了解到對傳統音樂文化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音樂課的教學中進行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實現對傳統音樂的繼承和發揚,所以,教師要改進教學的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引入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充分的掌握的同時,增加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進而促進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胡小東,李廣贊.傳統音樂文化堅守的無奈與孤獨——由“太極傳統音樂獎”獲得者林中樹引發的思考[J].當代音樂,2020.
[2]趙亞偉.少數民族民間傳統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構思——以納西族儀式古歌為例[J].黃河之聲,2020.
[3]張教華.試析我國鋼琴作品中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評《鋼琴音樂文化》[J].新聞愛好者,2019.
[4]王文章.學術堅守和學脈賡續的結晶——在“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首發式上的致辭[J].中國音樂學,2019.
[5]袁玥,王釗.綜合性高校的中國傳統音樂教育現狀調查——以武漢地區三所高校為例[J].中國音樂,2019.
作者:孫寒姝 單位: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