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額帳戶管理費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回想一下,商業銀行之間為了爭奪客戶,無不是絞盡腦汁四處公關拉工資,有的單位被纏不過,這家銀行辦一年那家銀行辦一年,單位職工手里于是就留下了若干個存折;尤其是近些年,各家商業銀行的借記卡大量發行,為了完成上級下的任務指標,一分錢不存就可以辦張卡。結果,很多人手中都有若干張卡,多的甚至持有數家銀行的十幾張卡。一個收入有限的普通職工,拿著數張乃至十幾張借記卡,干什么呢?這種做法致使銀行睡眠卡和小額賬戶現象層出不窮。這種狀況不僅僅在建設銀行存在,其他商業銀行其實也存在著類似的尷尬。
歸根結底造成這種浪費的根源主要在于經營管理理念問題。過去那種熱衷擴張規模,鋪攤子,單純追求市場占有率的經營思想過于粗放,現在看來給建設銀行帶來的實際利益有限。比如發卡,靠一半睡眠卡支撐的市場占有率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切實的利益呢?據此看來追求表面文章的經營手法顯然已不適應現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好在我們已經意識到比如睡眠賬戶這種浪費的存在,并已經采取行動積極地消除這種浪費,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不是其他環節上還存在著類似的問題呢?我行目前的某些內部考核方法是不是客觀上還在鼓勵著那些問題的繼續存在呢?還有哪些環節管理上仍然遵循著粗放和落后的理念?難道因為改革是有代價的,就以為傷害小儲戶的利益與感情無所謂,甚至不在乎因此而使自身的形象受損,以為抓住了高端客戶就等于維護好了客戶關系?這類似的問題確實應該引起我們更多的關注和思考。畢竟,管理科學是最大的節約,而決策管理失誤造成的浪費也是最大的浪費。
現在我行的服務都在提倡“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但某些方面仍是“以自我為中心”,并沒有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調整內部管理、產品設計與服務方法,效率與效益沒有很好地兼顧。國內商業銀行要在全球金融服務舞臺長袖善舞,很有必要快步走上精細化管理之路,從一開始就對客戶需求有全面、完整的考量。精細化管理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在精算成本約束等財務管理和創新產品開發上,而且還包含在銀行經營管理各個層面和角落,當然也包括客戶關系與客戶管理。單就客戶管理一點來說,我曾看過一個關于精細化客戶管理的例子:何謂“精細化的管理”?假如一個客戶將20萬元人民幣從銀行A全部匯到了銀行B,從銀行A的處理方法,就會知道銀行A有沒有“精細化的管理”。在一家客戶精細化管理程度高的商業銀行,這個客戶肯定會接到匯出銀行A的客戶經理許多咨詢:諸如:“你是不是對我行的服務不滿意?”“、資金匯到銀行B有何用途呢?”“、我們會給你提供投訴的機會。”、“我們如何做得更好?”等等,這就是“精細化管理”的表現之一,體現了對任何一個客戶的尊重與重視。但我們目前還做不到這一步。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商業銀行競爭的壓力空前巨大,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讓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深入每一個建行管理者和員工的內心,從日常工作的每一件小事、每一項工作入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斷優化操作流程,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效率,讓客戶從各個層面感受到建設銀行是可信賴和值得尊敬的。客戶關系管理關乎建設銀行的社會形象與生存基礎,只有在重視程度、流程改革與組織調整等方面深下工夫,逐漸提高自己維護客戶關系的水平,才能最終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管理思想和方法,增強我行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近些年建設銀行雖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業績,但要建立起優質、高效的內部管理機制,真正實現各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時刻不忘以客戶為中心,我們確實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本文作者:高航 單位:建設銀行阜新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