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財務管理的風險防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得到了不斷優化和完善,為更好的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提供了機制上的保障,同時為居民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促進了醫院的健康發展。由于醫療服務市場化的發展,社會越來越重視醫療技術的進步,醫院逐漸向社會服務型發展。但是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財務管理風險,如果不正確進行處理,必然會影響到醫院服務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針對醫院財務管理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對策,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醫院;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措施
影響醫院財務管理的因素較多,基本上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醫院財務風險,導致經營出現困難,甚至是發生虧損和負債等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正確對待財務管理風險問題,更沒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和應對措施進行解決,所以才會發生財務風險問題。新醫改環境下,必須要加強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意識,不斷完善內部管理,促進醫院更好的發展。
一、醫院財務管理風險防范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醫院領導者的決策水平
具備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意識,并在工作中不斷加強防范工作,有利于提高財務決策的合理性,避免一人決定所有財務政策的問題發生,提高醫院財務決策水平。另外,做好風險防范工作,還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最大程度減少醫院經濟損失,既能防止貪污腐敗現象發生,還能提高決策效率[1]。在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工作中不斷加強管理,才能提高風險控制水平,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預警和監督,提高醫院決策水平。
(二)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由于醫院的社會地位比較特殊,且又屬于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受到政府監管部門的約束和監督,比如說賬目管理、會計制度選擇等等。加強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工作,有利于促進財務管理工作向法制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有利于減少風險發生的機率,并及時采取預警措施,控制財務管理不正當行為發生,提高財務管理水平[2]。
(三)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功能
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僅僅具有管理部門內容的職能[3],因而大大降低了財務管理的價值。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財務管理的功能和價值逐漸被重視和擴展,與此同時必須要做好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工作,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優化醫院內部管理流程,減低財務風險,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使資金得到充分的利用,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
二、醫院財務管理產生風險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原因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不斷加深,給醫院財務管理帶來了機遇和挑戰,財務管理風險問題逐漸被暴露出來。大多數醫院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都不能及時有效的采取措施進行控制,導致財務風險問題不斷加大[4]。隨著醫療服務市場化的發展,醫療市場競爭趨勢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公立醫院,很難有效的進行醫療服務轉型,服務意識較差,醫療人員工作不積極,這就需要公立醫院不斷優化和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強化醫療服務意識,降低醫院經營成本,提高醫院社會經濟效益。由于公立醫院藥品價格實施零差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醫院財務困難,給醫院財務管理帶來了較大的風險;也有少數醫院為了提高醫療診斷技術水平,大量購買先進設備,而購買設備的資金大部分使用貸款方式進行融資,而且貸款利率較高,這進一步加大了醫院財務風險。由于居民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對醫院的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國家也更加重視醫院的財務管理風險,特別是在融資方面,最近幾年進一步限制了醫院融資渠道和方式,這些情況容易造成醫院資金困難,進而嚴重影響到醫院正常經營,加大了醫院的財務風險。隨著醫療環境的不斷變化,各種社會問題也因此變多,嚴重打擊了醫療服務人員的積極性,導致從事醫療服務工作人員的減少,出現社會需求和醫院供給不足等現象,大大弱化了醫院社會服務能力,影響到醫院的財務管理和長遠發展。
(二)內部因素原因
我國醫院在轉型過程中,對財務管理的理解和認識存在眾多問題,導致財務風險不斷發生,部分醫院在財務管理方面比較弱勢,財務管理措施與市場發展不相適應,管理方式比較落后,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特別混亂,加大了醫院財務管理風險。另外由于醫院沒有認識到預算的作用,就會導致部分科室隨意增加預算,導致預算不尊重事實,沒有進行科學的分析,不僅增加了醫院的成本開支,還增加了財務管理風險。大部分醫院財務管理人員都沒有風險防范意識,也沒有正確對待風險防范工作,部分醫院風險預警機制存在較多問題,導致財務管理過程中,沒有對風險進行充分的認識和全面的分析,嚴重缺乏有效的風險管控能力[5]。大部分醫院對財務管理問題都不重視,沒有財務風險預判能力,更沒有及時有效的風險分散和化解措施,還有就是成本管理方式比較落后,特別是在藥品管理上面,出現積壓和管理問題較為嚴重,并占用大量資金,造成醫院資金周轉困難,財務管理風險問題進一步加大。
三、醫院財務管理風險應對措施
(一)提高財務管理風險意識
新醫改環境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要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斷加強財務管理風險意識,有效的融合到醫院發展戰略中,在醫院內部全面實現財務風險管理,最大化節約成本,提高醫院社會經濟效益。風險管理工作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將風險意識充分與每一位醫務人員進行掛鉤,提高醫院財務管理能力,包括風險控制和分析能力[6]。對于財務管理人員來說,需要認識到風險控制的重要性,然后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不斷實踐,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和財務風險控制機制,提高財務管理風險控制能力。
(二)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
從發展的角度來說,醫院在財務管理方面必須要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對財務風險做到提前識別、全面分析和有效控制。單獨從醫院財務管理部門來說,風險預警機制必須要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對醫院的資金和債務進行有效的管控,加大對財務指標的分析,從財務指標的變動來識別財務風險。針對財務風險問題,必須要做到提前預判,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從而更好的控制財務風險的發生[7]。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能夠更好的隔離財務風險,在財務管理中建立風險預警防火墻,并不斷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流程,充分發揮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作用和價值。
(三)加強內部管理
醫院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工作,不僅是某個部門的工作,而且是整個醫院的工作,每個醫院員工都需要認真對待,全力配合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不能只依靠財務管理部門實施財務管理風險防范,而是要不斷完善醫院內部管理,促使整個醫院都參與相關協作和配合,比如,在藥品成本支出控制方面,財務管理部門和藥品管理部門必須要根據實際醫療服務情況和實際藥品需求情況,做到科學化的購買藥品,同時還需要結合實際庫存情況進行科學化的管理,最大程度減少醫院資金占用情況,提高醫院資金利用率。財務管理部門和采購部門必須要加大對醫院所有醫療消耗品的全程跟蹤,根據每個科室實際使用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采購目錄,實現對藥品和耗材的科學使用,避免因藥品和耗材價格變動而影響到醫院財務風險的發生。
四、結語
新醫改環境下,醫院必須要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斷提高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意識,減少財務管理風險的發生,提高醫院財務管理能力和水平,促進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內部管理,最大程度降低醫院財務管理過程中風險發生的機率,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和能力,滿足人民生活的醫療服務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玲玲.醫院財務管理的風險防范和應對措施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4):309.
[2]楊菲.公立醫院財務風險與財務管理策略研究[J].財經界,2016(17):191-191.
[3]胡雁平.內部控制框架視角下對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的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10):177.
作者:肖裕藝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