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出版社內部控制弱化的財務風險及防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電腦、網絡的發達,使紙質媒體的生存狀況進一步惡化,收入減少。近年來,國家實施了去供給側政策,紙張價格上漲,印刷成本增加,為了讓出版社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加強內部控制防范財務風險至關重要。本文立足于現實,主要論述了出版社內部控制可能涉及到的財務風險,并對其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出版社;內部控制;財務風險
近幾年去供給側政策的落實與推進,市面上的紙張價格上漲,印刷成本增加,書號供應收緊,為了保證出版社的經濟效益,降低出版社的財務風險,加強內部控制勢在必行。企業的內部控制職能包括了對財務、人、資產、工作流程實行有效的監管作用,旨在保證企業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正常有序、合法運行。為了應對國家的新政策,滿足社會對于出版社發展的新要求,我們必須要在科學思想的指導下,結合客觀實際,實事求是,結合實際制定出適合于當下我國出版業行情的內部控制制度。
一、出版社內部控制可能涉及到的財務風險
在當前的出版社內部控制的實行中,主要可能涉及到四方面的財務風險,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其經濟收益遭到巨大的損失。1.風險管理意識淡薄在管理層和決策者之中,他們對于出版社所處的客觀宏觀的環境、內部控制管理落實力度、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等方面存在認識程度以及重視程度的嚴重不足。所以導致了出版社在管理運行時,容易在一些關鍵的點上忽略了風險的管理,從而導致了財務風險的隱患[1]。為了實現出版社的可持續發展、讓出版社適應當下國家的新政策、適應時刻變化著的國情,加強出版社管理層與決策者的風險管理意識非常重要。2.控制環境復雜困難控制環境,是指對于內部控制管理或者政策落實等情況中所面對的各種影響因素的總和。主要是由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企業管理決策者三方構成的。對于出版社來說,出版社的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缺乏科學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管理決策者對風險管理意識的缺失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我國出版社目前所應對的控制環境是十分復雜的,這嚴重阻礙了內部控制制度在我國出版社內的發展。3.內部審計不到位在我國出版社行業內,由于內部審計部門內的很多職員都是從會計轉調過來的,在面試招聘時,HR對會計和審計的概念混淆,將二者看成一類,所以在出版社的內部審計部門內,常常缺乏專業素質人才,從而導致內部審計部門難以發揮原有的作用與職責,如同虛設[2],因此出版社的財務風險大大增加。4.對庫存商品與在途商品把握缺失目前在我國的出版社行業內,未能形成有效的商品管理體系。對于庫存商品與在途商品的把握上有所缺失。往往在看到一本書大賣之后馬上加印彌補庫存,但是當這本書的暢銷期度過,往往消耗不了如此大的庫存,導致了庫存的積壓,最終導致出版社難以回收成本,造成經濟上的虧損。5.內部控制信息化程度低在這個信息化普及的大時代,我國大多數出版社內部的控制管理體系未能很好地引進計算機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化程度低,未能跟上時代的大趨勢。因此,難以利用新技術促進內部控制管理的落實與完善,難以提升出版社的經濟效益,規避財務風險。
二、出版社防范內部控制財務風險的對策
針對目前出版社內部控制可能涉及到的財務風險,以及當下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大趨勢,我們可以提出如下九點發展建議。1.強化管理決策者的風險意識出版社的管理者、決策者,要對當下的市場環境以及國情有著充分的了解,要有充分的風險意識。加大對關鍵地方的關注度,從而達到增強內部控制管理、降低出版社財務風險的目的。2.強化內部控制的實施力度很多出版社內都制定有相應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干擾,未能好好地落實。建議由領導牽頭,將內部控制管理機制落實到位,引進人才、出臺政策。千方百計地去落實內部控制管理的執行。使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夠真正的起到作用,從而降低出版社的財務風險。3.對內部控制管理進行優化在對出版社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進行設置和完善時,一定要按照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成本效益這五大原則進行合理優化。在制定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時,一定要全面貫穿決策、實行等相關內容。一定要突出重要性,對庫存商品、在途商品、待出版商品有全面的把控。還要在制度的治理上,按照制衡性的原則,杜絕出版社內部一方獨大的情況發生,讓權力有所制約,讓出版社的管理和控制更為民主、科學化。除此之外,所制定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一定要與出版社當下的現狀相適應,不能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體系,應符合當下國家的政策與社會的需求[3]。最后,在優化出版社內部管理制度的同時,將企業的成本效益放在首位,使成本能夠有很好的收益。4.對審計部門加強監督引導要對出版社內的內部審計部門進行整頓,引進專業素質人才,對老員工進行調配或者專業培訓,讓其能夠具有基本的審計知識,從而運用到工作中。公司高管也要對審計部門進行政策上的引導,使其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及時發現出版社內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5.加強財務部門職能和監督應對財務部門進行整頓,敦促其發揮應有的部門職能,積極參與出版社的決策,并從財務的角度上提出建議。另外,也要敦促財務部門更好地落實其監督的職能,對出版社的財務支出進行監督,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并規避財務風險。6.嚴格選用高素質內控管理人員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后,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選擇高素質的執行人員。在選擇執行人員時,HR必須嚴格把關,對應聘者從道德品質、個人魅力、專業素養、工作經歷、個人能力等多方面做出中肯的評價,然后從中選出最為適合的人員,對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進行落實和深化[4],以促進出版社內部控制管理力度的增強,降低出版社可能會遇到財務風險的幾率。7.加強控制庫存與在途商品我們要對庫存商品和在途商品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控制,特別是在當前市場有電商的情況下,要在前期減少庫存量,對在途商品進行試售,預估出適當的庫存量,從而進行印刷。絕對不能盲目加印,最終導致庫存的堆積,商品積壓,成本難以回收,降低出版社的經濟效益。8.科學把控書籍加印時間由于國家去供給側政策的不斷落實與推進,我國市面上紙張的價格上漲,對于圖書印刷來說,導致了書本造價成本大大增加。為了保證出版社能夠獲得合理的利潤,降低成本,把控書籍是否加印、何時加印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要在科學合理的方法推算下,選擇最適宜的書籍加印時間。9.加強建設信息化內控制度順應大時代各行各業發展的趨勢,將計算機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運用到出版社的內部控制管理之中,推進出版社內部控制管理信息化的進程,通過運用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科學而全面地把控庫存商品與在途商品的狀況,從而決定是否加印、何時加印,這樣才能更好地降低成本,以達到提高增長出版社經濟效益的目標。
三、結束語
目前,為了應對因為國家去供給側政策的實施與落實,我國出版社必須加強內部控制,特別是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結構、對財務風險的警覺性、對在途商品和庫存商品的掌控、對加印時間的把控等方面,我們要做到科學合理的掌控和控制。從而達到應對國家新政策、滿足社會新要求、滿足出版社發展的需求、增長出版社的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康云雷.關于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和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2):175-176.
[2]陸升元.內部控制下旅游景區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J].財經界(學術版),2016,(4):197.
[3]呂航.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防范企業財務風險[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7,(34):65.
[4]梁萬偉.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防范企業財務風險[J].中外企業家,2017,(28):185-186.
作者:殷亞男 單位:廣東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