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零售企業存貨管理問題及應對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連鎖零售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連鎖零售企業的發展可以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巨大幫助。同時,連鎖零售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多種風險威脅,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存貨風險。文章主要結合連鎖零售企業在存貨管理中存在的門店數量多,管理成本大、人員素質層次不齊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一些管理應對措施,達到加強連鎖零售企業對存貨的管理的目的,從而更好地促進連鎖零售企業高速發展。
關鍵詞:連鎖零售企業;存貨管理;應對措施
一、引言
存貨是連鎖零售類企業重要的資產,在某種程度上,具備存貨就是具備了現金流甚至是高毛利,比如蘋果手機的新品上市階段,某種程度上零售企業誰具備了蘋果新品首發庫存,誰就可以立馬將庫存變現,甚至是“加價”銷售,賺取高額毛利。商品的庫存變現能力較強,對于其商品存貨管理要求更加嚴格,尤其是連鎖零售企業,面臨著門店數量多、人員素質層次不齊等因素,對其存貨管理要求也更加嚴格。如果忽視了零售企業存貨安全,將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失,且這種損失難以通過法律渠道等途徑得到彌補或者往往彌補的只是損失的小部分甚至更低。存貨是連鎖零售企業掌握的資產,是企業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在連鎖零售企業資產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連鎖零售企業擁有一定數量的庫存,是順利開展企業經營的重要基礎。隨著企業面臨的外部政策、市場環境等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的改變,尤其是當連鎖零售企業處于高速擴張的時期,在存貨管理方面會出現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良好發展。因此,連鎖零售企業要達到高速擴張的目的,必須認真面對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完善、解決。
二、連鎖零售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門店數量多且分散導致管理成本大
連鎖零售企業的特點是門店數量眾多,地理區域分布廣闊,通過多開線下連鎖店可以快速提升企業的銷售及市場份額,但在進行快速擴張達到提升銷售的同時也給連鎖零售管理帶來了較大困難,尤其是快速擴張期間,隨著連鎖門店的增加,門店存貨也勢必逐漸增加,對于門店存貨監管是一大難點。如果利用傳統盤點的方式達到對連鎖零售企業存貨監管目的,勢必會增加相應的監督管理成本;尤其是對于全國性連鎖零售企業,面臨著廣闊的區域,對應的監督管理成本更大;同時在時效方面很難做到實時監控,相應監管時間較長,發現異常的反饋速度較慢。
(二)運營或業務部門往往重視銷售而忽視存貨管理
連鎖零售企業管理者往往都將達成銷售目標排在第一位,甚至以“銷售為綱”;在制定考核目標時,都是以達成銷售額、毛利額為目標,往往忽視商品存貨安全管理。這種以達成銷售、毛利的考核導向,造成了連鎖零售企業運營或業務部門為了達成銷售,忽視、甚至犧牲存貨管理的安全性。與業務部門相關聯的存貨風險管理往往沒有納入其考核范圍,如庫存存貨的收發貨操作是否規范、庫存在相互門店間、門店與物流倉之間調撥流程設計是否完善、庫存監督管理是否到位等忽略了相應的管理;只要能夠達成銷售,管理人員甚至可以默認門店人員進行對商品存貨進行違規操作,比如操作未收到商品款情況下先將商品進行賒銷,待收到錢款后再進行開票入賬;門店與門店間、門店與供應商之間、門店與物流倉庫間進行沒有見到實貨進行虛假收貨、空發貨、空收貨以及調撥等等。
(三)連鎖零售企業對于存貨與銷售等大數據未能進行關聯
連鎖零售企業對門店進行商品庫存備貨,可以滿足顧客立馬拿貨的需要,從而提升顧客體驗滿意度。在部分連鎖零售企業中,供應鏈管理人員未能充分利用企業的相關銷售數據等信息,將門店的銷售量與備貨量進行關聯,只是一味按照門店提出的需求進行采購或從物流倉庫調撥到門店,忽視門店消化能力,隨著時間推移,門店備貨遠遠超過實際零售的需求,不僅增加資金占用,影響企業的資產周轉率,也增加了門店存貨的安全風險,比如庫存商品被盜風險、內部違規操作風險等等。
(四)門店人員素質層次不齊從而稀釋企業內控環境
隨著部分連鎖零售企業快速擴張,一個年度甚至需開上千家門店,留給門店準備的時間不到一個月;由于籌建的準備時間短,人員需求量大,人事部門很難做到短時間內了解新進人員的相關背景以及人員素質,這種了解的不到位,導致了新開店門店人員素質層次不齊,也會給后期門店開業后,門店人員進行違規操作留下了隱患。
(五)存貨管理滯后不能及時發現風險
隨著連鎖零售企業的門店數量不斷增加,財務管理范圍逐漸擴大,管理精力分散,企業存貨風險不能第一時間發現,無法有效進行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甚至財務人員放松了職業敏感性和警覺性,對于企業的存貨風險隱患做不到及時發現,雖然部分企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進行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但更多的是偏向于事后對存貨進行定期盤點,完全沒有實現實時監督管理的功能。
三、加強企業存貨管理的對策或應對措施
(一)建立統一的資產管理制度框架
并由總部統一扎口管理根據連鎖零售企業業務現狀匹配建設集團/總部層面的存貨采購、調撥、盤點、異常庫存作業等管理制度,進行統一規范要求并形成范本,填補制度缺失,按最新策略指導業態資產管理工作。各個連鎖區域管理要結合總部規范為準,并且時常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進行更新,提升異常響應及應對速度。連鎖區域之間可以進行交叉核查,降低監控成本。同時也形成相互競爭,形成良好的監督管理機制。充分利用企業內部或外部網絡資源(如企業內部攝像頭、外部網絡視頻軟件)等進行視頻監控,實時進行抽查、監控。
(二)建設并落實業務資產管理線的考核體系完善相關的崗位職責
梳理不同維度的資產指標,構建完整的資產指標管理體系。基于資產安全、效益的角度,對存貨全流程中各個崗位影響資產的指標進行梳理,包含終端銷售崗、業務管理崗、財務資產崗、區域總經理崗等,對各崗位涉及的指標進行PI/KPI的分類,明確其績效中包含存貨等資產管理相關的利潤指標扣減項目等各資產指標的考核方案,形成完整的資產指標管理體系。簽署相關資產管理責任書強化管理人員資產管理意識,同時還可通過對管理區域經營負責人、財務負責人等管理崗位簽署類似于《資產管理承諾書》,使其知悉并遵守連鎖集團現有及后續修訂、新訂的各類資產管理制度,保證在任職期間,嚴格履行崗位管理職責,保障資產安全。避免其因工作失職、管理不善導致的資產損失,接受集團按照相關管理制度進行相應考核,強化對于資產的管理意識。
(三)存貨管理與銷售等大數據進行關聯
面對連鎖零售企業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資產體量,以及資產管理所涉及的眾多環節,公司資產管理需要全員重視,通過信息系統和大數據運用建立起管理工具,管理方法也要基于業務對象和場景對癥下藥。注意與供應鏈結合,用銷售量匹配門店存貨資產備貨量,進行系統控制避免人員超額備貨;同時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關于量大、價高且與銷售不匹配的庫存,及時預警、進行清理。建設庫存監控模型,借助大數據智能算法的成果,分析資產異常作業數據,通過執行總結并從設計層面對庫存管理問題推進整改,實現閉環管理。
(四)不斷完善企業內控體系連鎖零售企業需要制定并不斷完善
相關的資產監督管理機制,讓企業所有員工均按照制度、規范來落實自身的工作,明確各自崗位責任,這樣才能提高企業存貨管理水平,為企業的擴張與發展提供更大的幫助。首先,考慮強化店長作為門店資產管理第一責任人的認知,灌輸門店資產管理責任,連鎖零售企業需要建設適應自己業態的門店資產管理制度,通過培訓,讓連鎖門店店長承擔起從“新開、日常運營、離調任/閉店”全生命周期的資產管理責任。其次,加強企業員工的培訓,財務部門需要不斷聯合人事部門開展對內財務部門以及對外業務部門、門店人員培訓,提供資產管理相關規范和資料,對于遠程的可以網絡視頻或者區域會議方式進行培訓,讓企業中每一個員工都能夠認識到存貨管理工作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再次,利用互聯網工具建立企業關鍵崗位完善的評估體系,比如人事部門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金融平臺的信用積分體系評估連鎖企業人員,將符合評估條件的,任用到連鎖門店資產相關的關鍵崗位。最后,持續深化地區的資產管理體系建設,區域財務資產崗在本地區的資產管理體系建設上仍需發力,圍繞終端資產作業規范條例,協同業務資產開展監管,開拓多渠道反饋資產管理問題,營造資產管理的全員參與、全員監督的管理氛圍。
(五)加強連鎖企業存貨的前置管理連鎖零售企業需改變靠定期盤點達
到核查存貨安全的事后管理的被動局面,主動前置管理,資產管理部門需要介入存貨資產的管理源頭,結合實際業務場景簡化管理邏輯、明確全集團的存貨的監管規則,達到對存貨監管進行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避免存貨的風險發生。實施財務管理人員及資產管理人員的輪崗機制,尤其是提升所有財務管理人員對存貨風險管理意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覺性,及時發現、規避集團企業的存貨管理的風險。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要保證資金的良性循環,離不開優良的存貨管理。所以,企業需要不斷更新、完善已有存貨相關管理制度,同時,還需不斷提升連鎖零售企業所有人員尤其是管理人員對存貨管理重要性的認知及搭建、補充、完善連鎖零售企業存貨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工具進行存貨備貨量分析結合供應鏈監控,做好存貨的外部采購、內部調撥管理工作,降低企業存貨在日常管理中的風險,最終達到連鎖企業存貨安全管理目標,且能形成良好的存貨周轉。總之,不斷提高企業的存貨管理水平,是連鎖零售快速、健康、良性發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楊先利.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K公司為例[J].西部財會,2019(07):53-57.
[2]王麗珺.淺析商業零售企業內部控制在存貨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7(28):55-56.
[3]李艷汝.商業零售企業內部控制在存貨管理中的運用討論[J].商訊,2019(22):81-82.
[4]張玉璽.探討連鎖零售企業存貨管理現狀以及改進措施[J].現代商業,2017(25):103-104.
[5]潘閩,李藝萍.零售行業存貨管理研究———以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為例[J].商業經濟,2019(07):91-94.
作者:劉楊明 單位: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