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CG技術下傳統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cg的涵義
由上可知,所謂CG,既包括技術也包括藝術。是當今電腦時代中所有的視覺藝術創作活動的總稱,如錄象及互動裝置,虛擬現實,多媒體,電子游戲,卡通動漫,網絡游戲,網絡藝術,數字設計,電腦插畫,電腦動畫,3D動畫,CG靜幀,數字特效,DV,數字攝影,數字音樂以及音樂影像等。
二、CG技術與傳統藝術的差異
數字技術與傳統藝術形式所結合的產物稱為“數字藝術”,這一新生事物目前已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體系,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數碼藝術帶來興奮和新奇的同時,卻也不難發現其與傳統藝術形式的巨大差異與疏離感。這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文化傳統淵源不同
傳統藝術創作,包涵著眾多的地域風情和民族文化,有著深刻的文化積淀,如:民族心理情感、審美觀念、審美情趣等。這些都在人們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親和力,容易產生心靈的共鳴。而新生的數碼藝術則在美學情感上缺乏歷史積淀,容易使人產生陌生感、疏遠感。
2、成像方式有巨大差異
傳統藝術形式在若干世紀以來,除了在技法和材料上的創新外,還沒有受到過像現代數字化所帶來的這樣的巨大沖擊。在以往藝術形式中,“成像”是一個門檻頗高的技術指標,往往要經過多年的訓練與積累,而很多風格化特征也是由成像的艱難所鑄就,如今憑借數字化手段,“成像”過程所蘊含的深意飛快的扁平化,而眼花繚亂的圖像效果可以隨手拈來,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輕易跨入藝術領域。在數字化手段所創造的種種奇觀中,很容易形成“技術至上”趨勢,至少在數字藝術初期階段呈現出來的就是這種狀況。
3、CG的可復制性與傳統藝術的唯一性區別
和傳統藝術作品的惟一性相比,數碼作品批量生產的因素直接影響到對數碼作品的心理感受的不同和價值認可的降低。
三、CG技術與傳統藝術的交融性
“技術變革不只是改變生活習慣,而且要改變思維模式和評估模式。”同樣,CG技術改變的不僅僅是造型方式,也影響和改變著傳統藝術思維的模式。而這種改變實質上是CG功能逐漸獲得意義的過程。但正如后現代藝術一樣,新的意義要被解讀,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可讀性,而借助即成的傳統語匯的能指與所指關系,是一個必然過程。CG功能只有暫時穿上傳統藝術模式的外衣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生出自己的意義來,所謂借雞產卵。一些前沿的探索也在借助對傳統意義的重新組合,來避免無意義的功能,比如,威尼斯雙年展中融合了行為、裝置、CG為一體的媒體藝術作品,其中CG部分大量的應用了高科技成果,但還是在行為、裝置等傳統藝術的輔助下來闡釋其意義。在數碼藝術設計表現過程中,吸收不同文化、各學科領域的相互補充、借鑒是數碼藝術發展的根本。例如:諾曼•塞斯萊維茲的數碼設計作品表現出奇異的構思和超人的想象力,他將自然和非自然、現實和超現實、理性和反理性的事物及觀念交織、揉和在一起的非凡創造力,他對人類自身和文化傳統的獨特思維和觀察,揭示表達主題的藝術手法,都令觀者感到激動和震憾。其作品“SAINTECORCHE”(圣徒的思維)通過視覺的夸張和超現實的手法表現抽象的理念,就體現了他那奇異的構思和非凡創造力的視覺語言。日本設計大師田中一光把現代設計觀念和數字藝術的形式美揉合到日本傳統藝術里,作品帶有明顯的優雅、素凈和單純的民族文化特色,又具備了強烈的現代美感,將現代意識和傳統精神融為一體,以獨特的表現形式和視覺語言以及鮮明的個性在日本設計界掀起一場對傳統精神的再創新再創造運動。他的海報設計“染織新秀展海報”以日本傳統民族服裝和服作為設計符號,不僅體現了民族文化,而且在表現手法上又具備現代設計的形式美。靳埭強的數碼設計作品也同樣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如:“漢字主題系列”,明顯表達了對我國文化藝術的深刻理解,他通過對水墨、書法等中華藝術精粹的準確把握,形成自己那種帶有很強東方文化的表現風格,完美地把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揉合到現代設計觀念里面。同時在他的作品中也同樣體現出了他對數字藝術創作美的準確把握和正確認識,使得兩種觀念相得益彰,相互輝映。CG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造型手段,與傳統藝術形式呈現一種多形態的交融關系,一方面數字藝術需要借助傳統藝術的外殼來彌補其自身的疏離感、陌生感,以對傳統圖形符號的擬態復制來獲得所指意義;另一方面,CG技術憑借其參數化調整成像的巨大便捷性猛烈的沖擊著傳統藝術的既有結構,使得傳統藝術不得不進行嬗變,一如當初攝影術對肖像畫的沖擊,然而這次沖擊的劇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帶來的新變化也值得我們翹首期待。
作者:李翔 單位:西安文理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