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問題導向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藝術設計專業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水平,通過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人文知識、價值觀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取得更多收獲,在設計上具有更多創造力。
1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現狀
中國的藝術設計專業開設較晚,沒有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存在一定盲目性。但是從90年代以來,藝術設計發展較為迅猛據統計,目前全國有1000多所高校開設有藝術設計專業。經過幾十年發展,藝術設計教學理論取得了一定成果,初步形成了學科體系和理論框架[1]。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轉型,近年來提出的“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使社會普遍認識到藝術設計的重要性,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產業快速發展地產、旅游和展示展覽等快速崛起,對藝術設計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對專業素質也提出更高要求。藝術設計教育在師資、教學模式、評價體系等多方面進行了一定積極探索。例如與企業合作與國外高校進行聯合培養等,逐漸開闊學生視野,增加與生存活動的聯系,是使學生更好理解設計發內涵和要求,但是與國外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1.2存在的問題
1.2.1學科性質認識模糊
從目前專業劃分來看,設計學科的專業劃分存在混亂不清的狀態。目前我國設計學科主要分為工業設計、景觀設計和藝術設計,工業設計為交叉類,景觀設計為建筑類,藝術設計為設計學類,這樣劃分帶來了許多困擾,極大縮小了設計專業范疇,藝術設計不再涵蓋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等核心內容。工業設計分為交叉類,意味著傳統的設計專業在和設計學科分離,因為藝術設計主要就從工業設計發展而來,在人才培養上也存在定位模糊的情況[2]。從國外的教育現狀來看,國外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主要學習歷史、社會、哲學等基礎知識,這些都是以后進行藝術創作的基礎需求,但是國內本科生缺乏相應知識的學習,本科階段就直接進行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學習,他們在創作是由于缺乏文化內涵,很難有較好的作品,同時,研究生階段又會造成跟本科學習一樣模式的尷尬境地。
1.2.2現行制度制約著專業發展
我們一直在探索什么樣的學生適合藝術設計專業,但是一直沒有答案?!八囆g設計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設計,是一種文化的設計,是一種情感體驗的設計”[3]。高等學校設計類和藝術類招生主要面向高中藝術生,現階段高中藝術生學習的藝術課程和知識課程基本一樣。近年來,部分高等學校在設計類專業招生是,進行部分設計知識的考察,主要包括空間造型、立體空間和設計思維等。但是由于學生在高中階段沒有學習過相應知識,因此造成他們不知所措,這是考生素質與專業課程的一重錯位。藝術生中,部分學生并不是出于對藝術的熱愛和興趣,而是升學的需要。短期培訓主要是以素描、色彩等基本技能為主,在邏輯思維、人文知識以及相應學習能力處于缺失的狀態,這是學生素質與專業要求的二重錯位。藝術設計專業培養是專業的設計師,所培養的學生要具有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就要求學生具有高尚的價值觀和品格,這是普遍學生所欠缺的素質,這是生源與專業要求的三重錯位。
1.2.3教育評價體系的問題
一門學科是否成熟主要看其評價體系和評價內容。評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第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學科發展指導思想;第二,師資隊伍構成,包括學歷構成、專業教師與實驗教師比例以及教師的職稱;第三,教學基本設施,包括實驗場地、圖書館、車間等軟硬套設施;第四,專業建設與教學水平,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課程建設和實踐開展。由于藝術設計專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沒有成熟理論體系參考。教學實踐主要還是通過參考藝術專業和國外相關學生的經驗。
2問題導向下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
藝術設計是一種內在創造過程。分為以下五個步驟進行,分別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細節設計及驗證。這個過程如果脫離“問題”那么設計也就沒有依托,就像是無本之木,思維創意沒有了依托,天馬行空。問題導向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是基于情境認知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和“基于問題學習”的模式基礎上,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發展而來的。這種模式教學過程是以“問題”為指引,引導學生自主組成學習團隊,對問題進行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對藝術設計知識的學習和意義的構建。主要過程為:根據“問題”進行情景的創建,同時情景創建還要結合教學目標。學生根據設置的情景自發組織研究團隊,根據老師的要求團隊成員需要從自己知識出發,說明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相應辦法,小組成員之間明確分工,在交流討論中,使得每個成員都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問題成為驅動力。當對問題有一定理解之后,可以通過“頭腦風暴”提出相應設計方案,這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一環。當小組根據頭腦風暴確定具體方案之后,成員需要查閱相關資料,這是學習中主動探索和自覺實踐,是深化知識的重要一環。小組成員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階段性任務之后,需要對老師進行匯報,對老師提出的意見進行反思,然后繼續推動項目進行,如此反復訓練。把教學和學習置于復雜而又意義的情景之中,通過學習者之間通力協作解決問題,學習問題背后說蘊藏的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問題導向下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設計
3.1教學設計
打破傳統“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一體化設計,在理論學習的同時就加入實踐活動[4]。通過“問題”連接起理論和實踐,以構建解決問題的知識和能力培養為依據和標準,所有課程開展都圍繞問題展開。打破人才培養僅依賴于課堂的傳統觀念,學生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觀察,有所感悟。堅持問題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建構“問題”為核心的教學結構,以一個“大問題”對專業方向進行注解,將“大問題”分解為多個“子問題”,每個“子問題”都有對應的教學目標,當學生解決每個“小問題”以后,“大問題”也就迎難而解了,問題不僅僅是承載的知識,更是一種能力,活學活用的能力。在設計問題時,應該考慮以下因素:一是問題要有開放性,學習者只有在面對不完善、沒有唯一答案時,才能積極對整個問題進行綜合思考和分析;二是問題要有一定社會性,藝術設計是面向社會和人的問題,藝術設計與哲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許多學科有著交叉和聯系;三是問題設計要有持續性和結構性,持續性指學是在一種前后關聯的環境中進行,不斷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結構性指一個專業方向的問題基于一個核心問題來展開。
3.2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設計的目的是要將目前流行的學生被動式學習轉變為學生內心自發地主動學習,學習活動的設計要突出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問題積極性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學習的內容要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內容是否有趣與學生的學習動力有著極大的聯系[5];二是問題答案不能具有唯一性,這是激發學習動力的心理前提條件,如果答案具有確定性,那么學生就只有較小的創造空間,答案的不確定性才能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自信建立的過程。問題的設置應該與生活具有一定關聯性,這樣才能將學生易于帶入因問題所關聯的生活情境中。問題設置時需要遵循學習規律,學習是知識積累、遷移的過程。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通過新的問題深化以前的知識,同時獲得新的知識,這種累計不是在數量上的疊加,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對原有知識的深化、突破和超越式質變。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要不斷檢查和反思學習效果。學習者面對動態、持續更新、不斷變化的情況不斷修訂自己的學習策略,逐漸向解決問題的方法靠近,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對問題的認識和解決策略。
3.3課程設計
問題導向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課程的表現形式是根據課程內容和問題情境進行設計,與傳統模式較為不同,其教學目標不是預先固定的,同時強調意義的生成和從經驗出發。這種模式下課程是一個綜合體現,將傳統發生在教室和實驗室的專業課程學習延伸到生活中去,形成課程與實踐一體化。并且課程設計應該重視學生的個人感受、心理體驗和社會經驗,注重學生在課題期間綜合表現。知識雖然還是課程的基本要素,但是知識的性質和獲得方式發生變化,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轉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條件進行客觀設計。傳統藝術設計教育主要強調傳達技能給學生,并且試圖培養學生掌握既定的思維方法和設計理論知識。如何將這些知識和學生的情感和創造力集合起來培養,成為課程設計和培養面臨的首要問題。在這種培養模式下,問題的設置不僅會結合教學目標,同時又會極具時代特征,這就要求學生在對問題分析時,要以多學科視覺看待問題,貫穿于認知、領悟到理解的全過程。將個人知識、社會經驗和學科知識有機結合,形成一種以問題為導向同時訓練專業表達技能的學習過程,打破傳統以邏輯為依據的教學過程。
4總結
教育不僅需要培養人的生存能力和技能,還需要引導和幫助人建構起關于人存在的意義的認識和理解。以問題為導向的藝術設計教育的意義在于通過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關注和設計來喚醒人類崇尚真善美的心靈,這是一種從知識教育向文化教育的積極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阿瑟•艾夫蘭.西方藝術教育史.邢莉,常寧生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布魯納.教育文化觀.宋文里,黃小鵬譯.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顧明遠.高等教育與人文精神.高等教育研究,2002(1).
[4]英杰,楊淑梅.學生在自主性學習模式中的地位和角色轉換[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6.
[5]盛群力.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崔艷青 單位:濱州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