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二胡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不能滿足人們需求,而是轉變成為對精神層面的文化需求,對此,在黨的報告中就明確提出要加大對文化的投入,尤其是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培養一批優秀的文化人才。二胡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深受大眾的喜愛與追捧,無論是高校二胡專業還是業余二胡培訓都顯得炙手可熱,僅僅掌握理論知識與演奏技巧還遠遠不夠,二胡作為民族樂器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對此需要提高藝術修養,才能更好地表達二胡曲目的精神內涵。本文通過對二胡內在藝術需求的分析,從而得出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有效途徑,從而不斷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關鍵詞:二胡;教學;學生;藝術修養
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樂器代表,二胡不僅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更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現代流行音樂的快速發展下,二胡反而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然而在二胡文化傳承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動人心,這就需要藝術修養的支撐。理論知識與演奏技巧可以通過下功夫實現,而藝術修養卻需要在日常學習中潛移默化,然而當前二胡教學中部分教師忽視了對藝術修養的培養,導致學生演奏樂曲枯燥蒼白,無法表達出曲子中的情感內涵,對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思維,不斷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
一、二胡教學與藝術修養
二胡作為中華傳統樂器,以其中獨特的弦音深受大眾的喜愛,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專業學胡,然而二胡作為演奏樂器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需要深厚的藝術修養作為根基,這樣才能為觀眾帶來別具一格、動人心弦的樂曲。兩個演奏者在選擇統一曲目時,即便技巧相同也會出現不同效果,這就是由藝術修養所決定的。藝術修養從某一程度上來說決定了演奏者的眼界視角、理解能力等,這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對曲目情感的把控,這也是古人所云“練琴先養人”的意思之所在了。正所謂“琴如其人”,縱觀優秀二胡演奏者都是具有高尚的品格以及深厚的文化修養,如劉天華先生作為一代宗師為人寬厚,他的二胡演奏中也給人高風亮節之感,琴技固然重要,然而如果沒有深厚的藝術修養為根基,那么也無法演奏出獨有的樂曲味道。由此可見,教師在教授學生二胡演奏時要更加注重對其品格的培養,這將對他們的藝術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二胡教學中的藝術修養培養途徑
(一)強化積累,塑造多樣形象
二胡演奏家在面對不同的曲目時,若想表達出其中的情感內涵,就需要“感同身受”,也就是將所積累的經歷與曲目相聯系,這樣才能更好地引發觀眾情感共鳴,可以說藝術修養離不開日常情感體驗。一方面,要注重對自身經歷的總結,將自己人生經歷中的情感體驗融入到曲目中,才能真正演奏出動人心弦的樂曲。如一代宗師劉天華先生人生經歷破折,在失去雙親又失去工作的重壓之下,他抑郁不得志,偶然間接觸到二胡讓他抒發內心情感,寫出了傳世名曲《病中吟》,年輕學生缺乏這樣的人生歷程,在演奏過程中反而顯得過于蒼白,這就需要學生要善于總結自身經歷,從中挖掘到深層情感體驗,不斷提高內在修養。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主動體驗和觀察生活點滴,通過觀看音樂劇、藝術展覽豐富視野,同時通過參加業余活動豐富自身經歷,以這樣的方式來增強情感體驗,在演奏過程中反而更能找到情感抒發點,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
(二)強化情感,培養豐富想象力
若想成為優秀的二胡演奏家,豐富的想象力與聯想力是必不可少的,二胡曲目種類豐富,在接觸一個新的曲目時需要演奏者發揮想象力,將自身閱歷與曲目精髓相聯想,這樣才能讓演奏更加飽滿。如在演奏《二泉映月》時演奏者必須要將自己置身于瞎子阿炳當時的處境,在面對心酸屈辱的同時又保持對生活的熱愛,最終化成廣闊豁達的人生觀,學生在演奏該曲目時要適當聯想到自身面臨困難時所迸發出的勇氣,只有這樣才能深刻表達出內在情感,吸引觀眾到曲子情境中來。由此可見,在授課過程中要關注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大膽聯想,為觀眾帶來包涵情感的視聽體驗。
(三)強化表達,追求藝術感染力
二胡演奏是以二胡為載體,以曲目為橋梁,讓演奏者與觀眾在情感上達到共鳴,這就需要演奏者情感更加飽滿,演出才能更具感染力。二胡演奏是綜合性的表演,不僅要求技巧嫻熟,對于演奏者的情感表達以及表現形式都有要求,也就是要達到所謂的“形神兼備”。一方面,要利用演奏技巧將曲目的的“形”演繹充分,這就需要“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學生要在日常刻苦練習,掌握嫻熟的演奏技巧,這樣才能完整表達曲目,在表演形式上要注重肢體以及面部情感的配合。另一方面,要從“形”深入“神”,這樣才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如演繹《二月映泉》時需要通過時快時慢的彈撥技巧,帶領觀眾走進阿炳的世界,同時也需要演奏者化身成為阿炳,將阿炳內心情感表達出來,將他那份對生活的熱情豁達感染到觀眾本身,也就是曲目的精髓之所在,只有“神似”才能讓觀眾感到淋漓盡致,只有“神在”才能讓演奏活起來,再如二胡經典曲目《賽馬》,不僅需要高超技巧將天藍地闊形象化,還需要掌握其情感精髓,將那份灑脫瀟灑表達給觀眾,帶領觀眾走入自由自在的大草原,身心都得以放松舒緩,這才是經典演繹之所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中華傳統樂器的二胡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在表演中不僅要求技巧嫻熟更需要情感飽滿,這樣才能真正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對此,教師應該尤為重視對學生的藝術熏陶,鼓勵學生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聯想能力,在面對曲目時做到“形神兼備”,這樣才能讓演奏更加淋漓盡致,帶給觀眾更加完美的視聽體驗。
參考文獻:
[1]涂艷.二胡教學中的幾個問題之我見[J].音樂時空,2013(12):15-17.
[2]邵麗.培養藝術修養提高感性素質[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21-23.
作者:丁士琪 單位:南京市藝術小學